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了柴德赓先生相关的档案、文献、笔记、背景图片和照片五百余张,绝大部分是柴德赓、陈璧子积攒保存的私人照片,反映各个时代的风情面貌和交游实录。通过本书可以看到柴德赓先生一生的主要经历,不仅可以了解其求学过程、学术经历和主要成绩,也可以看到他的主要师友交游,展现其生活的一面,以及柴德赓先生作为历史学家、教育家、书法家、社会活动家的经历。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出生及求学|1908-1933 第二章 教学与研究|1933-1944 第三章 南渡至白沙|1944-1946 第四章 北归返师门|1946-1952 第五章 任教北师大|1952-1955 第六章 姑苏十六年|1955-1970 第七章 身后有青峰|1970-2021 序言 编写《瓣香终不负此生 ——柴德赓图志》(以下简 称《图志》)的起因,是我 在整理柴德赓先生留存的资 料时发现有很多个人的档案 素材和已经发表文章的草稿 、抄稿,还有大量的家藏照 片(总计千余张)。当一切 逐渐成为历史,这批文献、 资料和照片正是反映他全部 经历的证明,将它们收集成 册应该是一本很好的史料。 于是,我从2021年8月起开 始归纳整理,筛选删汰,终 成一本。按照年代顺序选取 图片资料,配以简单文字说 明,于是《图志》有了第一 个样本。 柴德赓一生只有62年, 对于现代人来讲实在太短, 我常想,评论柴德赓的学术 和社会贡献,要和他同时代 同龄人比较。他的朋友圈中 很多人去世了,在世的后来 成为大家、大师。但是查看 他们的年谱,62岁前贡献如 何?历史学家长寿是很重要 的,晚年能将更多知识积累 用于历史研究,也能修正完 成年轻时的学术志向。这些 柴德赓都没有,他的人生止 步于1970年。 不同于柴德赓师友们已 经出版的图志,本《图志》 收录了柴德赓的档案、文献 和照片,以便全面介绍他的 一生。他不仅是位历史学家 ,也是位社会活动家,还是 一位和蔼可亲的师长。《图 志》中有他在中学时发表的 第一篇文章,大学时发表的 第一篇论文,任教中学的第 一份聘书以及后来任助教、 讲师、副教授、教授、系主 任的系列聘书。我一个在博 物馆工作的朋友讲:看到一 份和几份聘书是容易的,能 看到如此完整的系列聘书实 属罕见。作为历史学家,柴 德赓先生懂得档案、文献的 重要性,当年有意留下这些 人生经历的见证,因此我们 有能力的话应该整理出来, 帮他完成保留这些文献、照 片的夙愿。 为更好地编辑和整理, 以让更多学者和读者通过这 本《图志》看到更多柴德赓 及其师友、亲属的平面图像 ,几年来我走访柴德赓先生 一生到过的大部分地方,实 地考察,时空观察,反复甄 选文献、档案和照片。《图 志》以年代顺序分为出生及 求学、教学与研究、南渡至 白沙、北归返师门、任教北 师大、姑苏十六年、身后有 青峰等七个部分,收录了档 案、文献、笔记、背景图片 和照片五百余张,绝大部分 是柴德赓、陈璧子积攒保存 的私人照片(其中未识别的 人名图注中用“□□□”表示, 特此说明),反映各个时代 的风情面貌和交游实录。另 借用其他书籍和网络平台照 片二十余张。由于时代久远 且当时的拍摄器材水平不高 ,所以很多照片有破损或不 够清晰,编者已做了适当修 复和补救,使读者尽可能看 清原貌。 图像相对于文字更具有 真实性和直观性,用图片展 示历史会更具体,更容易让 读者接受。做一本好的图志 意义就在于此。 柴念东 2021年11月8日于苏州大 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