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立德树人传承文明(曹顺庆教授40年拔尖人才创新培养案例实录)(精)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作者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论集由曹顺庆教授从教四十年来培养的博士生、硕士生、博士后共同撰写,通过学生就读期间的实际体验及其以后的学术成长和学术成就经历,以具体而生动的教学案例来总结曹顺庆教授学术传承与文史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历史实践与教改经验。本论集分别从文明传承与中华文化学习、文明互鉴与中西学术融通、学术路径与学术创新、人格养成与学术志向、自强不息与学术贡献等不同层面,全方位总结曹顺庆教授从教四十年来的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成果,形成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教学改革经验。
目录
绪论 创新培养研究生拔尖人才的“八个锤炼”
第一章 立德树人:以思政教育指明培养方向
第一节 澡雪精神 以德为先
曹门四德,元亨利贞
道之所在,师之所在
——曹顺庆教授教书育人二三事
开学养正,修道立教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传道之圣
——跟随曹顺庆教授求学记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曹顺庆先生侧记
七律·贺曹师寿
感师恩,忆学涯
第二节 言传身教 育人为本
曹门受教记
——曹顺庆老师指导博士生的几点经验
言传身教,育人为先
——学术人生的引路导师
先生岿然室中
——忆跟随曹师顺庆先生读博及工作的日子
游学记
曹师印象二三
杏坛春晖,仁爱宽厚
——曹师顺庆先生
是良师,亦是益友
我跟曹顺庆老师做博士后
古为今用,育人新篇
厚德育人
——论曹顺庆教授的学术引导力和人格魅力
立德树人,言传身教
我的导师曹顺庆先生
我与恩师曹顺庆先生
第三节 和风沐雨 润物无声
成都求学记(长诗)
——致敬曹顺庆恩师
博士养成与为学为人
苔花也学牡丹开
——随曹顺庆师问学散记
请回答,我的2010!
得遇良师,如沐春风
侍立十年记
跟曹老师学习的日子
文心如斯,曹门生活
在曹老师的灯塔照耀下前行
忆曹先生小文
树有包容鸟知暖
——曹顺庆教授门下问学记
桂香依旧
昔日逸事
想念春风吹拂的求学时光
第四节 厚德载物 志通天下
经道纬德,志通天下
——恩师顺庆先生七十寿诞感怀
隐恶扬善,点燃火焰
兰香浸润后辈人,春风化雨有曹师
“不拘一格”顺庆师
求学记
立德树人,传承文明
曹顺庆先生学术思想与育人策略漫谈
……
第二章 原典研读:以强基固本涵养学风操守
第三章 互动探究:以问题意识倒逼自主钻研
第四章 永立前沿:以文化自信激发创新源泉
第五章 学术交流:以办会参会建构国际视野
第六章 实践锻炼:以学术训练培养科研能力
第七章 团队意识:以传帮带领打造创新团队
第八章 学脉相传:以话语建设传播文明之光
后记
附录一:曹顺庆教授与老师、学者及学生部分照片
附录二:曹门八子歌
附录三:曹门赋
附录四:桃李芬芳曹门同学录
序言
一所大学的本质就是
培养人才和创造知识,这
是大学之所以存在的根和
本。对于优秀人才的培养
,成功的学校尽管路径各
不相同,但有一点却是共
通的,就是都拥有一支优
秀的教师队伍。西南联大
当年之所以能在非常艰苦
的条件下培养出群贤英才
,其关键就在于名师大家
荟萃;126年来四川大学
能够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
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包
括学术精英、兴业之士和
管理骨干在内的70多万名
各类优秀人才,就是因为
一代又一代大师巨匠潜心
育人、默默耕耘。
从1980年来到四川大
学,曹顺庆教授就扎根巴
蜀大地立德树人、孕育桃
李。曹老师是四川大学杰
出教授、欧洲科学与艺术
