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上小学了!爸爸妈妈做好充分准备了吗?孩子刚上学不适应怎么办?孩子遇到学习瓶颈怎么办?纠正孩子错误的学习方法是不是有些早?孩子小升初该如何应对?
以上问题在《陪孩子轻松走过小学6年》系列丛书中全都能找到答案。
1-2年级:讲述了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问题,并给出了具体的做法,引导家长辅导孩子正确地学习;
3-4年级:强调尊重孩子的个性化差异,并针对学习方法、生活调试、学习习惯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办法;
5-6年级:从身、心、智特点着手,向家长介绍了此阶段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小升初”前的各项准备,此外还着重介绍了青春期早期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此阶段对孩子的性格发展、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帮助家长全方位促进孩子的成长。
康雅静,一级教师,致力于教育科学研究27年。曾多次获得“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曾多次在省和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并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多个课题获得省级市级二等奖或三等奖。潜心研究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并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形成颇有特色的儿童教育理论和方法,为众多年轻父母提供教育支持。
孩子六七岁时,开始进
入小学阶段,成为一名小学
生,这是孩子人生的一个崭
新开始。作为一名1—2年级
学生的家长,你是否意识到
这是教育孩子的重要时期呢
?你是否为此做好准备了呢
?
面对这样的问题,或许
很多家长感到惊讶不已,因
为,他们原以为孩子上小学
没有什么特别的,不需要做
什么准备。其实不然,之所
以要求家长重视这一阶段,
是因为1—2年级有其特殊性
,对孩子的成长和成才有特
殊的意义。
1—2年级是孩子人生中
的第二个“断奶期”。在这个
阶段,孩子一方面对新的校
园生活充满渴望,另一方面
又舍不得离开自己的爸爸妈
妈,以及在幼儿园里对他关
照有加的老师。在这个阶段
,孩子要真正地开始学会独
立、自理,因为小学老师不
会像幼儿园老师那样照顾孩
子。
1—2年级是孩子从幼儿
园到小学的关键过渡期,是
正式进入学校教育的初始阶
段。如果在这个阶段打好基
础,孩子以后更容易在学习
中取得好成绩,更容易养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
1—2年级是孩子学习方
式的转变期。在幼儿园时,
孩子主要是在游戏中学习,
每节课的时间二三十分钟;
但在小学课堂上,不但没有
游戏可玩,还要集中注意力
坐上45分钟。这既要求孩子
适应新的学习形式,还要求
孩子耐住性子,保持更长时
间的注意力。
1—2年级孩子所面临的
压力也会剧增。在幼儿园时
,孩子不用担心迟到,不用
担心考试,而且几乎每个孩
子都有机会得到相应荣誉的
小红旗;但是进入小学后,
孩子迟到了可能会被老师罚
站和批评,考试考不好要受
到父母或老师的批评……这
在无形中会给孩子增加很大
的心理压力。
面对种种变化,孩子可
能表现出很多不适应。比如
,有些孩子在课堂上坐不住
,时不时动一动,甚至走来
走去;有些孩子注意力无法
保持45分钟,很容易走神,
听课效果不好;有些孩子不
愿意写作业,经常要父母催
促;有些孩子丢三落四,书
、本子、笔放到哪儿了都不
知道……
如此种种,会给孩子造
成诸多不适。于是有些孩子
开始抱怨:“学习好难呀,
我不想上学了!”有些孩子
怀旧:“我不喜欢小学,我
想回到幼儿园。”有些孩子
期盼:“考试好烦啊,我希
望小学里没有考试!”
如果你听到孩子发出类
似的声音,表现出类似的行
为,你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通过耐心的教育和细心的
引导,帮孩子顺利地度过这
个关键的过渡期。身为父母
,一定要抛弃这种错误观念
:孩子进入小学了,就交给
老师,老师应该担负教育孩
子的责任。
要知道,家庭是孩子成
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
的第一任老师,负有不可推
卸的教育责任,对孩子的成
长和一生起着重要作用。这
种作用是无人可以替代的,
家长应该努力成为孩子人生
路上的良师益友,在了解孩
子身心特点的前提下教育孩
子健康成长。
本书结合1—2年级孩子
的身心特点,即六七岁孩子
的行为特点、心理特点、语
言特点等,通过一个个贴近
生活的故事及其带给我们的
启发,教会我们具有指导意
义和可操作性的教育方法。
从这本书中我们能看到自己
孩子的影子,从而有的放矢
她教畜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