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蒙台梭利家庭方案(3-6岁)
分类
作者 尹亚楠//吴永和
出版社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4岁就可以认识成百上千个汉字,5岁就能掌握四位数加减乘除,6岁便可以理解空气热胀冷缩、火山爆发等原理.......为何蒙氏娃拥有令人称奇的潜能?又如何才能激发孩子的潜能?这本书不仅为你揭秘,还手把手教会你,在家养出潜力惊人的蒙氏娃。
●《蒙台梭利家庭方案:3~6岁》为首对在欧盟地区获得国际蒙台梭利协会(AMI)认证的中国爸妈所著,他们在本书中呈现了一套在家就能轻松使用的蒙氏教育方案,直击学龄前孩子的4大核心学习能力:语言、数学、科学、认知,按照3~6岁孩子的敏感期节奏,详细拆解了100个蒙氏活动的原理及实践步骤,为父母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践指南。
●作者不仅秉承AMI培训体系,还结合自身在德、法等4个不同国家幼儿园、小学担任主班教师的经验,将多年亲身实践的在家蒙氏带娃经验提炼精髓,倾囊相授,让你把来自欧洲、风靡百年的纯正蒙氏带回中国家庭。
●如果你是想了解蒙氏,希望让孩子接受蒙氏教育的家长,这本书可以作为你的在家蒙氏枕边书,给孩子打造适合成长的蒙氏教育环境;如果你是操心孩子学习,正为幼小衔接发愁的家长,这套在家蒙氏方案能让你更好地平衡“学”和“玩”,让孩子在无压力的状态下热爱学习,释放潜能,成为高手。
目录
推荐序 用蒙氏教育培养面向未来的全新儿童
前言 法式的“好好学”和德式的“好好玩”
第一部分 理念篇:给孩子一个科学的成长环境
第一章 家庭环境是孩子打开世界大门的钥匙
设计一个对3~6岁孩子友好的生活环境
预备一个能激发孩子潜能的启蒙环境
第二章 蒙氏教育背后的科学
基因不是先天注定的
3~6岁孩子必需的五大环境要素
未来的蒙台梭利教育
第二部分 实践篇:手把手带你在家蒙氏育儿
第三章 感官探索
视觉·三维空间
视觉·颜色
视觉·形状
视觉·彩色圆柱
视觉·百变形状
视觉·魔力三角形
视觉·多项式可视化
触觉·材质
听觉·声音
嗅觉和味觉·味道
第四章 语言表达
听和说
解音游戏
游戏识字
渐进阅读
运笔书写
英语读写
第五章 数学逻辑
1~10 的数量对应
认识0 以及复习1~10
金珠十进制
金珠四则运算
邮票游戏
认识11~100
连续数
跳着数
练习四则运算
抽象算盘架
分数拼图
第六章 科学文化
天文地理·地球仪
天文地理·平面地球拼图
天文地理·文化展示台
天文地理·地形地貌
天文地理·初识天文
动物植物·生物分类
动物植物·动物
动物植物·人
动物植物·植物
动物植物·生态系统
时间历史·日历、周历和年历
时间历史·沙漏和时钟
时间历史·生日
时间历史·年龄
科学实验·空气
科学实验·水
科学实验·重力
科学实验·磁力
科学实验·声音
尾声 回归蒙台梭利教育哲学
致谢
参考文献
序言
法式的“好好学”和德式的“好好玩”
3~6 岁上幼儿园的这三年,是应该让孩子好好玩
,还是好好学?有多少中国父母一直在这两条路上左右
摇摆。
很多文章声称:西方教育就是让孩子在幼儿园里好
好玩,什么也不学。其实这里所说的“西方”,概括不
了所有的西方国家,即使是在同一个国家,不同地区的
育儿风格也可能大不一样。
我早先在法国的幼儿园当老师,有了孩子之后,成
为德国幼儿园的孩子家长。深入德、法两国“育儿圈”
后我很快发现,就连近在咫尺的两个欧洲国家,幼儿教
育理念都大相径庭。比如在法国,孩子上幼儿园的第一
天,家长会对孩子说:“好好学。”但是在德国,家长
就会对孩子说:“好好玩。”
有段时间,我经常在学校放假或者开学之际乘坐火
车往返于德、法两国,沿途遇到过不少带着孩子穿行欧
洲大陆走亲戚的家庭,常会听到类似德国的爷爷嫌弃法
国幼儿园老师总教孩子认字、数数,或者法国的妈妈抱
怨德国幼儿园完全放养的声音。
我们到底是应该让孩子像德国孩子一样“好好玩”
,还是像法国孩子一样“好好学”呢?在德、法两国生
活的10 年里,我不断与一些跨越两国的教育工作者进
行探讨,想不到我们都有非常相似的观察体会。
德国是幼儿园的发源地,英文“kindergarten”
来自德语,直译是“儿童花园”。不过与创始地位不相
匹配的是,在联邦德国时期,西德很多州的幼儿教育系
