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造园记(与古为新方塔园) |
分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作者 | 冯纪忠 |
出版社 | 湖南美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方塔园是一座位于上海市松江区的“与古为新”式的园林(公园),被普利茨克奖获得者王澍誉为“近几十年来,中国最好的现代建筑(没有之一)”。本书是根据冯纪忠先生晚年有关设计建造方塔园的口述回忆整理而成,从最初建造背景、设计理念、总体思路、构思布局、色彩运用,再到具体的每一处景致(塔院、北门、水岸、湖沼、堑道),尤其是园中的点睛之笔——何陋轩,都做了详细而深入浅出的说明和介绍,可谓是把自己心中的“方塔园”和盘托出。不难想见,未来本书出版后,读者手拿这本书,犹如跟随冯纪忠先生走进方塔园,轻松自然中,聆听他娓娓道来,欣赏方塔园这座中国建筑的“无上妙品”。 作者简介 冯纪忠(1915—2009),著名建筑学家、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中国现代建筑奠基人,也是中国城市规划专业及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创始人。 1915年3月出生于开封市,后随长辈在北京、上海等地生活。1934年进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习土木工程。1936年赴奥地利维也纳工科大学建筑专业学习,1939至1941年获德国洪堡基金会奖学金,1941年毕业,是当时两个优等的毕业生之一。1946年历经辗转返回国内。自1947年以正教授执教同济大学六十余年,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建筑师、规划师和景观规划设计师,桃李天下,是中国现代建筑、城市规划和园林景观的一代宗师。1949年后,设计了武汉“东湖客舍”、武汉同济医院主楼等在业内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建筑;并参与了上海都市规划、上海旧区改建项目,主持了九华山风景区等规划项目。 1978年开始规划设计上海松江方塔园,至1986年方塔园内的何陋轩落成,标志着完成了现代建筑的全新超越,是当代中国的坐标性建筑。他提出并在方塔园实践的“与古为新”“旷奥对偶”等观念与方法,是当代中国建筑师对世界建筑文化的贡献和丰富。 目录 与古为新 谈方塔园规划 一、规划背景 二、整体布局 三、塔院广场 四、水岸 五、北门 六、甬道 七、东门 八、堑道 九、垂花门和长廊 十、楠木厅 十一、赏竹亭 十二、石础 十三、石砌 十四、植物 十五、旷与奥 谈何陋轩设计 一、与古为新 二、总体构思 三、时空转换 四、意动 五、台基 六、竹构 七、屋顶 八、四方墙的厨房 九、弧墙 十、色彩 十一、修旧如故 何陋轩答客问 时空转换——中国古代诗歌和方塔园的设计 编后记 序言 与古为新 方塔园整个规划设计, 首先是什么精神呢?我想了 四个字,就是“与古为新”。 “为”是“成为”,不是“为了” ,为了新是不对的,它是很 自然的。“与古”前面还有个 主词(subiect),主词是“ 今”啊,是“今”与“古”为“新” ,也就是说今的东西可以和 古的东西在一起成为新的。 这样,意思就对了。 与古为新,前提就是尊 古。尊重古人的东西,要能 够存真,保存原来的东西。 但有个别情况比较特殊,比 方说,整个这块基地是朝北 的,我们由北门进来,但实 际上过去这个塔,在一个庙 的范围内,是朝南的;但明 朝的影壁,应是大门口对面 的一个影壁,它是朝北的。 这很巧,一个因为你无从考 证,一个它现在的现实是朝 着北,从北门进来的现实跟 影壁原来朝北的位子正相同 。这些我们都要尊重,这是 一个精神。 第二个精神,方塔是最 有价值的,所以大家来看方 塔,它是主体,因此主体要 在全园散布它原有的韵味。 这是个原则,能够使得它存 它的“古”,同时使其能够显 露或者说加强主体宋塔的韵 味。整个园子的布局,从其 与周围的关系到各个细部, 都要能够有这样一种精神。 我主要想从这里讲起, 这是总的精神。 要尊古,我们如何才能 在最好的条件之下把古塔烘 托出来?举个例子,就好像 是博物馆里贵重的东西,每 样东西都用一个托子托住它 。建造这样重要的古迹,都 得这样衬托起来。但又不能 独立地衬托在那里,要组成 一个互相之间的空间关系, 根据这样一个原则,台基有 高有低,就像手上托着明珠 一样。它有些主次,又有些 变化,同时有利于观赏,还 要有对游人的关注。所以设 计整个园子的原则,也就是 这些。把这些从粗到细地贯 彻下来。 塔院与广场、园子之间 的墙都不封闭,所有的空间 都是相互贯通的,并且有多 种方向的引导。甬道、堑道 等引向宋塔、天妃宫。几个 大块的面积——大广场的地 面、大水面、大草坪既独立 ,又不封闭,相互之间的空 间分而不断,构成整体。 (2007年7月17日) 何陋轩的灵感,我当然 有啊。 首先,它一定要成为一 个点,它的分量不能少于天 妃宫,这是我的一个点。古 人的东西,古人创造的方塔 ,古人创造的天妃宫,都是 用台子抬起来供奉着,如掌 上明珠。人家来我这个地方 ,首先会考虑规模值得跟那 些比对。思想上是这样,感 觉上也是这样。你在一个公 园,走了那么多路了,到这 里来,也需要有一个开敞的 东西。一个亭子,几个围廊 ,苏州的那一套东西拿过来 ,不够分量啊。 第二,既然这样了,连 大小我都要跟它比配一下子 ,所以我就跟那画图的讲, 你就量一下天妃宫的大小。 何陋轩台基的大小,我用的 就是天妃宫的大小,而且是 用的三个,且三个一样大小 。当时在寻找方向。房子是 南北向,但摆的过程是时间 和空间相互定位、相互变化 的一个过程,所以搭个台子 ,按照角度在转,最后把它 定出来,是南北方向。这就 是我说的时空转换。 (2007年7月24日) 在《人与自然——从比较 园林史看建筑发展趋势》一 文中,我讲“形、情、理、 神、意”。从园林发展来讲 ,北宋到南宋是写自然、写 山水的精神,到明清开始写 意,苏州园林写主人自己的 意。整个方塔园的设计,取 宋的精神,以宋塔为主体, 通过大水面、草坪及植栽组 织等传达自然的精神。何陋 轩则从写自然的精神转到写 自己的“意”,主题不是烘托 自然而是摆在自然中,“意” 成为中心。 宋的精神也是今天需要 的,“与古为新”的“古”不是 完全的宋,但精神是宋的。 我要让这种精神贯通全园, 在全园中流动。整个设计为 何不取明清,而独取宋的精 神?不仅仅因为作为全园主 体且年代久远的宋塔本身传 达出了宋的神韵;而且,宋 代的政治气氛相对来说自由 宽松,其文化精神普遍地有 着追求个性表达的取向。正 是这种精神能让我们有共鸣 ,有借鉴。所以到了我设计 的“何陋轩”,就不仅仅是与 我有共鸣的宋代的“精神”在 流动,更主要的是,我的情 感、我想说的话、我本人的 “意”,在那里引领着所有的 空间在动,在转换,这就是 我说的“意动”。高低不一的 弧墙,既起着挡土的功能, 又与屋顶、地面、光影组成 了随时间不断在变动着的空 间。它们既各有独立的个性 ,又和谐自然地融入到整体 之中。 (2007年11月26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