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第一章总述了结构形态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章介绍了结构形态与结构形态学的基本概念、结构力学概念性认识的方法、结构形态的美学特征、大跨度建筑的传统结构形式以及新型结构的特点、西方结构表现大师在结构形态学方面的研究基础、贡献以及作品特点;第三章介绍了大跨度建筑的特点、空间形态、结构形态与建筑形象统一的方法;第四章介绍了结构形态表现的五种手法:以结构力学逻辑为引导的表现手法、模仿自然界结构形态的表现手法、利用结构构件外露的表现手法、几何图形的表现手法、拓扑形的表现手法;第五章列举了部分国内外优秀大跨度建筑结构形态表现手法案例。 作者简介 代富红,贵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跨度建筑结构形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十余项,发表论文十余篇。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 大跨度建筑的结构形态 2.1 结构形态的基本观点 2.2 传统的大跨度建筑结构形式及特征 2.3 新型结构的显著特点 2.4 建筑结构表现派的建筑大师及作品 第3章 大跨度建筑的结构形态与建筑形象的统一 3.1 大跨度建筑的特点 3.2 大跨度建筑的空间形态 3.3 结构形态与建筑形象的统一 3.4 结构形态与建筑形象统一的关键要素 第4章 大跨度建筑空间形象创作中的结构形态表现手法 4.1 遵循建筑结构的力学逻辑 4.2 模仿自然界的物质形态 4.3 结构构件外露 4.4 几何构图的运用 4.5 拓扑形的表现手法 第5章 国内外大跨度建筑结构形态表现案例 5.1 国内案例 5.2 国外案例 图片索引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