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一个寓沪青年的婚恋与生计(余光裕书信的日常生活史1944-1947)(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
出版社 | 中西书局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为20世纪40年代,在上海从事会计工作的青年职员余光裕与恋人、亲人、朋友之间来往书信的汇编合集与研究著作,书信共计172件,按照时间顺序,分为福民乳品公司、天赐药厂、乡居、空军、怡丰泰报关行五个阶段,内容十分丰富,不仅勾勒出余光裕事业与爱情发展的轨迹,还反映出动荡年代青年人面对的社会压力与命运抉择。讲述了当时青年在求职、婚恋及家庭方面的心理与喜怒哀乐,是研究近代江南社会文化的一份重要资料。这批书信不但是历史研究的珍贵史料,其书信内容本身也构成一段日常生活史的独特叙述。 目录 导论:一个寓沪青年的婚恋与生计 一、书信的作者与时代背景 1.书信作者与人物关系 2.余光裕的成长历程 3.书信形成的时代背景 二、书信所见抗战胜利前后上海青年的婚恋与生计 1.福民乳品公司时期 2.天赐药厂时期 3.乡居时期 4.空军时期 5.怡丰泰报关行时期 三、余光裕书信的社会史研究 1.民间书信史料价值的特点 2.连续与割裂:上海大都市的新旧城乡关系 3.自由组建小家庭:中国式爱情的诞生 4.教育程度与人际关系:决定青年人生计与前途的主要因素 5.书信的制作和流动:信封和信纸包含的信息 余光裕书信的日常生活史 凡例 一、福民乳品公司时期(1944年8月—1944年10月) 001.李志豪致余光裕(1944年8月7日) 002.余光裕致李志豪(1944年8月15日) 003.余光裕致李志豪 004.余光裕致李志豪 005.余光裕致李志豪(1944年8月23日) 006.余光裕致余吕氏(1944年9月2日) 007.余光裕致李志豪 008.夏懋修致余光裕(1944年9月11日) 009.余光裕致余吕氏(1944年9月14日) 010.余吕氏致余光裕(1944年9月19日) 011.夏懋修致余光裕(1944年9月21日) 012.李志豪致余光裕(1944年9月24日) 013.夏懋修致余光裕(1944年10月2日) 014.李志豪致余光裕(1944年10月2日) 015.蒋耕声致余光裕(1944年10月4日) 016.余光裕致李志豪 017.夏懋修致余光裕 二、天赐药厂时期(1945年1月—1945年4月) 018.余光裕致李志豪(1945年1月12日) 019.李志豪致余光裕(1945年1月22日) 020.李志豪致余光裕(1945年1月28日) 021.余光裕致李志豪(1945年1月29日) 022.余光裕致李志豪(1945年2月4日) 023.余光裕致李志豪 024.余光裕致李志豪(1945年2月20日) 025.李志豪致余光裕(1945年2月23日) 026.余光裕致李志豪(1945年2月25日) 027.余吕氏致余光裕(1945年2月27日) 028.李志豪致余光裕(1945年3月2日) 029.余光裕致李志豪 030.余光裕致李志豪(1945年4月5日) 三、乡居时期(1945年4月—1945年9月) 031.章肇元致余光裕(1945年4月14日) 032.余光裕致李志豪(1945年4月16日) 033.章肇元致余光裕(1945年4月26日) 034.余光裕致李志豪(1945年4月27日) 035.李志豪致余光裕(1945年5月1日) 036.余光裕致李志豪 037.陈曦致余光裕(1945年5月13日) 038.余光裕致李志豪(1945年5月15日) 039.李志豪致余光裕(1945年5月18日) 040.章肇元致李志豪(1945年5月21日) 041.顾久抗致余光裕(1945年5月31日) 042.余光裕致李志豪(1945年6月2日) 043.余光裕致李志豪 044.李志豪致章肇元(1945年6月3日) 045.余光裕致李志豪(1945年6月3日) 046.余光裕致李志豪 047.李志豪致余光裕(1945年6月8日) 048.章肇元致余光裕(1945年6月8日) 049.