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本书以绿色公共建筑、绿色居住建筑为例,以采暖区的政府和绿色建筑建设单位、消费者、供热单位、物业单位为研究主体,分别对绿色建筑全寿命期、全产业链、全参与主体的性能及边际费用效益评价和不同参与主体的利益协同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本书可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施工企业、建筑部品生产企业技术人员和相关政府部门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5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研究创新点 2 相关概念与理论框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3 理论框架 3 绿色建筑全寿命期、全产业链、全参与主体性能及边际费用效益评价模型构建 3.1 全寿命期、全产业链、全参与主体边际费用分析 3.2 全寿命期、全产业链、全参与主体边际经济效益分析 3.3 全寿命期、全产业链、全参与主体边际环境效益分析 3.4 全寿命期、全产业链、全参与主体边际礼会效益分析 3.5 全寿命期、全产业链、全参与主体边际费用效益评价 3.6 全寿命期、全产业链、全参与主体性能及边际费用效益综合评价 3.7 绿色公共建筑和绿色居住建筑全寿命期、全产业链、全参与主体性能及边际费用效益综合评价的区别 4 绿色建筑全寿命期、全产业链、不同参与主体边际费用效益评价模型及利益协同度评价模型构建 4.1 不同参与主体边际费用效益分析 4.2 不同参与主体利益协同度评价模型构建 4.3 绿色公共建筑和绿色居住建筑全寿命期、全产业链、不同参与主体利益协同度评价的区别 5 绿色建筑节能性能动态监测技术体系与工程示范 5.1 节能性能动态监测技术方案 5.2 节能性能动态监测工程示范 5.3 节能性能动态监测技术推广的政策作用效果分析 6 绿色建筑全寿命期、全产业链、不同参与主体成本分摊分析 6.1 不同参与主体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6.2 不同参与主体演化稳定策略分析 6.3 不同参与主体成本分摊方案 6.4 绿色公共建筑和绿色居住建筑全寿命期、全产业链、不同参与主体成本分摊的区别 7 绿色建筑全寿命期、全产业链、不同参与主体多层面激励机制设计 7.1 不同参与主体激励机制设计的指导思想 7.2 不同参与主体激励的逻辑与机制要素确定 7.3 不同参与主体激励机制要素的关系网络构建与分析 7.4 不同参与主体激励机制设计的内容 7.5 绿色公共建筑和绿色居住建筑全寿命期、全产业链、不同参与主体激励机制的区别 8 案例分析 8.1 YD项目概况 8.2 YD项目全寿命期、全产业链、全参与主体性能及边际费用效益综合评价 8.3 YD项目全寿命期、全产业链、不同参与主体的边际费用效益评价及利益协同度评价 8.4 YD项目全寿命期、全产业链、不同参与主体的激励策略 9 结论 附录 图像人数识别算法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