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流动的马灯/当代作家精品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侯炳茂 |
出版社 | 中国画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流动的马灯》是志愿军老战士侯炳茂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他在朝鲜战场上经历的战争故事。作者从解放军总医院退休后,常常思念自己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战友们,于是他74岁开始学习写作,坚持天天写作,一周一篇,很快就创作出了大量反映火热生活的散文佳作。他的作品真情实感,构思精巧,感人肺腑,专家阅读后都拍案叫好,为此,《解放军报》和《军休之友》杂志均为他开辟专栏,他还被《解放军报》长征副刊特聘为专栏作家。本书为作者在《解放军报》《中国文化报》《退休生活》《军休之友》等报刊作品的精选集。 目录 会唱歌的金达莱 流动的马灯 带血的盐袋 前线飞来一只布谷鸟 又见到野樱桃 山那边的野菊花 老牛车 道拉基里的小太阳 防空洞里的党小组会 阿妈妮的苏嘎儿 前线救护所的沙时计 战地山里红 地境洞的捣衣声 革命军人证明书 立功证书上的毛主席像 英雄手册 顶水罐的朝鲜女孩 硝烟中的芭蕾 十六岁的秦腔 防空洞前的紫藤开 前线,她给巴金当向导 巴金在三八线上 三八线来了一位作曲家 战争让女人忘记羞涩 一封未寄出的信 一首老歌的故事 防空洞里的年夜饺子 临津江漂流的花瓣 没有硝烟的胜利 女兵过河 三八线上的采花姑娘 一壶水里的血染岁月 凤凰山下的爱情 回望临津江 后记 序言 十年,老兵的故事没讲完 乔秀清 志愿军老兵侯炳茂的散文集《流动的马灯 》即将出版,炮火与鲜花齐放,硝烟与芭蕾共舞 ,来自三八线的真实故事,如美丽的金达莱,生 动鲜活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我与侯炳茂同志是在十年前军休所组织的 一次春游中认识的。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春日, 京郊果园桃花飞霞、梨花堆雪,几十位参加春游 的军休干部陶醉在迷人的春光里,彼此开心地交 谈着。他走到我面前,自我介绍:“我叫侯炳茂 ,今年74岁,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我肚子里有 好多三八线上的故事,可是我不会写,只好烂在 肚子里。听说你是诗人、散文作家,我拜你为师 ,你教我写作好不好?” 望着他那真诚憨厚的样子,我对他说:“ 我比你小10岁,怎敢当你老师!这样吧,咱们以 后做好朋友。” 隔了几日,老侯登门拜访,手里提着一个 文件袋,里面装的是保存多年的抗美援朝的有关 资料。他告诉我:“14岁那年,我在家乡陕西凤 翔县一所学校加入了共青团,随后参军来到抗美 援朝战争前线。那时我年龄小,个子矮,体重只 有70斤,志愿军的军装对于我来说没一件合适的 ,又肥又大。我所在的野战救护所的姐姐们帮我 剪裁修整,开玩笑说:小侯,你真像瘦猴子。从 1951年入朝作战到1953年胜利回国,我和救护 所的战友们在炮火硝烟中度过了难忘的岁月,许 多往事历历在目,可是我不知道怎么写。” 我对老侯说:“相比长篇巨著的回忆录, 选择印象最深的人和事,写成千字左右的纪实散 文会更适合你。” 老侯说:“那就先写我护理过的一位被敌 机炸伤的女文工团员。她长得很漂亮,像盛开的 金达莱,又有一副金嗓子,唱歌很好听。” 我突发灵感,对老侯说:“你写吧,题目 就叫《会唱歌的金达莱》,写出的初稿我帮你修 改。” 几天后,老侯带着初稿来到我家,他说这 是第一次写散文,感觉手中的笔很沉重,写起来 很费力。我和老侯逐字逐句地推敲修改,从用词 、描写乃至抒情,仔细琢磨,两千字的稿子改了 三四遍。稿子发出后,先后被《解放军报》和《 中国文化报》刊登。