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武汉地方法治发展史(检察卷)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作者 | 储著斌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立足社会变革的宏大背景,立足党和国家发展的大局,以法治发展为视角,以清晰的历史脉络,运用丰富的、详实的、精心筛选的史料,全景展现1861—2018年间检察理念、制度、机制在武汉地区的演化发展过程,着力将丰富的、真实的、最有特色的、必须留给历史的、值得人们铭记的、能够给予人们启示的、具有精神传承价值的武汉检察史呈现出来。本书贯彻多述少评,力求客观真实的反映历史原貌,尽可能的保存历史细节和原始资料,便尽量的保存更多的原始资料。 作者简介 储著斌,男,1975年生,安徽岳西人,法学博士,现任江汉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大学德育、教育政治学与教育法学研究。1998年、2005年、2013年先后毕业于武汉大学并获法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公开发表各类学术论文80余篇,有关学术成果多次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等摘编或转载。主持或参与国家、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研究10余项。曾获湖北省第七次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一等奖、武汉市第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湖北省第四届青年学者论坛优秀成果二等奖。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传统与异质:晚清时期的武汉检察(1840-1911) 第一节 行政兼理司法体制下的传统地方司法制度 一、地方司法机构概述 二、地方司法主要特征 三、地方司法改革萌芽 第二节 “新政”中近代检察制度的创设 一、地方检察制度的确立 二、三镇检察厅署的设立 三、检察机构的基本职权 第三节 汉口租界的检察制度 一、各领事法院兼理检察职能 二、从巡查洋街公所到会审公所 三、租界司法制度的双重影响 第二章 党化与异化:民国时期的武汉检察(1911-1949) 第一节 民国前期的武汉检察(1911-1925) 一、湖北军政府时期的检察制度 二、北洋政府时期的武汉检察 第二节 民国中期的武汉检察(1926-1937) 一、武汉国民政府时期的武汉检察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武汉检察 第三节 民国后期的武汉检察(1938-1949) 一、沦陷时的日伪检察 二、抗战后的武汉检察 第三章 初创与奠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武汉检察(1949-1956)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武汉检察机关的创建背景 一、以苏为鉴,建立起新中国检察制度 二、废除“六法”,人民检察制度革故鼎新 三、颁布宪法,首部检察院组织法实施 四、服务中心,人民检察机关大展经纶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武汉检察机关的初步定型 一、武汉市人民检察署(院)机构设置和职能调整 二、设立人民检察院(署)检察委员会并开展工作 三、最高人民检察署中南分署等在汉其他检察机关 四、苏区大众化检察形式检察通讯员制度恢复设置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武汉检察机关的职能发挥 一、实施一般监督,维护法制统一 二、查办职务犯罪,开展执法监督 三、打击不法商贩,维护经济稳定 四、开展刑事检察,巩固新生政权 五、实行监所检察,纠正违法羁押 六、受理控告申诉,保障群众利益 …… 第四章 探索与调整:全面建设时期的武汉检察(1956-1966) 第五章 波折与中断:“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武汉检察(1966-1976) 第六章 恢复与健全:改革开放初期的武汉检察(1976-1988) 第七章 开拓与进取:经济体制改革期的武汉检察(1988-2002) 第八章 开放与变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武汉检察(2002-2012) 第九章 改革与创新:新时代的武汉检察(2012-2019)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八年书长卷,卷卷苦心 成。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武汉地方法治发展史》系列 著作终于面世了。据悉,在 我国地方法治史研究中,尤 其作为大城市法治专史系列 研究,此乃开先河之举。作 为《武汉地方法治发展史》 的编著者,我们在志忑之余 ,亦甚感欣慰。 《武汉地方法治发展史 》由武汉市法学会、江汉大 学主持编撰,旨在通过对武 汉地区3500多年法律制度 和法律实施的回顾研究,从 中梳理出历史长河中武汉法 治萌芽、生长、发展的脉络 与规律,借鉴历史,服务现 实,开启未来,助推新时代 武汉法治城市建设。 