章肇元致余光裕(1945年6月21日) 050.章肇元致李志豪(1945年6月25日) 051.曹关海致余光裕(1945年6月29日) 052.蒋耕声致余光裕(1945年6月30日) 053.余光裕致李志豪(1945年6月30日) 054.余光裕致李志豪 055.余光裕致章肇元(1945年7月1日) 056.余光裕致胡为民(1945年7月1日) 057.余光裕致铭(1945年7月1日) 058.顾久抗致余光裕(1945年7月4日) 059.李志豪致章肇元(1945年7月8日) 060.章肇元致李志豪(1945年7月11日) 061.余光裕致夏懋修(1945年7月18日) 062.章肇元致余光裕(1945年7月19日) 063.章肇元致余光裕(1945年7月24日) 064.李志豪致余光裕(1945年7月26日) 065.章肇元致李志豪(1945年7月28日) 066.刘梓庚致余光裕(1945年7月30日) 067.余光裕致章肇元(1945年8月18日) 068.章肇元致余光裕(1945年8月22日) 069.李志豪致余光裕(1945年8月23日) 070.章肇元致余光裕(1945年9月1日) 四、空军时期(1945年9月—1946年2月) 071.余光裕致陈三伯父(1945年9月19日) 072.李志豪致余光裕(1945年9月22日) 073.余光裕致余吕氏(1945年9月24日) 074.李志豪致余光裕(1945年9月29日) 075.刘骅致余光裕(1945年10月14日) 076.管克非致余光裕(1945年10月26日) 077.夏懋修致余光裕(1945年11月18日) 078.李志豪致余光裕(1945年11月28日) 079.余光裕致李志豪(1945年12月6日) 080.刘梓庚致余光裕(1945年12月10日) 081.顾久抗致余光裕(1945年12月19日) 082.刘梓庚致余光裕(1945年12月19日) 083.陈尔镳致余光裕(1945年12月19日) 084.顾久抗致余光裕(1946年1月6日) 085.余吕氏致余光裕(1946年1月8日) 086.陈友华致余光裕(1946年1月12日) 序言 2011年12月,经浙江省 博物馆王屹峰先生介绍,浙 江大学地方历史文书编纂与 研究中心考察了萧山申屠勇 剑先生私藏的地方历史文书 。申屠先生收藏萧绍地区明 清历史文书20000余件, 2012年创办吴越历史文书 博物馆。征得申屠先生同意 ,浙大文书中心挑选出其中 一批具备较高史料整理及社 会史研究价值的文书,包括 各类契约、分书、账单、书 信、票据及民间礼仪、宗教 文书,等等,并由陈明华、 张健展开数字拍摄工作。 2019年,曾晓祺、胡潮晖 在地方历史文书相关的博士 生课程上释读其中一批书信 材料,后续进一步展开整理 、研究工作。这批书信由浙 江上虞余姓家中流出,同时 保存的还有契约、合同、票 证等各种民间文书。其中书 信部分时间集中、连续性强 ,是研究民间情感史、社会 关系史等问题难得一见的珍 贵史料。 这批书信不但是历史研 究的珍贵史料,其书信内容 本身也构成一段日常生活史 的独特叙述。这次整理除撰 写导论以外,还为每通书信 撰写叙事性提要,这既是初 步研究的成果,也是将书信 集改编成历史叙述文本的一 次尝试。 导语 一段民国时期的日常生活史。 一份研究近代江南社会文化的历史资料。 展现80年前沪漂青年的婚恋与生活。 本书为20世纪40年代一位普通青年余光裕通信书简的汇编合集,讲述了当时青年在求职、婚恋及家庭方面的心理与喜怒哀乐,是研究近代江南社会文化的一份重要资料。 精彩页 一、书信的作者与时代背景 1.书信作者与人物关系 余光裕书信是在上海从事会计等工作的青年职员余光裕于1944年至1947年间与恋人、亲人、朋友之间形成的,共计172件,9万余字,内容十分丰富,不仅勾勒出余光裕事业与婚恋发展的轨迹,还反映出动荡年代青年人面对的社会压力与命运抉择。 余光裕1923年5月25日出生于浙江上虞崧厦镇凌湖村,曾在上海立信会计学校学习,又先后进入上海福民乳品有限公司、志成贸易公司、天赐药厂担任会计。1945年日军败亡之际,上海局势动荡,工厂倒闭,余光裕失业赋闲,回乡下老家暂居。抗日战争胜利后,余光裕重返上海,在大场空军第二地区司令部第三地勤中队军需室任职。