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国王般的人民(康德的世界主义法权-和平理论)(精)/政治哲学名著译丛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
作者 | (德)奥特弗利德·赫费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德国哲学家康德以“三大批判”而著称,但对其法权-国家哲学,则知者寥寥。在一定程度上,本书就是为了纠正这一偏误而作。作者认为,康德在《永久和平论》中已经提出了一门宽泛的法权﹣国家哲学的梗概,并因此带来了四个迄今仍具有时代意义的革新之处:第一,康德是迄今唯一将“和平”纳入哲学基本概念框架的思想家;第二,他把“和平”与共和国联系了起来;第三,他在世界主义视角下把“和平”扩展成了一个国际法权与世界公民法权的概念;最后,他借助“国王般的人民”这一概念对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做了一个共和主义的倒转。 目录 引用方式 著作缩写表 前言 第一章 康德的现时性与挑战 第一节 更彻底的理论 第二节 自然法权与形而上学 第三节 错误的评价 第四节 世界主义主旋律 第一部分 道德 第二章 用亚里士多德代替康德? 第一节 作为亚里士多德主义者的康德 第二节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是普遍主义的 第三节 一个亚里士多德-康德德性伦理学纲要 第四节 欲求伦理学,或者意志伦理学 第五节 亚里士多德已经有意志概念了吗? 第三章 普遍主义伦理学与判断力 第一节 判断力的乏力 第二节 一种新的判断力 第三节 “道德机智” 第四节 原则冲突 第四章 论恶 第一节 关于“恶”概念 第二节 道德之恶存在吗? 第三节 本性为恶? 第二部分 法权与道德 第五章 康德成熟的问题意识 第一节 伦理性-道德性-政治正义 第二节 作为对合律法性之超越的道德性 第三节 法学的、伦理学的合法性 第四节 对私人化和道德化的抵制 第六章 道德性法权概念 第一节 自然法权的恢复 第二节 只有自然法权才是科学的吗? 第三节 先天建构 第四节 引论:福利国家 第五节 道德性法权概念 第六节 强制力权威 第七节 附录:两个不完全的法权现象 第七章 乌尔庇安的绝对法权命令 第一节 绝对的预备作用 第二节 私人法权与公共法权的绝对法权命令? 第三节 与法权相悖的法权义务? 第三部分 法权道德与和平 第八章 被冷落的理想 第一节 宽泛的和平理论 第二节 “国王般的人民” 第三节 国王般的人类 第四节 短暂的影响 第九章 “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法权进步 第一节 对进步的批判性思考 第二节 民族联邦中的一个矛盾 第三节 机械论与道德化 第十章 《和平》一论:共和主义者是爱好和平的吗? 第一节 康德的“共和”概念 第二节 一个可分离命题 第三节 质疑 第十一章 《和平》二论:民族联邦,亦或世界共和国? 第一节 一个矛盾? 第二节 适度的世界共和国 第三节 理想,还是替代物? 第四节 民族关系中的恶 第十二章 《纯粹理性批判》:一种世界政治学解读 第一节 三个动机 第二节 “批判”,而非“沉思” 第三节 服务于共同福祉 第四节 一个民主商谈 第五节 理性的法权国家 第六节 选择的另一面 第七节 世界主义的哲学概念 第八节 理性的自治 参考文献 术语对照表 人名对照表 译后记 序言 教养之士所认识的康德 是一门理性批判的作者,这 一批判摧毁了传统形而上学 ,又在其灰烬上重建了一门 新的形而上学。他们熟知其 道德哲学,也许还有美学理 论,但是对其法权一国家哲 学一无所知。尽管有一些价 值判断,康德的《法权论》 本身在法权-国家理论的专 业人士那里,也无法获得像 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 士多德的《政治学》、奥古 斯丁的《上帝之城》、马基 雅维利的《君主论》、霍布 斯的《利维坦》、洛克的《 再论政府》、卢梭的《社会 契约论》黑格尔的《法权哲 学》等所获得的那种最狭隘 的经典地位。