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文化的江山(近代化与中国大航海)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刘刚//李冬君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历史上,其实有两种中国史观。一种是二十五史里的中国,叫王朝中国;一种是贯通于所有王朝之上的中国,叫文化中国。所有王朝,兴亡交替,短则数十年,长则二三百年;唯有文化中国,越千年、历百世,凝然而成文化的江山。
王朝中国是青铜时代的产物,文化中国是玉器时代的产物,文化中国是礼玉文明的一个政治成果。
历来写史,多以王朝为本位,以帝王为中心,以宫廷政治和帝王权谋为主线,被王朝史观牵引进王朝中国的历史。
王朝不过历史表象,江山实乃历史本体。重读中国历史,要把历史放到江山中读,不要放在王朝里读,要用诗性的眼光读,不要用“资治”的眼光读。以诗性之眼,能读取文化的江山,用“资治”的眼光,只能围绕王朝打转。
文化中国,不一定非要呈现某种既定的国家形态,在与王朝中国的互动中,它以文化的江山表现出来,即便在当下民族国家的世界之林里,它依然漂洋过海,以全球化的天下观的方式存在。
作者简介
李冬君,历史学博士,独立学者,主要著作:《落花一瞬:日本人的精神底色》《中国私学百年祭:严修新私学与中国近代政治文化系年》《孔子圣化与儒者革命》《乡愁的天际线》,《思想者的产业》(合著),《载舟覆舟:中国古代治乱的经济史考察》(合著)。译著:《国权与民权的变奏:日本明治精神结构》《叶隐闻书》。《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国家人文历史》《新京报》等媒体专栏作家。
目录
引言·发现文化的江山
第1章 古越中国海通
引子 海角苏东坡
一 夷越海通时代
01·沿海夷越文化——《轻重篇》与计然术
02·古越海权分布——内越与外越
03·古越王权变迁
二 汉越海通时代
01·汉越海权抱负
02·汉越海派文化(上)——游仙的海权意识
03·汉越海派文化(下)——琅琊方士的转化
三 吴越海通时代
01·桃源水浒亦山越
02·文化中国在金陵
03·莫道金陵帝王州
04·立个海权到广州
05·中国航海第一书
06·结义的政治转型
第2章 王朝中国海通
一 海通唐人时代
01·大唐海通与海权——市舶使的由来
02·两个帝国握手了——大唐与大食失落的一段往事
03·大唐重商主义的一次挫折——从怛逻斯之战谈起
04·一位大唐战俘的西海游历——重读杜环《经行记》
05·一位阿拉伯商人的大唐见闻——苏莱曼东游记
06·大唐盛世传奇的终结
二 海通举国体制
01·帝都的选择——向运河靠拢
02·王安石的国富论(上)——构造举国体制
03·王安石的国富论(中)——成就孔孟之道
04·王安石的国富论(下)——使帝国现代化
05·拟把温州作杭州
06·货币经济是险滩
07·汪大渊的遗憾
08·郑和的失落(上)——思想上少了个地圆说
09·郑和的失落(中)——西风带上的天时地利
10·郑和的失落(下)——国家蓝图的缺失
序言
发现文化的江山
历史上,其实有两种中
国史观。
一个是二十五史里的中
国,叫作王朝中国。
一个是贯穿了所有王朝
的中国,叫作文化中国。
所有王朝,都在兴亡交
替中,短则数十年,长则二
三百年,都难逃一亡;唯有
文化中国越千年,历百世,
还在发展,凝然而成文化的
江山。
江山自然生成,人居其
中,文而化之,而成国家。
英雄行走大地,人与山
川相映发,而使文明开化。
英雄从远古走来,从神
话走向历史,留下一个传说
时代,被结集在《山海经》
里,无论成书于何时,它都
留下了初民用文明初曙之眼
看到的世界。
《山海经》之所在,是
个自由的世界,而非大一统
的世界,是英雄的世界,而
非神的世界,其主体为人,
是表现为形形色色的文明图
式的万物之灵,而非神。
《山海经》的世界,不
仅在传说中存在,还通过考
古发掘出来。
在考古学的框架里,它
被归纳为几个相互作用的文
化区系,每一区系,都拥有
