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皇城旧影(老北京)/老城趣闻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出版社 泰山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老城趣闻系列丛书”中的一本,书中集合诸多名家关于老北京的经典文章,主要描写了老北京的风土人情和作者的人生感悟。全书行文流畅,可读性很高,其中不乏老舍、许地山、张恨水等大家的诸多文章,既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又具有较好的通俗性,展现了中国二三十年代城市的风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开放和包容,是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的重要著作。
目录
北平
前言
北平的沿革和形势
前清上朝的情形
前清皇帝的生活
北平街道与管理
北平城内的名胜
北平城外的名胜
北平的建筑
北平的商业
北平的工艺
北平为中国文化中心
北平怀旧
炎夏苦忆旧京华
一年将尽夜 万里未归人
欣逢春节话故都
饺子
元宵花市灯如昼
北平小掌故
灯前谈往
北平的饭馆子
五月的北平
北平的春天


北平情调
天安门的黄叶
北平的马路
天坛


逛故宫杂感
天桥
游中山公园


陶然亭
荣宝斋的木版水印画
风飘果市香
听鸦叹夕阳
风檐尝烤肉
黄花梦旧庐
影树月成图
年味儿忆燕都
冰雪北海
市声拾趣
想北平
北京的春节
我热爱新北京
北京
上景山
先农坛
忆卢沟桥
京城漫记
香山红叶
永定河纪行
十月的北京城
北京的茶食
北大的支路
北平的春天
炒栗子
雨的感想
潭柘寺 戒坛寺
初到清华记
北平沦陷那一天
北平通信
故都的秋
北平的四季
谈北京的几个文物建筑
天安门前广场和千步廊的制度
团城——古代台的实例
北海琼华岛白塔的前身
我们的首都
中山堂
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
故宫三大殿
北海公园
天坛
颐和园
天宁寺塔
北京近郊的三座“金刚宝座塔”
鼓楼、钟楼和什刹海
雍和宫
故宫
北京菜
日常菜
小吃
年节及犒劳菜
银鱼紫蟹
鸡鸣馆 虾米居
鸡鸣馆
虾米居
北平的“味儿”
北平的豆汁儿之类
春饼庆新春
黄花儿鱼
北京饮馔
北京之河鲜儿
中秋节近的北平的“吃”
燕都小食品杂咏三十首
羊头肉
羊腱子
硬面饽饽
糖咂面
棉花糖
猪头肉
牛奶酪
羊肚汤
驴打滚
甑儿糕
粳米粥
煮豌豆
汤爆肚
酸梅汤
烤羊肉
煎灌肠
凉粉
槟榔膏
扒糕
爱窝窝
杏仁茶
炒肝
豌豆黄
抓梨膏
果子干
豆汁粥
冰糖子
蒸芸豆
豆渣糕
苏造肉
由乳酪谈到杏酪
因喝豆汁再谈御膳房
北京之饮食店
导语
《老城趣闻》系列丛书精心收集、归类了名家笔下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辅以旧时的老照片,在阅读散文中充分感受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本书从文化名城的历史、地理、饮食、风俗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全方位的精彩解读。不仅让读者品味老城故事,欣赏名家美文,更是给读者展示了历史名城文化丰富的一面,是一套了解中华文化名城历史渊源和人文风情的经典图书。
《皇城旧影(老北京)》为该丛书之一。皇城旧影、名寺古刹、节庆风俗、京腔京韵……再现老北京的风貌和百姓生活。
精彩页
四 前清皇帝的生活
世界上的人,当然都以为做皇帝是最愉快的事情,尤其是前清这种政府,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当然更是万事如意的人了。其实这话得分两面来谈:若是一个坏皇帝当然是任意而行,自古暴虐胡为的皇帝多得很,大家都知道,不必多谈,现在只说一说规矩的皇帝。清朝的皇帝,说起来都不算坏,可以说除了西太后一人外,都比明朝皇帝较好。好的皇帝,一定要照国家的规定行事,固然不能完全按照规矩,但不能离开大格。现在把宫中的规矩大略谈一谈。
