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和太原工业学院围绕“立德树人、强化实践、突出应用、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办学思路,结合学院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编写而成。 全书共6章,内容包括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力学和热学实验、电磁学实验、光学实验、综合性实验、演示实验。本书部分实验有配套的微课视频,并且在精选经典实验的基础上,充实了一些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新的实验内容,强化了模块结构,突出了实践特色。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工科各专业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 第一节 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直接测量的误差估算和测量结果表示 第三节 间接测量的误差估算和测量结果表示 第四节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 第五节 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附录 约定正确使用仪器时的△仪 练习题 第二章 力学和热学实验 实验1 测量刚体的转动惯量 实验2 声速的测量 实验3 用落球法测量液体黏度 实验4 受迫振动与共振实验 实验5 弦线上驻波实验 实验6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 实验7 用冷却法测量金属比热容 实验8 用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 实验9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 实验10 温度传感器的温度特性测量 第三章 电磁学实验 实验11 用模拟法测绘静电场 实验12 用直流单臂电桥测电阻 实验13 用电子式冲击电流计测互感 实验14 模拟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 实验15 用霍尔元件测磁场 实验16 动态磁滞回线的测定 实验17 非线性电路混沌实验 实验18 弗兰克-赫兹实验 实验19 RLC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 实验20 电子束的偏转与聚焦 实验21 测定钨的逸出功 第四章 光学实验 实验22 用牛顿环测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 实验23 测三棱镜材料的折射率 实验24 光栅实验 实验25 偏振光的研究 实验26 迈克耳孙干涉实验 实验27 空气折射率的测量 实验28 旋光实验 实验29 全息照相实验 第五章 综合性实验 实验30 声速测量及超声波测距综合实验 实验31 A类超声诊断与超声特性综合实验 实验32 旋转液体综合实验 实验33 PID控温热学综合实验 实验34 计算机实测物理实验A 实验35 计算机实测物理实验B 实验36 燃料电池特性综合实验 实验37 多普勒效应及声速测量综合实验 实验38 光纤通信原理和光纤传感器特性研究 实验39 微波光学综合实验 第六章 演示实验 实验40 超导磁悬浮 实验41 记忆合金花 实验42 三基色 实验43 压电效应 实验44 真实的镜子 实验45 巴克豪森效应 实验46 超声雾化器 实验47 磁性悬浮 实验48 平行板电场分布 实验49 电磁炮 实验50 共振小娃 实验51 亥姆霍兹线圈 实验52 环形驻波 实验53 开尔文滴水起电 实验54 纳米磁液 实验55 温差电磁铁 实验56 弦线上的驻波 实验57 帘式肥皂膜 实验58 台式肥皂膜 实验59 神奇的辉光球 实验60 旋光色散 实验61 锥体上滚 实验62 麦克斯韦滚摆 实验63 涡电流 实验64 电磁驱动 实验65 光学分形 实验66 手触电池 实验67 共振 实验68 窥视无穷 实验69 光栅立体画 实验70 红绿立体图 实验71 神奇的辉光盘 实验72 茹可夫斯基凳 实验73 直升机旋转 实验74 鱼洗 实验75 伽尔顿板 实验76 来自空间的声音 实验77 弹性球碰撞 实验78 科里奥利力 实验79 车轮进动 实验80 避雷针 实验81 电风轮 实验82 静电摆球 实验83 静电滚筒 实验84 静电跳球 附录 附录A 国际单位制与我国法定计量单位 附录B 常用物理常量 附录C 20℃时常见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附录D 标准大气压、不同温度下纯水的密度 附录E 在海平面上不同纬度处的重力加速度 附录F 20℃时部分金属的弹性模量 附录G 部分固体的线膨胀系数 附录H 部分材料制品的导热系数 附录I 部分固体和液体的比热容 附录J 部分液体同空气接触面的表面张力系数 附录K 部分液体的动力黏度 附录L 水的动力黏度和同空气接触面的表面张力系数 附录M 部分金属合金的电阻率及温度系数 附录N 部分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量 附录O 部分金属、合金与铂(化学纯)构成热电偶的热电动势 附录P 常温下某些物质相对于空气的折射率 附录Q 常用光源的谱线波长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