一大批文化遗址,这些遗址
,如满天星斗,覆盖天南地
北,不仅存在于大河上下,
按流域分布,还从山到海,
从昆仑到蓬莱。文明的存在
,对应了那个《山海经》世
界。
初民都相信,文明的种
子来自天上,所以,先要在
高山上生长。昆仑是最高的
山,不光是天下水源地,更
是文明起源地。然后,文明
还要顺着河流下山去,流域
所至,择其要处,或为村落
,或为城市,或为国家,唯
有国家,才能使文明长大。
文明在全新世大暖期里
生长,度过了人类最美好的
一段时光。
在江南河姆渡文化里,
我们看到了有别于《圣经·
创世记》伊甸园的中国式天
道伊甸园,我们相信,《庄
子》里说的那些比炎黄还要
古老的人物,就应该在这里
出现,不能像史官文化那样
将它们当作荒诞的寓言。还
有仰韶文化,分布在黄河中
上游,从那天真烂漫的彩陶
上,我们看到了文化中国的
起源。而良渚文化则在“从
东南往西北”的历史运势线
上,开辟了一条玉石之路,
贯穿了长江与黄河两大流域
,用玉文化融合了两大文化
区系,就在以玉为标志的制
度文明——礼制的产床上,
一个“审美的国度”——文化
中国诞生。
人类在全新世开启了一
个新时代,那就是考古学上
的新石器时代。从新石器时
代走向青铜时代,这是世界
文明史的通例。但中国却有
一个例外,那就是,当西方
文明正走向青铜时代时,中
国文明则顺着新石器文明的
惯性,进入一个审美的玉器
时代。西方文明史视野下的
古代国家起源于青铜时代,
而中国文明史视野下的古代
国家则起源于玉器时代,这
是我们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
发现,以此而有了不同于西
方文明的国家观念。青铜文
化的国家与玉文化的国家有
不同的文明属性:青铜国家
的本质,有着明显的暴力认
同的特征;而玉制的国家,
就如同玉本身,不具有青铜
那样的暴力属性,呈现出文
化认同的特性。
《山海经》的世界,就
包含了青铜时代和玉器时代
。考古学认为,《山海经》
反映的世界,处于金石并用
时期,还把玉器当作新石器
的一部分。这显然是不够的
,因为,玉器与石器的差异
不在于材质,而在于功能。
玉虽被称作“美石”,但其材
质显然已不重要,重要的是
那个“美”字,它强调了玉器
的审美功能,以区别于石器
的实用性。所以,我们更倾
向于用审美的方式来称呼那
个时代,不是称作“金石并
用”,而是称为“金声玉振”

相比之下,在《山海经
》里,是“金声”初起,而“
玉振”已大作,明显有一个
玉文化的体系存在,叶舒宪
在《山海经的文化寻踪》中
谈到,在夏商周还没有开始
,汉字也还没有出现的时候
,在中国境内已经有八个文
化是崇拜玉礼器的,中国在
四千年前已经被玉文化先统
一了。我们举双手同意他的
这一说法,但他接着又说了
一句,就是那时中国还没有
,整个东亚这块已经被玉文
化统一了。为什么要说“中
国还没有”呢?那时,没有
王朝中国,还有文化中国呀
,那被玉文化统一了的不就
是文化中国?好在还有我们
认领。
用王朝中国的史官文化
来看,《山海经》无非“怪
力乱神”而已;从文化中国
的角度来看,《山海经》的
世界则是一座史前文化的江
山,是文化中国赖以成长的
摇篮。我们重读中国历史,
尤其是文化中国的历史,要
从《山海经》开始,《山海
经》可以说是一部玉器时代
流传下来的文化中国图志,
虽为历代王朝所屏蔽,却被
文化中国不断重启。
王朝中国是青铜时代的
产物,代表着“金”,文化中
国是玉器时代的产物,其本
为“玉”,可以说,文化中国
是礼玉文明的一个政治成果
。以良渚文化遗址所反映的
国家样式为例,我们似可确
认,那是一个信仰与审美的
国度,也有权威,但基于文
化认同。
这样“文化中国”与“王朝
中国”,就从根本上区分开
了。因为,王朝中国是由文
化中国“西化”而成的文明古
国的改良版,所以,青铜时
代的世界体系,终于在“金
玉良缘”的王朝中国画上了
完满的句号。四大文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3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