老侯的处女作一炮走红,激 发了他的写作兴趣,他又想写心中的故事,先讲 给我听,问我怎么写。我被老侯讲的每一个故事 强烈地感染着,甚至梦里都沉醉在他的故事里, 真正尝到了泪花打梦的滋味。有一次我梦中帮老 侯修改稿子想到的一些话,现实中还真的用上了 。帮老侯改稿,在报刊上发表,让更多的读者了 解三八线上的故事,对我来说是不能推脱、不容 懈怠的责任。十年的光阴里,老侯隔三岔五来到 我家,给我讲他经历的抗美援朝的故事,然后一 篇接一篇地写下去,写出初稿就拿来让我修改, 他说只要我认可,他就放心了。算起来,我帮他 修改了三十多篇稿子,全部在报刊上发表了。如 实讲,老侯的故事生动感人,我的修改只是在文 字上润色,算是锦上添花吧。 老侯非常感激我帮他修改文章所付出的心 血,他视我为亲兄弟。我因颈椎手术行动不便, 老侯悉心照顾,多次到门诊部为我开药,到食堂 给我买饭,陪我参加必要的社会活动。他先后同 我一起到河南、河北、上海和东北地区参加书法 笔会。记得我们一起去上海参加书法活动,晚上 住在滴水湖宾馆,那时老侯正酝酿着写志愿军第 十九兵团文工团团长陈同和的故事。连续几个晚 上,老侯断断续续地给我讲述陈同和的故事,那 位团长与文工团员刘敬霜在防空洞举办完婚礼, 在新婚的第一百天,在率团慰问演出途中遭遇敌 机轰炸,光荣牺牲了。战友们来到文工团陈同和 团长新婚时的防空洞前,只见紫藤花依旧盛开着 。我对老侯说,你写有关文工团团长陈同和的散 文,题目可以叫作《防空洞前的紫藤花》。 或许是因为被文工团陈同和团长的故事深 深感动,我长夜难眠,心想怎样才能帮助老侯把 这篇散文写好。翌日清晨,我对老侯说,快起来 ,准备好笔和纸,我帮你想好了稿子的开头,写 文工团团长在防空洞中的婚礼。这篇散文的开头 是这样写的:“天空冷不丁地飘起雪花,雪花飞 舞着、旋转着、飘落着,给山顶戴上了雪冠,给 松林披上了银装,给大地铺上了雪毯。哇!这分 明是一场喜雪啊!真是老天会意,雪花知情,特 意为志愿军第十九兵团文工团的陈同和、刘敬霜 两位同志即将在朝鲜黄海南道石头里防空洞举行 的婚礼,布置好了如此壮观的雪景。分散在沟沟 岔岔松林里居住的文工团团员们陆陆续续踏雪赶 来,雪花亲吻着他们的脸,把他们打扮成一个个 雪人,远远望去,像翩翩飞舞的玉蝴蝶。” 老侯将初稿写好后,我们一起推敲修改了 好几遍,经过几番考虑,我又替老侯想好了稿子 的结尾:“防空洞附近,紫藤花依旧盛开着,因 炮火硝烟的熏烤,花色并不俏丽,但透出生命的 倔强,而那紫色藤蔓,恰似铁骨铮铮,这大山深 处的紫藤花,不畏环境恶劣,不与百花争艳,在 孤独寂寞中守候着春天。” 我对老侯说,有一位大学的文学教授说过 ,写散文要努力做到“凤头、猪肚、豹尾”。我 们应该把这句话作为散文创作的准则 导语 本书饱含情感,语言朴实,思想深邃,意义深远。作者经历了许许多多不平凡的事情,用朴实的语言抒写内心的情感,字字句句方见一种向上向善的美。在人生中丰富自己,在丰富自己中感悟人生。读这本书,思考人生的真善美。 精彩页 会唱歌的金达莱 站在山岗上,眺望着那漫山遍野的金达莱,她正迎着初春的朝霞,绽放着粉红的笑脸,散发着浓郁的芬芳,一串串一簇簇,好像为曾战斗在这块土地上的勇士们献上她心中的敬意。 我出生在陕西关中渭河北塬上,在这个季节只见过家乡的杏花、桃花和金灿灿的迎春花,还是第一次在这异国他乡的山坡上见到这么多鲜艳的、粉红的金达莱花。我仿佛身处在万花簇拥的花海里。 这是1953年的春天。我所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六十四军野战医院第一战地救护所,由三八线前线的大乌里,转移到了四面环山、幽静的小山村——地镜洞。这个小山村很隐蔽,便于防空,村里仅有几户人家,零散点缀在苍翠的松林覆盖的山坳里,一条蜿蜒的小溪由村中穿过,碧绿清澈的溪水一眼见底,潺潺的流水声,好似在欢迎志愿军的到来。 我们护士排三班刚来时被暂时安排在一个姓朴的人家,家中只有老阿爸基(大伯)和阿妈妮(大妈)。据说年轻人都上前线了,两位老人看见一群年轻的志愿军战士来到村里,像迎来久别的亲人,非常热情,让我们巴里巴里(快快)进家。