《武汉地方法治发展史 》丛书,由通史和专业史两 大系列组成,共12卷。其中 ,通史系列从商代盘龙城时 代至2018年,分6卷;公安 、检察等专业史系列从 1840年鸦片战争或1861年 汉口开埠至2018年,分6卷 。丛书内容丰富,史料翔实 ,不少是新发掘的鲜见资料 ,向世人展示了一幅波澜壮 阔、跌宕起伏的武汉地方法 治发展历史画卷。 一 编纂《武汉地方法治发 展史》动议于2014年初, 由武汉市法学会集思广益酝 酿提出。推动开展这项研究 ,源于中央全面依法治国战 略的实施和武汉一流法治城 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源于武汉在我国法律制度建 设和法律治理中的重要历史 地位,也凝聚和显示了武汉 地区法学法律工作者的历史 使命和责任担当。 武汉历史悠久,是国家 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 要发祥地,城市文明可追溯 到3500年前的盘龙城。明 末清初,汉口以商业大镇卓 立华中,成为“楚中第一繁 盛处”。武汉也是中国近代 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和辛亥革 命首义之城。新中国成立后 ,特别是改革开放使这座文 明古城焕发新的活力。武汉 不断丰富发展的历史文明, 本身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法治 思想、法治实践、法治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武汉经济 社会快速发展,建设国家中 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性超大 城市,离不开法治的保障和 促进,也同样需要与其地位 相适应的良法善治环境。 武汉法治建设生生不息 的生动实践,为开展“武汉 地方法治发展史”研究奠定 了坚实基础。武汉作为中国 古代法律制度发展比较完善 、现代法治建设较早发生和 发展的地区,自商朝盘龙城 时代开始就有地方法律运行 体制和法律实践活动; 1861年汉口开埠,更使武 汉成为近代中国地方法制较 为完备的城市之一。晚清张 之洞督鄂开启封建法律制度 改革。亚洲第一部民主共和 性质的宪法性文件《鄂州约 法》在武汉诞生。大革命时 期武汉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开 展司法实践的地方。抗战时 期武汉一度成为战时立法中 心。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 革开放以来,武汉较早提出 依法治市战略。近年来,全 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依 法治国一系列决策部署,深 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 持依法治市、依法执政、依 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城市 、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 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历史 和现实的地方法治建设实践 ,成为我们开展“武汉地方 法治发展史”研究的“富矿” 和用之不竭的鲜活资源。 区域法治是国家法治的 地方化和具体化,区域法治 文化对加强和推动区域法治 建设具有特殊功能和作用。 多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对武 汉历史上产生的法律制度、 法律实践进行研究,取得丰 硕成果,但至今尚无较为系 统完整的武汉地方法治史方 面的专门著述。组织力量全 面系统地开展武汉地方法治 发展史研究,已成为摆在武 汉法学法律工作者面前的一 项紧迫任务。 作为我国法学研究重镇 的武汉,法学法律资源丰厚 ,为武汉地方法治发展史研 究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撑。武 汉地区高校有数十个法学院 (系),拥有一批全国知名 的法律史学专家学者,研究 实力雄厚。除此之外,我们 还创造条件,通过多种途径 和方式,邀聚了一批国内相 关方面的专家学者,他们都 给予武汉地方法治发展史编 撰以极大关注和鼎力支持。 前些年,中共武汉市委政法 委主持编撰了《武汉政法志 》,也积累了宝贵的史志编 撰经验,凝聚了一批骨干力 量。这些都为开展武汉地方 法治发展史研究奠定了坚实 基础。 二 《武汉地方法治发展史 》从创意到出版,历时八载 。面对这项具有开创性的法 治文化研究工程,我们始终 怀有审慎敬畏之心,仅酝酿 时间就达两年。 现在回过头来看,磨刀 不误砍柴工,长时间的酝酿 对丰富和完善顶层设计非常 必要。它确立了研究中的若 干关键问题,使整个研究工 作始终在正确轨道上运行。 酝酿主要在三个问题上 展开: 第一,关于立题 立题,是法治史编撰最 先绕不开的话题。围绕武汉 法制史或武汉法治史,我们 先后在武汉、北京、杭州等 地,分别邀请数十位法律、 法学、政治、地方志、党史 、历史等学科的专家学者, 组织了十多场咨询论证会。 与此同时,我们还采取登门 求教等方式,博采众长。 2015年初,我们获悉中国 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的知 名法制史专家杨一凡先生正 在武汉大学讲学,编委会一 行数人专程前往拜访。杨一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