1946年余光裕从空军辞职,投奔表哥吕光川的怡丰泰报关行,并与恋人李志豪订婚,1948年携妻女投奔好友夏懋修,赴台湾纸业有限公司高雄厂任职。余光裕赴台之前,将自己的信函、契照、日记等文字材料带回家乡,由母亲和弟弟为其保管。七十年后,母亲与弟弟相继离世,老屋被拆,余家文书几经辗转后由申屠勇剑先生收藏。 通过落款或邮戳可以基本确定172封书信中156件的具体日期,最早一件是1944年8月7日恋人李志豪的覆信,最晚的一封是1947年4月13日朋友王忠本的问候信,时间跨度近三年,具体包括1944年17件,1945年66件,1946年80件,1947年9件。其中有余光裕的去信或去信底稿42件,余光裕收信120件,余光裕亲友之间相互通信10件。 余光裕与李志豪订婚前互通的情书共49件,记录了从1944年在福民公司相知相处到1946年举行订婚仪式期间两人试探心意、经历误会、真情告白、商议订婚的恋爱经历。李志豪是上海人,比余光裕小两岁,她的书信中钢笔字迹大多工整清秀,常用淡黄色印花信纸,或淡蓝色同济医院笺纸。49件情书中有28件是余光裕的草稿,字迹相对杂乱,篇幅也较长。情书全部以白话文写就,既有曲折细腻的试探,也有辛辣的讽刺和争执,还有热烈真挚的表白,是余光裕书信中情感表达最为丰富的部分。 余光裕在上海工作期间,与家乡亲人的往来通信共18件,其中与母亲余吕氏互通家书17件,舅家长辈吕永山为吕氏代寄家书时致余光裕书信1件。余光裕每月有钱款托往来上海的同乡帮带回家,吕氏也会回信让他从上海代购衣物、文具等家用所需。这部分书信毛笔字书写居多,措辞比较传统。 其余95件是余光裕与朋友、同事、生意伙伴的往来信函。最主要的是在福民、天赐、志成及空军一起工作时结识的朋友,公司解散、军队撤离后,朋友们分赴上海、苏州、嘉兴、无锡等处谋事,通信联络近况之外,还会互相利用人脉帮忙介绍工作,包括章肇元(又名章纪静)21封、刘梓庚9封、夏懋修7封。其次是余光裕的同乡旧识,例如在后方勤务总司令部第二卫生大队从军并留下17封信件的顾久抗,在上虞乡间小学教书的陈友华,在长安镇工业社工作的表哥吕光文,等等。此外还有少量在报关行工作时生意伙伴的来信。 除信件内容之外,信纸的形式及印制单位也能提示书信作者身份、社会关系等信息。随书信保存的信封有51件,其中的收寄地址、转交者、邮戳、邮票等信息也提供了大量的社会史细节。除往来信件之外,这批文书还包括账单、收据、合同、招股启事、土地契约、图照、户牌、订婚礼单等,时间跨度较书信更长,为还原余光裕的家族史和生命史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2.余光裕的成长历程 余光裕出生的凌湖村是没有显赫大族的多姓村,《松夏志》载:“菱湖在蔡林西南去嵩镇五里……地方辽阔,而人材衰歇。”①余光裕的家族定居凌湖村数百年,虽历有五世,而人丁稀少,仅略有薄产。1919年,余光裕的父亲余友林成年娶妻,与兄长分家,分得一问楼屋和四亩田地。楼屋是余光裕的祖父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从其堂婶余吕氏处应继得来,根据一份1948年上虞县地籍整理处发给的实测户地图(见图1)显示,这间二层楼屋坐落河边,宅地面积一分六厘(即0.16亩,折合100余平方米),形状狭长。书信中凌湖余宅“亭子前庙南路念(廿)号”的通讯地址即为这间楼屋,也就是余光裕的老家。 1923年余友林的长子余汉钦出生,余汉钦即余光裕,次子余德钦则出生于1938年。余光裕可能还有一位早天的妹妹,因为006号信提及“再批:亡妹身后用去五千元,是否老币或新币”。余光裕的母亲姓吕,娘家在距凌湖村三公里远的吕家埠村。余家的分关、立继等文书中显示,余、吕两家长期通婚,关系十分密切。1919年,余光裕的姑父吕信孚与父亲余友林在上海英界合资开设同成煤号,吕信孚还在上海外滩开设了怡丰泰豫记报关行。②1936年吕信孚去世后,①余光裕的姑母和表哥继续经营报关行。吕氏不识字,余光裕与母亲通信或邮汇款物,通常会托“便人”带至吕家埠,由亲戚吕永山、吕永海等代为转交,并帮吕氏代写回信,也说明吕氏母子与娘家亲戚的关系十分密切。 P3-6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