我们被老人好客的热心肠感动了,一种乍来的陌生感瞬时消失,真有像回到家的感觉,直喊:“高马思密达(谢谢)!”随着老人引导鱼贯而入,进院子后放下行装立即开始整理卫生、打扫院子,收拾闲置的草房,铺草、搭地铺。我口渴了,问阿妈妮:“木尔一扫(有水吗)?”她走进灶房一看,水罐里没有水了,说:“奥不扫(没有了)。”立即拿出一个小草圈往头顶一放,然后把水罐顶在头上,并招呼我:“丫洞目,一路瓦(小同志,跟我走)。”我随后跟着走,阿妈妮一边走一边问我:“丫,迈晒那(几岁了)?”我说:“要尔它士(15岁)。”她瞪大双眼惊讶地说:“阿一羔,交古满,撒那米(小孩子呀)。”不一会儿,我们来到山崖下的泉水边,清澈的泉水像开了锅似的不停地从泉眼里涌出,她麻利地用葫芦瓢打满一罐水。我舀了一瓢水,一咕噜喝了半瓢,真甜呀!我要帮她抬水,她笑着摆手示意不用。而后又将水罐顶在头上,轻悠悠地往回走,还不用手扶,水罐稳稳地待在头顶上,我由衷地佩服她顶水的功夫。 所里让我们抓紧时间在山沟松林里挖防空洞,搭建草棚房,准备迎接伤病员和工作人员居住。在施工中,我们严格遵守上级关于爱护朝鲜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指示精神。尽管在阿妈妮家只住了几天,但彼此之间已经很熟悉了。离开了她家后,我们还抽空帮她春耕、干农活。老人伸着大拇指说:“基温贡,乔思密达(志愿军真好)。”我说:“很嘎正(同是一家人)。”听了我的话,阿妈妮会心地笑了。 不久,救护所又展开了紧张的战伤救治工作,经常有伤病员从前线送来,有的重伤员不能自理,我们除了医疗外还要给他们护理、送水、喂饭…… 有一天傍晚,天色刚刚暗下来,从前线又送来了一批伤员,其中有一位兵团文工团女团员,姓卢,与我同岁。一脸稚气,短头发,眉清目秀,她是在下部队慰问演出,在排练场遭敌机轰炸时受伤的,右臂和左下肢受了伤。刚来时的伤势很重,由于失血、疼痛,处于休克状态,经抢救后才逐渐清醒过来。虽然伤情很重,但她很坚强,苏醒后问医生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还能跳舞吗?”当听到医生回答“能,一定能”后,她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因失血过多,苍白的脸上露出红晕,疲惫的双眼也明亮了许多。 经过一段治疗后,小卢伤情大有好转,还常抱着一本厚厚的书看。我问她:“看的什么书?”她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本写苏联英雄保尔·柯察金的书。”她还断断续续地给我介绍了书中的故事。那时,我还是第一次知道保尔·柯察金,知道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那天,我扶着她走出草屋病房,带她轻轻地坐在山坡松树下,她因受伤已经多日未出屋,户外春日的晨曦,蓝天白云,群山如黛,和煦的阳光让她眼睛一亮,多日来的沉重心情仿佛一下子烟消云散。尤其当她惊喜地看见对面的山坡上的红艳艳的金达莱花、微风又送来一阵阵温馨的清香时,她天真地嫣然一笑,露出了两个小虎牙,脸上的小酒窝好像更深了。这一瞬间被女护士班班长石景云大姐看见了,她说:“小卢,你看你高兴起来,笑的样子多像金达莱花一样美丽呀!”在周围树林里休养的伤病员听到班长的赞叹,也都为小卢能够走出病房、来看旷野的春色,高兴地笑出了声。大家高兴的场面被路过的阿妈妮看到了,她也走过来关切地问:“要洞目,么呀(女孩怎么了)?”她一边问一边弯下身看小卢受伤的腿。老人看她这么小的年龄负了伤,怜爱的心难以言表,眼泪也不由自主地湿润了双眼,并和蔼地嘱咐小卢好好地养伤。阿妈妮气愤地说:“美帝平机那巴(美帝飞机坏蛋)。”小卢也感动地说:“阿妈妮,高马思密达(谢谢您)!”此后,阿妈妮隔三岔五来病房看望小卢,还送来自家腌好的咸菜,一再嘱咐我要精心照护小卢。阿妈妮把我们当作她的孩子,跟村里人夸耀:“我家新添了阿得儿(男孩)和答儿(女孩)。”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