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早期未完成的文稿,首次提出异化劳动理论和阐明共产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起点上最富原创性的一部代表性著作。 本书以“学原著、读原文、悟原理”为宗旨,共分三章,围绕《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创作出版、正文结构、主要内容、核心思想以及重要观点展开全面深入解读,诠释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对“历史之谜”的深入解答,深刻揭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历史地位和理论价值,回应关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争论和分歧,阐述了对待《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科学态度。本书加入丰富的知识链接和珍贵历史图片,力求以生动鲜活的方式全方位立体展现这部经典文献的思想观点、理论价值、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王虎学,甘肃庆阳人,哲学博士,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教研室副主任,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讲课程曾荣获全国党校系统“第二届精品课”。近年来,已出版个人专著3部:《人的社会与社会的人——马克思哲学的革命变革与现代视域》、《马克思分工思想研究》(荣获中共中央党校优秀科研成果奖)、《<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导读》;个人译著3部:《马克思的社会本体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起点》、《一个真实的奥巴马》;合著多部。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80余篇,10余篇被《新华文摘》、《红旗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或论点摘编;先后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中共中央党校科研项目2项,参与多项国家重大课题和重点课题研究。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背景:写作动因与出版简况 一、写作动因 (一)社会历史背景: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双重需要 (二)《莱茵报》时期的“苦恼”和“难事” (三)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早期交往 二、出版简况 (一)国外出版状况 (二)国内出版状况 第二章 内容:核心思想与重要观点 一、文本结构 二、核心思想 (一)异化劳动理论 (二)共产主义理论 三、若干重要观点 (一)劳动活动对于人类文明和历史进步的伟大意义 (二)物质生产在构成社会诸因素中起支配作用的思想 (三)实践的观点 (四)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初步表达 (五)工业和自然科学在人的解放中的伟大历史作用 第三章 意义:历史地位与现实启示 一、历史地位 (一)“顶点论”与“不成熟论” (二)“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大讨论” (三)如何科学对待《手稿》 二、现实启示 (一)马克思主义学说从创立之始就是一个有机整体 (二)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构成了“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立论基础 (三)从源头和根基处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坚定理想信念 附录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要向马克思学习 二、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源头”与思想“潮头” 三、“人之谜”的哲学自觉与解答 四、“共产主义”的现实性与超越性 五、哲学研究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 六、调查研究要有“问题意识” 七、“实事求是”的深刻内涵与时代要求 八、如何理解抓创新不问“出身” 九、如何理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间的关系 后记 序言 马克思主义是整个人类 思想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 的指导思想。学习马克思主 义,就要认认真真地阅读马 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正如恩 格斯在谈到学习《资本论》 时强调指出的:“对于那些 希望真正理解它的人来说, 最重要的却正好是原著本身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马 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 党的历代领导人对此都有明 确要求。2011年5月13日, 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春季 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 礼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马 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蕴含和集 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 源和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 著作包含着经典作家所汲取 的人类探索真理的丰富思想 成果,体现着经典作家攀登 科学理论高峰的不懈追求和 艰辛历程。阅读经典著作, 本身就是增长知识、开阔眼 界、增加思想深度和训练思 维方式的过程,就是培养高 瞻远瞩的战略洞察力和脚踏 实地的工作作风的过程,会 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他 们崇高风范和人格力量的熏 陶,从而实现自己思想境界 和道德情操的升华。他还为 学员们推荐了马克思、恩格 斯、列宁和毛泽东的著作。 2018年5月4日,习近平总 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 出: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 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 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 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 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 、指导实践。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 院)是我们党学习、研究、 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 ,具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学习研究的光荣传统和深厚 积淀。为了帮助广大党员干 部和其他各领域的学习者、 研究者更好学习、理解、掌 握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蕴 含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与 基本方法,中央党校(国家 行政学院)创新工程“21世 纪马克思主义的重大问题研 究”项目组精选了马克思、 恩格斯、毛泽东的最具代表 性的一些经典著作,编写了 这套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 读丛书。 丛书共八册,包括:李 海青著《〈共产党宣言〉导 读〈图文版〉》、王虎学著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 稿〉导读(图文版)》、袁 辉著《〈资本论〉导读(图 文版)》、唐爱军著《〈黑 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读(图 文版)》、孙海洋著《〈路 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 典哲学的终结〉导读(图文 版)》、王乐著《〈反杜林 论〉导读〈图文版〉》、崔 丽华著《〈实践论〉〈矛盾 论〉导读(图文版)》、韩 晓青著《〈新民主主义论〉 导读(图文版)》。 丛书的突出特色主要有 :第一,权威性强。丛书的 作者均为中央党校(国家行 政学院)一直从事马克思主 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的工作者 ,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与理 论水平,创作时坚持原原本 本地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 作,坚持用科学的态度和发 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 力求充分展示马克思主义经 典著作的基本原理、科学内 涵。第二,理论联系实际。 丛书在解读马克思主义经典 著作时,坚持用马克思主义 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 时代,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释重大 现实问题,引导党员干部和 大众读者带着问题学、联系 实际学,进而提高运用马克 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用鲜活丰富的当代 中国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时代化。第三,通俗鲜 活生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是鲜活的,马克思主义经典 著作导读应该是鲜活的。丛 书力求用通俗的语言,图文 并茂地呈现马克思主义经典 著作的鲜活生命力。此外, 还配有大量的知识链接,也 为丛书增色不少。 总之,这套丛书思想性 、通俗性兼备。相信丛书的 出版,能对广大读者走进马 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世 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 精华有所助益。 感谢东方出版社对这套 丛书出版给予的大力支持, 感谢编辑为之付出的艰辛努 力。 总主编 李海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