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中国佛学是随着由印度传来的佛教而产生的一种宗教哲学。佛教传入中国后和中国原有的思想相接触,不断变化,不断发展,最后形成了自己的特殊的新学说。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一方面,印度发展着的佛教思想仍在不断传来,给予了它持续的影响;另方面,已经形成的中国佛学思想也逐步成熟,构成了如天台、贤首、禅宗等各个体系。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是一部概论性佛学研究专著。书中对中国佛学的传译、典籍、师说、宗派、传播区域及思想渊源等,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讲述,指明了中国佛学发展的基本线索,并对有关史料和学术源流上的一些疑难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目录 序论 第一讲 佛学的初传 第二讲 西域传本佛典的广译 第三讲 般若理论的研究 第四讲 禅数学的重兴 第五讲 关河所传大乘龙树学 第六讲 南北各家师说(上) 第七讲 南北各家师说(下) 第八讲 宗派的兴起及其发展 第九讲 南北宗禅学的流行 余论 附录 四十二章经抄出的年代 安世高 支娄迦谶 支谦 朱士行 竺法护 毗昙的文献源流 谈谈有关初期禅宗思想的几个问题 三论宗 天台宗 慈恩宗 华严宗 禅宗 宋代佛教 序言 一九六一年,吕澂先生 受原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 学部的委托,举办了一个为 期五年的佛学研究班。本书 就是根据学员笔记整理并经 作者修改的讲稿之一。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 一,至今影响着世界广大人 口。它对许多国家的哲学、 文学和艺术等,都产生过广 泛影响;不研究佛学就不能 写好哲学史,也不可能写好 文学史或世界史。因此,研 究佛学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 务。 佛学传入中国后,同中 国本土文化相交融,经不断 发展蔓延,形成为独具特色 的中国佛学体系。它宗派林 立,内容繁富,卷帙浩瀚, 论述烦琐,令人难以识其底 蕴。加之早期佛典并不是从 印度直接传来,而是经由当 时的西域辗转传译的,译人 、译地、译时不一,前后说 法矛盾,学说源流不明,这 就更加令人感到眼花缭乱。 吕澂先生的《中国佛学源流 略讲》将会为佛学研究者提 供一部概要性的参考书。 作者专力于佛学研究近 半个世纪。在本书中,他根 据长期研究的心得,对中国 佛学的传译、典籍、师说、 宗派、传播区域及思想渊源 等,穷源竟委,条分缕析, 做了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 ,为我们了解中国佛学思想 发展的来龙去脉,指出了一 条线索。在本书中,作者还 对中国佛学史史料和学术源 流上的一些疑难问题,如某 些典籍和史实的真伪、佛学 初传的时间、佛学与中国思 想的关系、研究各宗派应采 用哪些资料等,均提出了自 己的见解,这对我们进一步 研究佛学都是有重要参考价 值的。 书后《附录》文章,大 部分发表在《现代佛学》上 ,一部分是《佛教百科全书 》稿,现收录于此,以便读 者。 书稿的整理和抄录工作 都是由谈壮飞同志担任的。 中华书局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