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陈忠实的写作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作者 陈忠实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当代文学大家陈忠实分享小说、散文写作技巧的文章选集。
如何提高文笔?怎样驾驭语言?怎样塑造人物?怎样写出好故事?怎样写出有生命哲思的散文?有何诀窍?
在本书中,陈忠实从创作观、小说艺术、散文秘诀三方面与读者坦诚分享自己数十年的文学观念、写作经验,体裁涉及中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散文,内容涵盖思想、结构、语言、叙述、描写、细节等,既有切实可行的方法论,也有具体的作品案例探讨,读来振聋发聩,给读者以启迪,以指导。
一本书帮助读者掌握当代文学大家陈忠实毕生的写作技巧。
目录
第一章 陈忠实自述创作观
我的文学生涯
兴趣与体验
收获与耕耘
文学无封闭
作家的思想
文学与历史、现实之间的关系
文学的信念与理想
我信服柳青“三个学校”的主张
我们没有史诗,是思想缺乏力度
第二章 小说讲究艺术
创作感受谈
谈创作体会
《白鹿原》创作漫谈
《白鹿原》创作散谈
意料不及的写作欲念
卡彭铁尔的到来,和田小娥的跃现
朱先生和他的“鏊子说”
寻找一种叙述
复活了的呻唤声
寻找自己的创作方法
突破自己
米兰·昆德拉的启发
第三章 散文其实有技巧
心灵独白
人生笔记的笔记
自在的抒写
唯有真情才动人
生命的审视和哲思
附录一 陈忠实经典短篇小说选
日子
李十三推磨
石狮子
两个朋友
霞光灿烂的早晨
附录二 陈忠实经典散文选
原下的日子
生命之雨
晶莹的泪珠
在河之洲
告别白鸽
导语
不敢写?不会写?写不好?茅盾文学奖得主、《白鹿原》作者陈忠实毕生写作秘诀倾囊相授!从结构、语言、素材、描写、叙述等角度,教你提高文笔、塑造人物、驾驭语言、叙述事件,成为小说、散文写作高手!
精彩页
白鹿原》创作漫谈

这是我的第一次长篇小说创作尝试。此前我没有过任何长篇的构思。而关于要写长篇小说的愿望几乎在很早的时候就产生了,但具体实施却是无法预定的事。我对长篇的写作一直持十分谨慎的态度,甚至不无畏怯和神秘感。我的这种态度和感觉主要是阅读那些大家的长篇所造成的,长篇对于作家是一个综合能力的考验,单是语言也是不容轻视的。长篇占用大量的生活素材,弄不好就会造成令人痛心的糟蹋浪费,这对作家来说是致命的。我知道我尚不具备写作长篇的能力,所以一直通过写中短篇来练习这种能力作为基础准备,记得当初有朋友问及长篇写作的考虑时,我说我要写出十九个中篇以后再具体考虑长篇试验。实际的情形是截止到长篇《白鹿原》动手,我写出了九部中篇,那时候我再也耐不住性子继续实践那个要写够十个中篇的计划了,原因是一个重大的命题由开始产生到日趋激烈日趋深入,就是关于我们这个民族命运的思考。这是中篇小说《蓝袍先生》的酝酿和写作过程中所触发起来的。以往,某一个短篇或中篇完成了,关于某种思考也就随之终结。《蓝袍先生》的创作却出现了反常现象,小说写完了,那种思考非但没有终止反而继续引申,关键是把我的某些从未触动过的生活库存触发了、点燃了,那情景回想起来简直是一种连续性爆炸,无法扑灭也无法中止。这大致是一九八六年的事情,那时候我的思想十分活跃。

似乎没有什么事情能够对我构成什么压力。这不是我的境界超脱也不是我的孤傲或鸵鸟式的愚蠢,主要是出于我对创作这种劳动的理解。创作是作家的生命体验和艺术体验的一种展示。一百个作家就有一百种独特的体验,所以文坛才呈现多种流派多种主义的姹紫嫣红的景象。我也只能按我的这个独特体验来写我的小说,所以还能保持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写作心境。当然,上述那个双重体验不断变化不断更新也不断深化,所以作家的创作风貌也就不断变化着。不仅是我,恐怕谁也难以跨越这个创作法规的制约。当你的双重体验不能达到某种高度的时候,你的创作也就不能达到某种期望的高度,如果视文友们的辉煌成果而压力在顶,可能倒使自己处于某种焦灼。
我的强大的压力发自生命本身。我在进入四十四岁这一年时清晰地听到了生命的警钟。我从初中二年级起迷入文学一直到此,尽管获了几次奖也出了几本书,总是在自信与自卑的矛盾中踟蹰。我突然强烈地意识到五十岁这个年龄大关的恐惧。如果我只能写写发发如那时的那些中短篇,到死时肯定连一本可以当枕头的书也没有,五十岁以后的日子不敢想象将怎么过。恰在此时由《蓝袍先生》的写作而引发的关于这个民族命运的大命题的思考日趋激烈,同时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创造理想,必须充分地利用和珍惜五十岁前这五六年的黄金般的生命区段,把这个大命题的思考完成,而且必须在艺术上大跨度地超越自己。我的自信又一次压倒了自卑,感觉告诉我,这种状况往往是我创作进步的一种心理征兆。

近当代关中发生的许多大事件,在我还是孩提时代就听老人们讲过,诸如“围城”“年馑”“虎烈拉瘟疫”“反正”等,那时候只当热闹听,即使后来从事写作许多年也没有想到过要写这些,或者想这些东西还可以进入创作。回想起来,那几年我似乎忙于写现实生活正在发生的变化,诸如农村改革所带来的变化。直到八十年代中期,首先是我对此前的创作甚为不满意,这种自我否定的前提是我已经开始重新思索这块土地的昨天和今天,这种思索越深入,我便对以往的创作否定得愈彻底,而这种思索的结果便是一种强烈的实现新的创造理想和创造目的的形成。当然,这个由思索引起的自我否定和新的创造理想的产生过程,其根本动因是那种独特的生命体验的深化。我发觉那种思索刚一发生,首先照亮的便是心灵库存中已经尘封的记忆,随之就产生了一种迫不及待地详细了解那些儿时听到的大事件的要求。当我第一次系统审视近一个世纪以来这块土地上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时,又促进了起初的那种思索进一步深化而且渐入理性境界,……所有悲剧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都是这个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复壮过程中的必然。
这是一个生活演变的过程,也是历史演进的过程。我不过是竭尽截止到一九八七年的全部艺术体验和艺术能力来展示我上述的关于这个民族生存、历史和人的这种生命体验的。
世界史中有一个细节可能被许多人忽视了,而《日本人》一书的作者号称日本通的赖肖尔却抓住这个情节解释了一个重大的历史过程,即:西方洋人的炮舰在第一次轰击我们这个封建帝国用土石和刀矛垒筑的门户的同时,也轰击了海上弹丸之国日本的门户,那门口的防御工事也是靠土石和刀矛垒筑的,那个不堪一击的防御工事所保护着的也是一个封建小帝国,而且这个封建小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几乎是依样画葫芦照我们这个大帝国仿建的。洋枪洋舰轰击的结果却大相径庭:日本很快完成了从封建帝制到资本主义的议会制的“维新”,而且可以说是和平的革命,既保存了天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7: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