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乌托邦(精)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作者 (英)托马斯·莫尔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乌托邦》是英国著名空想社会学家、著名人文主义思想家托马斯·莫尔创作的游记,首次出版于1516年。该书分两卷,第一卷借一位旅人之口,谈他周游列国所见,由此而导入对英国当时情况的观察与批判;第二卷才是对以“乌托邦”命名的一个想象的国家的描述。本书是欧洲第一本空想社会主义著作,它第一次完整地描述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图景。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首次批判了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提出了以组织生产、普遍劳动为基础的公有制和平等的原则,奠定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根基,为以后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可贵的思想材料。
作者简介
托马斯·莫尔,英国作家、律师、政治家、哲学家。曾在牛津大学攻读古典文学,学习希腊文。后在父亲要求下进入林肯法学院学习法律,毕业后成为一名律师。在从事律师工作的同时,莫尔坚持进行文学创作。进入政坛后,他继续写作,并根据自己丰富的阅历以及对英国社会深刻入微的观察,创作了《乌托邦》。这本书开创了后世乌托邦文学、乌托邦思想先河,对社会主义思想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目录
托马斯·莫尔向彼得·贾尔斯问好的信
《乌托邦》第一部——杰出人物拉斐尔·希斯拉德关于某一个国家理想盛世的谈话,由英国名城伦敦的公民和行政司法长官、知名人士托马斯·莫尔转述
《乌托邦》第二部——拉斐尔·希斯拉德关于某一个国家理想盛世的谈话,由伦敦公民和行政司法长官托马斯·莫尔转述
关于城市,特别是亚马乌罗提城
关于官员
关于职业
关于社交生活
关于乌托邦人的旅行等等
关于奴隶等等
关于战争
关于乌托邦人的宗教
附录一
莫尔和伊拉斯谟的书信摘录
附录二
《乌托邦》的历史意义
莫尔小传
《乌托邦》的版本和翻译
序言
托马斯·莫尔是欧洲文艺
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人文主
义者,1478年生,由于据
说在宗教问题上违抗英王亨
利八世,被判处死刑而不得
不泰然自若地走上断头台,
时在1535年。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
义者大都思想比较先进,反
对中世纪的禁欲观念和神权
主义,坚持以人为本位,相
信人的力量,力求满足人的
情感和兴趣。莫尔当然也具
有上述的特征。但是由于多
数人文主义者毕竟主要地是
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他们
不可能在利益上和人民大众
取得更大程度的一致。莫尔
所以超出同辈,直到今天还
享有盛名,其作品还未丧失
现实意义,恰在于其能高度
关心人民大众的生活。他在
《乌托邦》这部不朽的著作
中,为当日英国广大劳苦群
众所遭受的水深火热的痛苦
,慷慨陈词,大声疾呼。不
仅如此,他还指出造成这种
痛苦的根源,并提出具体的
办法和措施,要一劳永逸地
彻底解决他认为是具有普遍
性的重大社会问题。在这一
点上,他表现出丰富的才华
,巨大的热情,过人的胆略
,并阐述了精辟的见解。
莫尔在大学读书时代,
已经对希腊拉丁古典文学的
研究有很深的造诣,头角峥
嵘,受到一些前辈学者的器
重。以后他又和欧洲大陆上
著名的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
(Desiderious Erasmus[
约1466~1536])成为莫
逆之交,反复商量问题,切
磋学问。书本上的东西以及
师友的交往,都对他心智的
成长有极大的帮助。而更重
要的是,他后来成为一个经
历丰富、见闻广博、又颇为
留心新事物的政治家和社会
活动家。他是英国人,供职
本国政府,对于自己同胞在
都铎王朝专制统治下所受的
苦难,观察直接,了解特别
深刻。例如英王对内百般聚
敛,巧取豪夺,用刑严酷,
杀人如麻;对外好战尚武,
不讲信义,妄图称霸于一时
。他的一些宠臣,不但不犯
颜力谏,反去阿谀奉承,逢
君之恶。莫尔最关心而且急
于想纠正的,是大批农民被
暴力从自己耕地上撵走及因
此而引起的一系列严重后果
。贵族豪绅把耕地一片接一
片地圈起,变做牧场,用来
养羊,提供纺织毛呢需要的
羊毛。这就是所谓圈地运动
。成千上万的农民被迫离开
累世居住的家园,无法就业
,到处流浪,以致或是饿死
沟壑,或是流为盗匪。在英
王政府的血腥统治下,流浪
有罪,讨饭有罪,盗窃当然
更有罪,总之,刑律苛烦,
百姓动辄得咎,性命不保。
在都铎王朝卵翼下的英国大
贵族、大商人,为了喂肥自
己,不惜和反动政府狼狈为
奸,剥削镇压劳动群众。莫
尔在《乌托邦》中关于他那
个时代——资本原始积累的
初期所谓“羊吃人”的情况的
描绘非常逼真,令读者为之
感动,马克思在《资本论》
中曾部分地加以引用。
莫尔对时政的不满与批
评,达到异常坦率的地步。
可是由于他所面对的亨利八
世,是一个刚愎残忍的暴君
,他觉得如果用隐蔽假托的
方式陈述自己的观点,可能
会有好的效果。这种方式颇
类似我国古代诗人的主文谲
谏,可惜仍然不曾取得应有
的效果,只是使他的书留传
后世,作为文学杰作,尤其
是作为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
一部伟大的文献;这也是作
者几百年来享有盛名的主要
原因。
莫尔在1516年写成《乌
托邦》,采取了非常严肃的
态度,使用的是当时学术界
通行的拉丁语,但是书中人
名、地名以及其他专名,都
是杜撰。“乌托邦”(Utopia
)这个词本身就是据古希腊
语虚造出来的,六个字母中
有四个元音,读起来很响,
指的却是“无何有之乡”,不
存在于客观世界。
很明显,莫尔是一个有
抱负有理想的人,他写作的
动机是积极的,是渴望实现
自己的抱负和理想的。然而
乌托邦社会主义却成为空想
社会主义的同义词,乌托邦
在后代被人们和空想等同起
来。这也许非莫尔始料所及

他的时代是地理发现的
大时代。新的航路,新的陆
地,新的人民,一齐涌现出
来,使欧洲人眼界顿开,打
破了成见,解放了思想。在
这样的气氛中,莫尔从一位
航海家口里叙出一个乌托邦
来,的确真假难分,有如能
迷惑人的桃源仙境。
……
乌托邦人民生活中需要
解决重劳动和肮脏劳动的问
题。据莫尔说,这些由奴隶
去干。乌托邦的奴隶为数是
不少的,起码每一农户就配
有两名奴隶。因而读者不免
得出这样的印象,这个理想
的社会居然有不齿于一般公
民的贱民。这显然不平等,
和理想的社会不名实相符。
莫尔可以说,奴隶当中一部
分是罪犯。这个答复还是难
令人满意的。可以看出,莫
尔的思想中还保有奴隶社会
中奴隶主思想的残余。
在莫尔生活的时代,资
本主义还处于萌芽状态,资
产者和无产者的矛盾开始产
生。虽然莫尔对广大劳苦群
众深感同情,促使他写成《
乌托邦》一书,但他看不到
劳苦群众有改变社会制度的
力量,更不能设想无产者有
朝一日作为一个阶级将是革
命的主力并是一切革命力量
的领导阶级。因此,莫尔没
有、也不可能清楚地交代乌
托邦的公有制是怎样产生的
,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
至少读者获得的印象是,在
乌托邦,人们发现这个制度
优越,通过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2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