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碳中和与汽车(中国汽车产业的零碳之路)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
作者 | 刘斌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为厘清汽车碳排放, 本书将汽车碳排放划分为汽车生产碳排放、汽车行驶碳排放和汽车上下游碳排放三类; 运用需求/ 产业预测、情景设置、排放分析三个模块, 对当前汽车碳排放以及基线情景、双碳情景下的未来汽车碳排放进行了预测分析; 针对汽车碳排放的重要排放源, 从低碳制造、低碳交通、低碳材料、低碳能源四个维度探讨减碳的技术路径、减排成本、责任主体和措施建议; 畅想了双碳目标下的汽车新生态, 结合国际零碳汽车相关政策和国内外汽车企业的碳中和目标, 围绕我国的汽车零碳之路, 提出了汽车产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路径与政策建议。本书适合汽车行业从业人员作为科普读物阅读, 更适合汽车行业企业管理人员、双碳研究人员、汽车政府管理部门、关心交通领域减碳的研究人员作为产业研究的读物, 也适合汽车、交通等领域高等院校教师和学生参考学习。 序言 序一释放汽车产业的零碳动能日前, 中国汽车技术 研究中心刘斌送来其力作《碳中和与汽车: 中国汽车产 业的零碳之路》, 邀我写序。尽管手头事情较多, 但出 于对路面交通净零碳的关注和信念, 便做出应承, 挤出 时间, 仔细研读。作者刘斌对汽车领域情况之了解、积 淀之深厚、分析之全面、信息之丰富、把控之精准, 无 疑是碳中和协奏曲中的悦耳音符, 是零碳转型的行动参 考。由于长期从事应对气候变化的经济学研究, 从20 世纪90 年代的减缓, 到21 世纪00 年代的低碳, 到10 年代的碳中和, 及至20 年代的净零碳, 在工业、交通 、建筑三大重点领域, 在我的认知中, 交通低碳似乎最 为艰难。因为工业和建筑节能可以通过大幅提升能效来 实现低碳, 而交通, 尤其是路面交通, 通过提升燃油效 率来减碳, 成本高昂、效能有限。21 世纪初参与低碳 交通研讨时, 悉知通过提升汽车燃油效率减排一吨二氧 化碳, 成本可高至数千元人民币。因而在政策领域, 多 从消费侧入手, 倡导少开一天车, 选用公共交通。但问 题是, 消费者选择交通出行工具, 需要考虑的是便捷、 舒适、经济。对于奢侈性的高额排放, 乘用车可以采用 经济手段加以调节, 但对于普通民众作为代步工具的家 用车辆, 额外增加使用成本, 并不利于民生福祉的改善 。而且, 汽车作为具有资产属性的耐用消费品, “闲置 ” 也是一种浪费。对于高收入国家或高收入群体, 少 开一天车、健身出行, 有利于健康; 但对于收入较低的 无车群体,拥有便捷、舒适、经济的汽车作为代步工具, 显然是奋斗目标。因而,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必 然会有越来越多的国民购买和使用乘用车。作为主笔, 我在1997 年参加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第三即减缓工作组综合评估第三次报告的撰写, 就深感 发达国家之高碳, 交通贡献的碳排放量占比几乎达到 30%;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碳排放源头主要为工业制 造业, 千人汽车拥有量只有发达国家的2%, 因而中国的 二氧化碳排放增长, 是中国人的发展权益。随后我又参 加2007 年的第四次、2014 年的第五次评估报告的撰写 , 交通低碳均是难点与焦点。由于零碳可再生能源和电 动汽车的市场竞争力表现亮眼, 今年提交的第六次评估 报告结论表明, 交通领域净零碳已经步入正轨, 呈加速 之势。中国在风、光、水等零碳电力领域独领风骚, 在 纯电动汽车产能和销售市场一枝独秀, 中国交通领域的 碳中和或净零碳, 已然在引领全球零碳转型进程。作者 在书中展现的信息和数据, 足可以支撑中国的汽车产业 为落实巴黎协定目标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作者关于汽车 产业碳中和的分析, 结合了汽车产业链条长的特点, 不 仅分析汽车工业, 也分析相关产业, 主要关注汽车生产 碳排放、汽车行驶碳排放、汽车上下游碳排放, 全面、 系统, 有助于读者更加深入地认识碳中和的系统性、整 体性挑战。如果从产业链条的视角, 汽车是一个完整的 产业; 如果从消费者视角, 汽车所提供的是一种交通服 务, 其运行维护则可被视为一个终端消费部门。而我对 汽车战略和政策的研究, 更多的是从终端消费部门的视 角来看待和分析汽车领域的碳中和或净零碳问题。第一 , 汽车是一个保障居民生活品质的消费品, 其运行维护 过程中的碳排放是消费部门所必须关注的。而汽车生产 侧的碳排放是制造业部门而非消费者的责任, 但消费者 可以通过消费偏好传导给制造商。第二, 消费者由于收 入预算约束, 首要考虑的是汽车运行维护的经济性。如 果纯电动汽车的运行成本低于燃油汽车, 消费者会用“ 脚” 投票, 自觉自愿选择纯电动汽车。第三, 在国家 宏观战略层面, 能源安全是决策者当前必须考虑的重中 之重。由于化石能源, 尤其是石油、天然气在地质结构 原因下形成地缘性集中垄断, 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 超过3/4, 而能源安全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石油安全。 交通用油占据石油消耗的一半以上, 而我国2021 年的 千人汽车拥有量尚只有欧洲、日本的40%, 美国的28%。 保障石油安全, 在当下乃至于未来, 纯电动汽车无疑是 终极解决方案。第四, 经济和环境方面的账也需要算。 近年来, 我国每年用于购买石油的支出高达2 万亿元人 民币, 即使外汇不是问题, 但如此巨额费用如果用于国 内投资和消费, 所产生的国民经济拉动效应显然是巨大 的。并且, 花费巨资购买的油气, 大多一烧了之, 既污 染了空气, 又产生了噪声。第五, 也要考虑产业发展和 就业等宏观经济问题。我国一汽、二汽、上汽这几家“ 巨无霸” 车企对国家财政之支撑、就业之保障, 是不 可失去的。纯电动汽车的产量不仅不会萎缩, 还会极大 地扩张, 就业机会也必然增加。零碳可再生能源电力在 市场上取代交通燃油, 充电桩、电池、风光电力设备生 产, 市场空间更大。纯电动汽车, 只是让汽车产业换了 赛道, 道路更宽阔, 前景更美好。第六, 从经济社会系 统变革的视角看, 纯电动汽车是新的动能所在。汽车电 池, 不仅是终端能源消费的容器, 还是高效便捷灵活的 储能工具。消纳零碳风光电力, 汽车电池可派上用场; 家 导语 1.知名专家科普专业知识。 2.众多知名专家联袂推荐。 3.全彩色印刷、精品装帧。大量彩色图表,既易于理解,又赏心悦目;优质好纸,提高阅读体验。设计精美,好马必须配好鞍!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