先说饮食。宫中的章程,所有席面、碗盘的件数,都是按品级规定的。
皇帝的菜品是一百零八种;
皇太后的菜品也是一百零八种;
皇后是九十六样;
皇贵妃是六十四样。
以下妃、嫔、皇太子、皇子等等,都有准的数目。吃饭的时候,都是各人吃各人的,不但各做各吃,连买菜的时候,都是由御膳房买来,把肉菜等等原料,分给各宫。每日某人应分多少,如猪肉几斤、豆腐几块、鸡蛋多少个、白菜若干斤等等,都有详细的规定,每日照单往各宫分送。按一家人吃饭,都是各人吃各人的,这话乍听,或者有人不相信。但是请想,宫中的规矩,当然都是每人单住一宫,每人应有太监若干,宫女若干,也有规定。若人太多了,也实在不能住到一起。此宫到彼宫,远者有二三里之遥,近者连出门进门转弯等等,也不在一里地之内,过几个院落,风风雨雨,也真难在一起吃饭;再者二人不能同住一宫,规定也相当严重,所以皇帝的儿子,到了岁数,离开母亲,就得单住。更有老辈的妃嫔,比方在光绪年间,同治、咸丰甚至道光的妃嫔,都有存在的,这些人更不能住在一起,所以都得各住各吃。就说皇帝的一百零八样,不必说一个人吃不了,而且端到桌上也非凉不可。但他们另有办法,吃饭前就都把菜做好,盛在黄砂碗内,摆在一大铁板上,碗上都有盖,盖上再放一大铁板,下边上边都有炭火,烤得碗中总扑哧扑哧冒泡,听到一声传膳——外边日开饭,宫中日传膳,把大铁板掀至旁边,把所有的菜,由砂碗中倒到细磁碗内,人多,倒菜的倒菜,擦碗的擦碗,有几分钟,就可把所有的菜端到桌上去。当然也有些样留以现炒之菜。按这种办法本算不错,但是口味,不会太高妙的。这还不要紧,最不舒服的是,只许一个人独吃,虽皇帝也是一样,不能再找别人。比方皇帝想找皇后或心爱的妃子来陪着他吃饭,那是很不容易的。不是不可以,但是相当费事,他得预先告知敬事房。敬事房者,乃伺候皇帝的太监之办公的处所。敬事房把此事登录簿记,然后传知皇后或妃嫔之敬事房(每宫都有敬事房)。该敬事房禀知皇后或妃嫔,一切事情,也得登记。皇后或妃嫔,这才妆饰打扮,预备一切,到时候传知舆夫预备肩舆,才乘舆到皇帝宫中。进门先得叩头,侍膳人座前,又得一叩首。这种礼节,不但妃嫔见皇帝如此,就是皇帝陪皇太后吃饭也是如此,赏第一杯酒第一样菜时,也都得叩头,以后就可以随便吃,但吃完了还得叩头谢宴。请看这有多么麻烦。吃饭之前,已经费了许多的手续;吃饭的时候,又得郑重其事。旁边一大群太监宫女伺候,想说一句爱情话,都不能说,这样的规矩,就是把心爱的找来,又有什么意思呢?但这是皇帝家的礼制,不能随便,所以皇帝也就不找人来陪了。但若在骊宫中吃饭,则可随便得多,此层容后边再谈。
再谈到起居。皇帝于办公之外,闲暇之时,自然可以传妃嫔来谈天消遣,但也相当麻烦,和传来侍膳也差不了多少,也得走敬事房的公事手续。皇帝若亲身到各宫中,似较省事,然事后敬事房也得补行纪录。而且也得预先派人口头传知,因为皇帝进门,她们还得迎接,皇后则在房屋门外,妃嫔则须在宫院门内跪接。到宫中有许多宫女、太监围随,说话也很不方便,这有什么意思呢?夜晚睡觉,也是一人独睡,床前紧靠着床有一窄矮凳,乃太监睡处,以备夜里伺候。民国初年宫中旧有陈设,有许多御榻前还有此凳,后来就都移动了。到睡觉之时,想找一妃来陪,也得传旨敬事房,告知该妃预备。装扮好后,用肩舆抬来,在另一屋换衣服,由太监抱到皇帝床上,才能同睡。恐身带暗器有行刺之心,故须在另一屋中换好衣服。此事更须详细登记,因为将来该妃倘有了孕,则日期须与此相符,倘日期不符,那就成了大问题了。所以该妃被召之前,必须声明,月经如何,是前几天过去的;倘正在经期,亦须预先声报。这固然是一件极平凡的事情,但必须形诸笔墨,则未免显着麻烦。然体制如此,登录帐簿,是万不能通融的!这就等于殿庭的起居注。也可以说是御史起居注官,是专记外边的事情,太监则专录宫掖的事情。
P14-17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1: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