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清代少数民族汉语诗歌选注/北方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文库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选录了满族、回族、纳西族、土家族、彝族、壮族、蒙古族和白族等百余位诗人的二百余篇汉诗作品。这些诗人中,既有名家、大家,也有虽寂寂无名却极具人文情怀者。所精选的诗歌,有反映各民族友好往来和睦相处的,也有书写民族地区壮美风光和风土人情的,还有抒发少数民族诗人忧国忧民、济世救民情怀的。其体裁既有五古、七古及歌行等古体诗,也有七律、五绝和七绝等近体诗。本书对这些作品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注释。 作者简介 马志英,宁夏吴忠人,北方民族大学民族学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史传文学及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在《民族文学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目录 满族汉语诗歌选注 一 鄂貌图(鄂莫克图) 二 高赛 三 纳兰性德 四 玄烨(康熙帝) 五 岳端(蕴端、袁端) 六 博尔都 七 纳兰氏 回族汉语诗歌选注 一 丁澎 二 丁炜 三 马之龙 四 沙琛 五 孙鹏 六 马世焘 七 马中律 纳西族汉语诗歌选注 一 李洋 二 杨竹庐 三 桑映斗 四 桑炳斗 五 桑照斗 六 牛焘 七 妙明 八 和勋 九 杨品硕 十 和钦 十一 杨光沅 十二 李玉湛 十三 杨泗藻 十四 王竹淇 十五 杨菊生 十六 和松樵 十七 李怀璧 十八 王树和 十九 杨超群 二十 和柏香 二十一 李奉之 二十二 张恺 二十三 和志敏 二十四 杨鉴勤 二十五 和石衡 二十六 赵锡胜 二十七 周霖 土家族汉语诗歌选注 一 萧其泽 二 李培初 三 田茂颖 四 张之珮 五 冉中涵 六 李梦松 七 冉学汇 八 安于磶 九 金玉文 十 金伟士 十一 符克闾 十二 张清理 十三 金世瑞 十四 张敏文 十五 友竹函人 十六 程棫林 十七 彭大姑 十八 邬大姑 十九 冉映璋 二十 邬霞 二十一 申徐 二十二 郭刘氏 二十三 沈王氏 彝族汉语诗歌选注 一 左正 二 左文彖 三 左文臣 四 左明理 五 左世瑞 六 左嘉谟 七 左章照 八 张仕敬 九 李云程 十 那文凤 十一 鲁大宗 十二 高奣映 壮族汉语诗歌选注 一 刘新翰 二 黎建三 三 韦丰华 四 陆小姑 五 黄君钜 六 凌应楠 七 凌应柏 八 谢兰 九 黄焕中 十 韦陟云 十一 黄体元 十二 黄彦坊 十三 郑献甫 十四 曾鸿燊 蒙古族汉语诗歌选注 一 色冷 二 牧可登 三 奈曼 四 保安 五 诺敏 六 梦麟 七 福明安 八 嵩贵 九 白衣保 十 和瑛 十一 松筠 十二 法式善 十三 托浑布 十四 那逊兰保 十五 倭仁 十六 瑞常 十七 锡珍 十八 延清 十九 博迪苏 二十 旺都特那木济勒 二十一 成堃 二十二三 多 二十三 升寅 二十四 博明 白族汉语诗歌选注 一 赵廷玉 二 周馥 三 段位 四 赵廷枢 五 杨载彤 六 赵懿 七 李于阳 八 师范 九 赵藩 参考文献 序言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我国自古就有整理典籍的 优良传统。在复兴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大力推动民族古 籍研究工作的时代号召之下 ,文学古籍研究工作如火如 荼地展开,古籍整理硕果累 累,特别是中华书局、上海 古籍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 社相继推出的“中国古典文 学基本丛书”、“中国古典名 著译注丛书”、“中国古典文 学丛书”和“中国古典文学理 论批评专著选辑”等丛书, 极大推动了文学古籍的研究 工作。这其中也包含一些古 代少数民族作家汉语诗文别 集、丛书或丛刊,如纳兰性 德词集就分别有中华书局的 《饮水词笺校》和上海古籍 出版社的《纳兰词笺注》等 ,反映了学人对少数民族文 学古籍的关注。近十年来, 历代少数民族作家诗文集的 校点、笺注本不胜枚举,重 量级学术成果不断涌出。如 多洛肯点校《和瑛文学家族 诗集》《鄂尔泰文学家族诗 集》,米彦青主编《清代蒙 古族别集丛刊》等,这些成 果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少数 民族文学古籍的研究。