统没有得到太多来自政府的支持,因此,德国的幼儿园
流派众多,它们各自自由发展,质量参差不齐。直到今
天,德国很多城市的幼儿园学位还很紧俏,学费昂贵。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愈发青睐自由宽松的育
儿风格,可能也有关于社会公平的考量,使得德国传统
的幼儿园老师及家长都不赞成孩子在幼儿园期间接触读
写、算术等内容,孩子们在幼儿园多是自由玩耍,因此
到了小学一年级,绝大部分德国孩子都处于同一起跑线
。而在德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幼儿园老师们相对重视
音乐教育和自然教育,有不少德国幼儿园不论刮风下雨
、严寒酷暑,都会坚持带孩子们去森林徒步。
德国教育体系最有特色的就是“双轨制”。这个制
度可以帮助不同的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路线,既可
以选择进入通往大学的文理中学,也可以选择进入实科
学校或者职业预科学校。或许跟大部分中国孩子的想法
不同,很多德国孩子更愿意选择后者,因为可以早早毕
业,并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
德国教育体系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先松后紧,宽松的
早期教育和严格的高等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德国的
家长都会努力让孩子从一开始就觉得上学是件好玩的事
情,所以德国的孩子在幼儿园,甚至在小学的前两年都
会处于“尽情玩”的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压
力才会逐渐增加。如果选择文理中学这条路,那也是很
辛苦的,进入大学之后,这些孩子就完全没有轻松的日
子了,因为不好好努力是很难从德国高校毕业的。
在这样一个奉行“平均主义”、选择多元、先松后
紧的教育环境中,德国的家长也就不容易感到焦虑,能
够真正放手让孩子去“好好玩”。
德式的“好好玩”是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尽情地体
验大自然,积累丰富的感官经验,激发对科学文化的广
泛兴趣。在资源富足的环境中自由玩耍,对孩子来说就
是最佳的学习方式。如果在这个基础上,还能及时、有
效地支持孩子在书写、阅读、数学等方面的发展,不错
过学术启蒙关键期,在我看来,德式的“好好玩”便无
可挑剔了。
我们再来说说法国。法语中“幼儿园”单词
是“école maternelle”,直译是“母亲学校”。19
世纪,法国就领先于世界确立了近代学前教育制度。在
这之后,法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学前教育,并将其纳入
了中央集权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在法国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所有孩子都可以就近
享受免费的公立幼儿教育,法国的幼儿园老师都要经过
严格筛选,全部为硕士及以上学历。法国政府还通过立
法保障了学前教育的质量,依据法律,法国学前教育的
主要目的之一是激发儿童对学习的兴趣,为将来的系统
学习做准备。根据《法国学前教育大纲》(Le
Programme d’enseignement de l’école
maternelle ),幼儿园教育分五大学习领域:语言、
体育、艺术、逻辑、科学文化。之所以将语言置于首位
,是因为对于法国人来说,语言是一切的基础,母语是
最重要的科目。除了发展口语,法国幼儿园的语言教育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方面就是循序渐进地带领孩子进入文
字世界,开始书写和阅读。
法国的孩子在幼儿园毕业时,不仅能写出自己的名
字,会分解音节,还掌握了基础的数量对应、几何知识
、科学文化常识等。大多数法国孩子要在幼儿园毕业后
进入“CP 班”,即学前班,用一年的时间掌握自主阅