尽管康德的《 和平》一文在最近关于和平 的论战中扮演了一个突出的 角色,但人们还是没有看到 ,康德实际上已经提出了一 门宽泛的法权一国家哲学的 梗概,并把它与某种政治智 慧学说和历史哲学相提并论 ,因而带来了至少四个迄今 为止仍不失其时效的革新之 处:(1)康德是第一个、 也是迄今为止唯一将和平纳 入哲学基本概念之框架的伟 大思想家;(2)他把和平 与当时的政治变革、也即负 有人权之职责的共和国联系 了起来;(3)他在世界主 义视角下对和平做了扩展, 使之扩展成了一个国际法权 与世界公民法权的概念;( 4)最后,他借助国王般的 人民这一概念对柏拉图的哲 学王思想做了一个共和主义 的倒转,也即:应该成为国 王的,不是哲学家这类特殊 精英,而是人民自己——只 要他们按照“平等法则”统治 自己的话。 与其将康德微弱的影响 归咎于客观的原因,还不如 归咎于偶然原因:他的革新 很快便受到了如日中天的黑 格尔法权哲学的排挤。与此 相反,我的这一研究就是要 以例证的方式表明,在欧洲 启蒙运动之理智顶点上产生 出来的康德法权一国家哲学 ,在原创性上并不逊色于马 基雅维利、霍布斯、卢梭或 黑格尔。虽然其思想中掺杂 着一些在哲学和政治学上均 不足为信的观点,如财产在 国家奠基中的过大比重、对 男性的推重、对不能自食其 力者的歧视、对作为刑罚的 阉割的辩护,但是从方法上 看,这些思想至少达到了按 照康德本人的说法已经可以 倚重的那些原则之水准。因 此,如果我们聚焦于主要诉 求,聚焦于从先天概念出发 对法权与国家所做的奠基, 那么康德终究还是要被纳入 关于法权一国家理论的经典 大师们组成的小圈子。由于 上面提到的革新,他的理论 甚至比大多数备选理论更胜 任未来。这是因为,在一个 充斥着对全人类造成威胁的 武器的时代,一门关于和平 的法权哲学乃是不可或缺的 。也是因为在全球化时代, 人不能自缚于民族国家的界 限之中,而且,如果一个世 界范围内的和平秩序不包含 对国际法权予以完善的世界 公民法权,这一秩序也是不 可设想的。 不过,并不能因为“和平 ”一词被包含在一个重要文 本的标题中,也不能因为它 处理的事情至今还有时效, 就认为它已经是一个基本哲 学概念了。这一概念必须对 某个广泛的讨论域是重要的 ,甚至是核心的。和平在康 德那里至关重要,但是并非 只适用于法权,因为后者自 身也给出了一个重要的道德 领域:康德的法权一国家一 和平哲学同时也是法权一国 家一和平伦理学。因此之故 ,在对康德的和平哲学予以 阐释之前,必须先对其基础 ,即道德性法权概念,对作 为法权概念之基础的道德概 念本身,子以澄清。因此, 在对康德的现时性与挑战予 以引导性提示之后(第一章 ),本书便着手对道德子以 考察(第一部分),其后是 对道德性法权概念的思考( 第二部分),最后是对法权 道德与和平之关系的论述( 第三部分)。 在哲学解释中存在着一 种习以为常的模式,即按照 北美洲刑事程序的模子,把 经典文本推到被告席上去, 以便证明其概念是含混的, 论点是不确定的,主题是自 相矛盾的,甚至其基本观点 也是误导性的。在揪出种种 不一致性这一目标之下,尽 可能追求最终解释这一基本 任务常常退而却步。但是如 果对文本予以更精湛的读解 ,对这一情形的扭转则是不 可抑止的。当我们出自对康 德的敬重、而不是出自从最 近的“清楚原则”这一口号中 流露出的某种慈悲来考虑问 题的话,那么应该坐在被告 席上的,恐怕是上述轻佻的 批评。而我的研究只有当能 给康德思想赢取一个在理性 上无可辩驳的意义时,才能 令人略感欣慰。只有与这一 意义联系起来,才能谈得上 对康德思想的批评。在康德 和平伦理学中的两个要素, 即共和主义者声称的和平意 愿,以及在考虑到“民族联 邦还是世界共和国”这一选 择时的优柔寡断之中,尤为 如此。如果说康德世界主义 的基本方向是令人信服的话 ,那么这里涉及的却是一个 “与康德的小心争辩”。 这一研究追求的不仅是 解释上的利益,而且是系统 性的利益。因此,对道德、 法权和和平这三个论题的讨 论,不会像康德本人所做的 那么广泛。从关于和平的持 续争论可以通过康德而得到 更有意义的启发这一命题出 发,本研究会选择某些相应 的视角。(至于体系性的方 案,参见《全球化时代的民 主》,慕尼黑1999。)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