院院士、第四任中国比较
文学学会会长、国批博士
生导师、国家级教学名师
。作为学者,他方向明、
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
,在比较文学乃至整个文
学领域发出川大声音,取
得了累累硕果,可以说是
川大文科的一面旗帜;作
为老师,他教书育人、言
传身教,用自己的丰富阅
历、学术造诣、人格魅力
去影响和带动每一位学生
。从教40年来,曹老师视
学术为生命,以教育为己
任,笔耕不辍,孜孜不倦
。特别是育人路上,曹老
师以学生为中心,持之以
恒创新探索拔尖人才培养
的路径,为教育事业无私
奉献,为川大发展尽心尽
力。
《立德树人传承文明
——曹顺庆教授40年拔尖
人才创新培养案例实录》
全面回顾与总结了曹老师
40年教学思想。全书由曹
顺庆教授和他的200余位
学生共同编写,这些人有
的是年轻有为的学者,有
的已经在自己的岗位上书
写了不俗的成绩。他们通
过立德树人、原典研读、
互动探究、永立前沿、学
术交流、实践锻炼、团队
意识、学脉相传八个章节
全面总结曹老师在拔尖人
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做法,
从学生受教育的角度,用
实实在在的教改案例,记
载了在川大受教育期间的
亲身体验。这既是曹老师
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的生
动展示,也是川大拔尖人
才培养的缩影和体现。
拔尖人才培养是一项
长周期、慢变量的工作,
而且每所高校的实际情况
不同,是不能简单复制的
。包括曹老师在内的川大
人都认为拔尖人才不仅要
对所从事学科有兴趣、有
潜质,更重要的是要与使
命感结合起来。一个学生
如果没有使命感,没有志
存高远的精神,没有将个
人成长与国家命运结合起
来,是难以成为栋梁人才
的。曹老师就是身体力行
去影响、带动、引导学生
。作为比较文学领域的权
威专家,他开创的比较文
学变异学理论使比较文学
中国学派在世界学术舞台
上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尤
其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
他强调独立思考能力,鼓
励学生要勇于提问、提真
问题,以问促思、以思促
学,从而自豪地面对世界
,自信地面对未来,讲好
中国故事,体现中国实力
,展示中国风采。
拔尖人才并没有固定
的判断标准,但共同的特
质都是拥有扎实的基础和
宽广的视野,这样他们才
能站得更高、走得更远。
所谓“根深才能叶茂”,曹
老师就很重视培养学生的
基础,早自1995年起曹
老师就在研究生中开设了
中国文化元典课程,鼓励
学生读十三经、背《文心
雕龙》,他常常随机点名
让学生起来背诵一段,然
后打断,再抽下一位同学
接上,就是为了让学生能
够保持专注的定力,让同
学们能够把精力集中到重
要的事情上来。为了更好
地拓展学生的视野,曹老
师鼓励学生去参加学术活
动、去短期访学,打开更
多观察世界的窗口。每次
外出开会或讲学,曹老师
也常常带着学生,如果是
男生,他会和学生共住一
个房间,天上地下、天南
海北地聊到深夜。同时,
曹老师也是川大较早实践
通识教育的教师,为了让
学生在探索自然科学的同
时感悟文化和艺术的熏陶
,曹老师主持的中华文化
课程,突出世界及中华优
秀文化的教育与熏陶作用
,让学生以更加开放的心
态学习和借鉴其他文明的
优秀成果,了解人类文明
发展的过程和现实存在的
世界。其实,还有很多很
多曹老师培养学生的生动
细节,在这本实录文集中
都有着更充分的体现,所
以就像他的学生所说的,
上学期间虽然艰辛但回忆
美好,甚至毕业多年后依
然感慨“想重回川大,再
当一回曹老师的学生!”
教育是良心活,也是
用心活。我们期望,该书
带给包括四川大学教师在
内的广大教育工作者们以
启迪和思索,把更多的时
间、更多的精力、更多的
爱心放到学生身上、放到
人才培养上、放到教学工
作上,真正做到立德树人
,努力培养更多的优秀人
才。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10: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