读。孩子们只有在幼儿园循序渐进地学习过,才能更顺
利地衔接法国“CP班”和小学。
相比于德国,法国的幼儿启蒙方案更加完整,法国
的幼儿教育也曾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尽管如
导语
●给你一套拿来即用的在家蒙氏方案,让你把源于欧洲、风靡百年的蒙氏教育带回家
本书作者秉承AMI培训体系,结合在法、德等四国带班经验,亲身探索出一套在家中可以轻松落地实践的蒙氏教育方案。不必让孩子上费用高昂的蒙氏学校,不必参加良莠不齐、真假难辨的蒙氏机构培训,跟随蒙氏爸妈的脚步,成为孩子的蒙氏教养专家。
●抓住3~6岁孩子敏感期节奏,直击学龄前4大核心学习能力,手把手教你100个蒙氏活动
全文彩色印刷,图文并茂展现蒙氏活动实操步骤。特别附赠超长拉页展示“3~6岁蒙台梭利家庭方案图”,按照孩子成长进程将百个蒙氏教具和活动详细排兵布阵,让家长一目了然。
●马里奥·蒙台梭利弟子玛利亚·若斯倾情作序;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汪丁丁,心元儿童之家总校长张爱民,日敦社幼师学院创始人张晔,法国蒙台梭利教育推广人夏洛特?普桑,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教育学教授亨利?维埃耶-格罗让等人鼎力推荐。
●湛庐文化出品。
书评(媒体评论)
当下家庭教育的问题,不在于知识是否缺乏,
而在于家长们自己的改变。但是重塑成人是一个无
比艰难甚至无解的难题,所以我推荐亚楠、永和夫
妇的这本书,推荐蒙氏的教育方法。也许,实践能
促使一部分家长觉醒,重新认识自己和儿童。
汪丁丁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
专业的学术和受训经历、通俗的语言呈现、居
家的鲜活案例、平易的操作材料……在蒙台梭利博
士诞辰153周年之际,喜读亚楠、永和夫妇的这本新
书,期待蒙氏教育重新“平民化”!
——张爱民
心元儿童之家总校长
蒙台梭利博士这种以儿童为中心的个性化教育
不仅适合学校教育,也非常适合家庭教育。当看到
蒙台梭利教育环境下的孩子在兴趣的驱使下,专注
地“工作”、不断地探究时,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
的学习。
——张晔
日敦社幼师学院创始人
蒙氏教育强调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很多父
母知道这样的理念却不知如何落地,这就像是看着
美味的“鸡汤”却喝不到肚子里。这本书不仅给了
汤,还给了勺子,把理念和科学的实践结合在一起
,从各个方面给予了父母们很有操作性的实践指导
,有心的父母完全可以把蒙氏教育给孩子带回家。
——帝呱呱星球
我期待很多中国父母能有机会打开这本书,只
要打开,你就能感受到二位作者的用心和创意。我
与亚楠和永和相识多年,深知他们的专业和认真程
度,但这本书还是出乎了我的意料,我完全没有想
到他们能将这么深刻、博大的教育理念用如此生动
、直观的方式呈现给中国的家长。强烈推荐!
——夏洛特?普桑
国际蒙台梭利教育专家,《蒙台梭利教育精华
》作者
亚楠令我印象深刻,她对儿童教育、尤其是蒙
氏教育有着很大的热情。在斯特拉斯堡大学两年的
科学训练中,她学会了用客观、理性的方式来研究
蒙氏教育,也做了很多德、法学前教育的对比研究
,我相信这些学习经验都会融入她的作品中,给中
国家长提供新的育儿视角和参考。
亨利·维埃耶-格罗让
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教育学教授
我谨代表众多孩子的父母,衷心感谢亚楠和永
和著完此书。孩子需要父母,他们爱父母,而父母
需要更多的知识和方法,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孩
子的成长。我们需要一种全新的教养方式来培养蒙
台梭利博士所发现的“新儿童”。
——玛利亚·若斯
德国蒙台梭利协会培训师、认证考官
精彩页
第五章 数学逻辑
很多蒙台梭利老师在学习蒙氏数学的时候,经常会感叹:“如果我小时候这么学数学,就不至于后来那么害怕数学了,原来数学可以这么好玩!”
小时候,有多小呢?