但还 有很多散于各处的刻本、稿 本、抄本等未整理,而且目 前的少数民族文学古籍整理 校勘,多是单向度的对某一 民族文学文献的整理,鲜有 将多个民族的文学古籍汇集 在一起的多民族文学古籍整 理本,这不利于当前文化领 域的交往、交流、交融研究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 文化传统的多民族国家,在 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每 个民族的文化都熠熠闪光, 每个民族都为中华民族共同 体的建构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由此成为今天统一的多民 族现代化国家。中华民族是 多元一体的,作为中华文化 重要载体的古籍也是多元一 体的。少数民族文学古籍不 仅与汉族文学关系密切,各 民族文学间亦互相渗透、彼 此影响,因此对少数民族汉 文别集文献等古籍进行整合 校勘,有增进世人对我国丰 富的民族文化与文学成就的 认识了解、积极助推建设各 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作用。 明人张潮在《幽梦影》 中说:“著得一部新书,便 是千秋大业;注得一部古书 ,允为万世弘功。”本书虽 不能妄称为“万世弘功”的皇 皇巨著,却也是一部有相应 阅读价值的新书。文学是历 史的一面镜子,映照着历史 的沧海巨变、世人的悲欢离 合。对广大读者而言,透过 清代各民族诗歌作品,了解 清代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和 精神风貌,既能增长知识, 又可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未尝不是一件美事。 关于选注工作,略做几 点说明。 一是本书题目所称指的 少数民族汉语诗歌,并不是 某单一少数民族的诗歌,而 是汇聚了满族、回族、纳西 族、土家族、彝族、壮族、 蒙古族和白族的汉语诗歌, 其实是一部多民族诗歌作品 集。说到多民族理应包括汉 族在内,但本书并没有选取 汉族诗人的作品,因为对清 代汉族诗人作品进行各种校 注、校勘的成果实在太多了 。本书主要从上述几个存留 汉语诗歌作品较多的民族中 进行精选,最终选出二百余 篇。所选作品有反映各民族 友好往来、和睦相处的诗篇 ,有书写民族地区壮美风光 和风土人情的诗篇,有抒发 少数民族诗人忧国忧民、济 世救民情怀的诗篇。有的诗 人作品入选得多,有的入选 得少,主要以现存留作品数 量的多寡及其作品的思想性 、艺术性高下为入选依据。 二是入选的少数民族诗 人共有123位,其中满族诗 人7位、回族诗人7位、纳西 族诗人27位、土家族诗人 23位、彝族诗人12位、壮 族诗人14位、蒙古族诗人 24位、白族诗人9位。这其 中既有名家、大家,如满族 文学家纳兰性德,回族文学 家丁澎,纳西族诗人中的佼 佼者桑炳斗、李玉湛,土家 族著名诗人程械林、彭大姑 ,壮家诗坛冠冕郑献甫,白 族诗坛领袖师范等,也有虽 名气不大却一生心系家国, 具有强烈济世救民精神的诗 人,如回族诗人马之龙、白 族诗人李于阳、壮族诗人曾 鸿燊等。他们的作品多反映 了底层百姓的生活状态和精 神世界,针砭时弊、忧国忧 民,具有深厚的思想意蕴。 三是各民族的排序及作 者的排序。各民族的排序是 根据文献搜集整理的先后顺 序安排的,每一民族的作者 是以其主要活动的时间先后 为序。相关介绍的详略根据 资料来源的多少及准确性而 定。注释以人名、地名及重 要典故、历史事件为主,个 别以“按语”标注,希望能起 到初步帮助读者理解作品的 作用。 四是在整理材料的过程 中,北方民族大学2021级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杨 卓、邱潇、钱昊东、鲁学冉 、简朵朵同学提供了很多帮 助,推助本书顺利完成。本 书的出版得到北方民族大学 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民族 学一级学科双一流经费建设 ”的资助。一并致谢。 五是因所选少数民族诗 人众多,作品数量比较丰富 ,涉及民族、地理、历史等 众多知识背景,很难一一梳 理清晰,再加上选注者水平 有限,错讹之处,在所难免 。敬请批评指正。 马志英 2023年9月1日于银川悦 庐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