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工程伦理教育是当代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教材面向本科阶段工程伦理教育的需要,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新时代工程人才为出发点,反映当代“新工科”教育的新目标和新内涵,体现本科通识教育的特点和要求。教材在分析工程、伦理等基本概念,辨析不同伦理立场的基础上,围绕如何做好的工程,如何成为合格的、卓越的工程师,如何在工程的全生命周期各环节践行负责任创新的理念,引导学生提高伦理意识,树立守住底线、提高基线、追求卓越的价值观念。同时,教材结合工程影响公众健康、安全和环境等关键问题,从推进人类社会、自然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出发,具体分析如何在工程实践中提高遵循伦理规范、应对新伦理问题的责任感和能力。最后教材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情境下的工程伦理问题,以增强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 本教材可供各类高等院校工程伦理教学使用,也可供对工程伦理感兴趣的研究人员、工程从业人员和普通读者学习和参考。 作者简介 李正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科技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曾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等,兼任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教育部“高校科技伦理教育专项工作”专家和工作组秘书长。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曾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获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30周年突出贡献奖,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杰出贡献学者。 目录 第一章 如何理解“工程” 学习目标 引导案例:青藏铁路工程 引言 工程改变世界 第一节 不断演变的工程活动 一、史前至农业经济时代:工具-材料主导的工程 二、工业经济时代:机器-能源主导的工程 三、知识经济时代:工程的信息化、网络化与智能化 第二节 工程:创造性的物质实践 一、工程活动的创造性 二、工程实践的物质性 三、可持续发展是工程伦理的基本价值取向 第三节 工程:有风险的社会试验 一、工程的社会性:作为社会实践的工程 二、工程的探索性:作为社会试验的工程 三、风险防控是工程伦理关注的焦点问题 第四节 工程:多主体参与的行为共同体 一、工程共同体 二、工程师共同体 三、工程伦理强调共同的追求、共同的责任 第五节 新工科与新工程 一、新工科建设的时代要求 二、当代新工程的新特征 讨论案例: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建设工程 本章小结 重要概念 练习题 延伸阅读 第二章 如何理解“伦理” 学习目标 引导案例:掩饰谎言的谎言——大众“排放门” 引言 伦理规范行为 第一节 伦理的概念 一、善恶之辨 二、什么是伦理问题 三、伦理判断是绝对的吗 第二节 不同的伦理立场 一、基于结果的伦理立场 二、基于规则的伦理立场 三、基于品格的伦理立场 四、伦理智慧:品格、规则和后果的综合平衡 第三节 应对伦理问题 一、伦理敏感性和伦理能力 二、伦理困境和伦理原则 三、伦理推理方法 第四节 新工程与新的伦理问题 一、科技革命与新工程 二、新兴工程伦理问题 讨论案例:载人空间站 本章小结 重要概念 练习题 延伸阅读 第三章 如何做“好工程” 学习目标 引导案例:“摩西低桥” 引言 工程负载价值 第一节 何谓“好工程”——评价工程的多个维度 一、经济的维度 …… 第四章 如何成为卓越的工程师 第五章 负责任的工程创造行为 第六章 工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七章 工程、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第八章 工程、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第九章 全球化视野下的工程伦理 主要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