蒙台梭利博士本人也曾经认为,数学应该是小学生和中学生的功课。可是当她长年累月地观察过孩子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她发现,孩子天生就拥有“数学性心智”。她曾经在书中写道:
伟大的创造,都是来源于数学性心智。所以我们必须考虑所有与数学有关的方面,用来帮助孩子大脑的发展。可以确定的是,数学把心智抽象的过程组织了起来。所以我们必须在一个孩子比较早期的年龄,就用一种清晰的、可以触及的方式提供给他们,这样才可以刺激到整个正在建构心智的儿童。
“数学性心智”这个名词其实来源于法国哲学家、数学家布莱兹·帕斯卡尔(Blaise Pascal)。他说过:“人类的心智,天生就具有数学性。”有一天,我在“在家蒙台梭利社群”发表了下面的日记,结果很多父母纷纷响应:尽管很多成年人都讨厌数学,但是孩子的确是天生对数学感兴趣的。
【蒙妈日记】
从未教过女儿数数,可是前段时间突然发现,女儿开始对数字着迷,见了汽车上的车牌号码就要读、要认,见到什么都要数数有几个。
今天早上她躺在被窝里即兴从1数到了99,着实让我一惊。数的时候,每逢10需要进位,女儿都得停顿一下,然后自己接上继续数。
想起她以前问过我19后边是几,29后边是几,当时手边没有介绍10 以上数量对应的教具,我也只是简单回答了下。想不到这次她居然自己举一反三地数到了99。
数到99后,女儿停顿了好久都琢磨不出99 后边应该是几了。于是我告诉她是100。家里刚好有根百珠链,我及时拿来和她一起用手指一个珠子一个珠子地数到了100。
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惊讶于孩子对数学的热情和天赋,可是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却开始抱怨数学无聊了呢?
数学本身是一套非常精妙的逻辑工具,一旦拥有了数学思维,看似凌乱、复杂的世界立马就会变得清晰、简洁起来。蒙台梭利博士描述过两种“聪明”人:一种人是看起来很聪明,点子很多,但是思维混乱,没有条理;另一种人,思维像地图一样精准,能够做出很准确的判断。
只有第二种人才是真正拥有“数学思维”的聪明人。可是,我们学了多少年的数学,做了无数的习题,却很少有人能真正拥有数学思维,真正领略数学世界的风景。海伦妮·赫尔明(Helene Helming)在《蒙台梭利教育学》(Montessori-P?dagogik)中写道:“惯常形式的数学课通常很无聊,因为孩子的数学性心智没有被唤醒。练习仅局限于有限的目的性。即便它们很简单,对孩子的心智来说也很陌生。”
想想看,大部分孩子都是从进入小学才开始学习数学的,对他们来说,数学的打开方式就是满纸的抽象符号。没有一个从具象到抽象的过渡,没有一个从感官到书面的过渡,孩子无法理解符号的意义,这些符号就犹如“天书”,很容易挫伤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越往后孩子就越会觉得数学很难,所以越来越讨厌数学。
数学的启蒙方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未来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蒙氏数学与众不同的就是通过一个完整的体系将抽象的逻辑具象化,充分调动孩子的感官,在亲眼看、亲手摸的过程中让孩子自发地理解符号背后的意义,发现数字之间的规律。
蒙氏数学体系很科学,也很优美。蒙台梭利博士通过教具的外观设计来将数学之美外在化,比如教具的颜色:个位数是绿色、十位数是蓝色、百位数是红色,到了千位数又变回绿色,循环往复;从1到10分别是红、绿、粉、黄、蓝、紫、白、棕、深蓝、金色。这些用色规律贯穿整个蒙氏数学体系当中。
除了外观设计,蒙氏数学体系的科学、优美还体现在它的内部结构中。这个独有的启蒙结构非常符合儿童的学习发展规律。传统的数学学习方法中,当孩子掌握了0~10,就应该继续学习11,12,13……这个常规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9以后的数字明显开始了有规律的重复。只要孩子掌握了0~9这10个数字符号,那么符号加上位置,就可以表示所有的数字了。所以当孩子掌握了10个基础的数字符号后,接下来就应该引入另一个重要的数学概念:十进制,也就是逢十进一。
当孩子理解了十进制,就可以举一反三地推导出所有的数字,比如连续数到1000,还可以做四位数的加减乘除。蒙台梭利博士别具匠心地设计出了金珠游戏,每颗金珠代表一个单位,孩子能非常直观地看到数字的几何意义。而且,处于动作敏感期的孩子通过搬运金珠就能形象地理解加减乘除的运算过程。
等孩子到了5岁左右,我们再给他提供各种教具练习四则运算的机会,在不同教具的使用过程中,孩子能自己探索出数字之间、运算之间的奇妙关系,这个自主发现要比算对加减乘除运算结果的意义深远得多。
直到某一天,你会看到孩子使用蒙氏算盘架,算着算着,竟然忘记使用手边的工具,就直接心算出了答案。这个时候,孩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0:0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