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历史的记忆与想象(精)/人民日报学术文库
分类
作者 陈广通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学术著作,是作者近年来写作的文学研究论文的合集,评论对象涵盖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些文学现象、流派、作家与作品,如早期乡土派、社会剖析派、海派等流派,余华、格非、裘山山等作家的作品。全书重点论述了文学与历史的关系,核心观点是文学(特别是小说)是作家记忆的重现与改装,文学可以是作家在一定程度上对历史加工与想象的结果。本书还论述了小说与音乐的关系、风景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意义、中国现代小说叙事结构的发展与演变等问题。
作者简介
陈广通,男,辽宁大连人,文学博士,大连大学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当代作家评论》《文艺争鸣》《华夏文化论坛》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目录
第一辑
宿命的悲剧——作为哲学范畴的宿命观念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投射
中国现代小说与音乐
作为意象存在的“故乡”
风景的呈现及其价值与意义
附:从发现到遗忘——文学风景的产生与消亡
第二辑
废名小说的诗意特征
故事·景观·心理——海派小说叙事结构的流变
隐逸风景中——徐訏创作心态考察
孤寂与苍凉中的自叙传——论张爱玲的《小团圆》
第三辑
虚幻的线索——论格非小说创作的一贯性
天真的叙述者——余华创作性格别解
记忆与想象中的二十世纪——论余华《活着》《兄弟》《文城》
现代性与反现代性——对“寻根”边缘乡土小说《浮躁》的再解读
由同情到和解——裘山山小说论
记忆与历史,或无处可归——再释裘山山
小说戏剧化的新努力——论宋橡《百合》
在父辈的光耀下茁壮成长——论裘山山《雪山上的达娃》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自己作为1977年恢复高考
之后的第一届大学生,转眼
已毕业整整40年,这40年
一直在高等院校工作,承担
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
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责任。
除本科教学外,在硕士生、
博士生的培养上倾注了更多
的心血。回想起来,从
1995年起担任硕士研究生
导师,已有26年,从2007
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已有
14年,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已
有100多人,培养的博士研
究生也有20多人。
这些学生,应该说,各
有专长和优点。其中,在学
术研究方面显出特长并给我
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陈广通。
他是2014年考入我院的硕
士研究生,被分配在我的门
下。他来自农村,身材不高
,其貌不扬,言语不多,从
形象到气质都透露出一个地
道农民的朴实和淳厚。但他
在学术思考和论文写作方面
显出了超出同届硕士生甚至
博士生的能力,大有鹤立鸡
群、羊群里出个骆驼的感觉
。他的学历背景并不突出,
是参加工作多年后才自学考
上的研究生。也许在这个过
程中养成了读书和思考的习
惯。我在指导他的过程中,
发现他酷爱读书,他读的专
业书籍比同届的其他研究生
多得多。同时又善于独立思
考,同学们反映,经常看到
他在校园里独来独往,似在
思考问题,我也曾看到他一
个人边走路边思考的情景。
有了这样的阅读基础和善于
思考的品性,他硕士研究生
三年的论文写作就“一写而
不可收”了。
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
找我,说写了一篇文章、又
写了一篇文章,让我帮他看
看。我看后颇为惊奇,甚至
有些兴奋,因为他的文章或
多或少都会有些新意,尤其
是行文和学术话语比较成热
,甚至像一个写论文的老手
。我也不遗余力地帮他修改
、完善并推荐发表。就这样
,三年下来,他居然写出了
19篇大大小小的论文,且多
数都顺利发表了,有不少还
是C刊、核心期刊。2015年
和2016年,他以遥遥领先
的分数两次获得国家级奖学
金,令所有参加奖学金评审
的导师和院领导刮目相看,
印象十分深刻。在评审会上
,我曾对其他评委说,我带
了100多名硕士生、博士生
,还是第一次遇到像他这样
会写文章的学生,并多次鼓
励他硕士毕业后要继续深造
——攻读博士学位,将来在
大学做学问。我认为这是最
适合他的职业选择,也是他
自己的人生梦想。
转眼三年过去了,广通
即将硕士毕业。他的想法很
简单,就近跟我读博士,但
被我谢绝了。我虽然知道他
选择我是对我的信赖,也知
道他的想法是就近、方便,
免得到外地去折腾,而且彼
此都较为了解,但我还是语
重心长地对他说:“你应该选
名校,选名导,‘211’都不行
,应该是‘985’,这样才能为
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你的
本科、硕士都不是名校。依
你现在的能力,博士具备考
名校的基础,只是还缺乏一
点信心。”他的想法、他的
缺乏信心也完全可以理解,
因为几乎所有的学校,一个
导师只招一名博士生,而报
考的人有“N个”,这放在谁
身上都会有压力的,因而,
缺乏信心是自然而然的。但
作为学生,他还是接受了我
的意见。说实话,他如果跟
着我继续攻读博士,依他的
能力,是能够考上的,我指
导他也不会费力。但我认为
,这样做是自私的,说得严
重点,是对学生的前途不负
责任。于是,我不遗余力地
帮他推荐,报考名校。这样
,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吉林
大学,导师是吉林大学终身
教授、著名的现代文学史家
刘中树先生。我认为,这一
步,广通走得非常精彩,面
试时也赢得了“考官”的高度
评价。
博士三年,广通在刘中
树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在吉
林大学其他博导的高水平教
授和熏陶下,科研继续高歌
猛进,一路领先,发表了多
篇论文,获得了博士生国家
级奖学金,并如期毕业,获
得了博士学位。如今,他已
成为一名大学教师、青年才
俊。
收在这本集子里的论文
就是他三年硕士、三年博士
时期积攒下来的学术硕果,
现在,要结集出版,嘱我写
序,我自然回想起他攻读硕
士、攻读博士过程中的点点
滴滴,令人难忘,也让我骄
傲。
从这本论集来看,广通
思考的问题、涉及的领域还
是比较宽广的。从现代文学
到当代文学,从大陆文学到
台湾文学,从小说到哲学到
音乐。尤其像《宿命的悲剧
——作为哲学范畴的宿命观
念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投射
》《中国现代小说与音乐》
《风景的呈现及其价值与意
义》《故事·景观·心理——
海派小说叙事结构的流变》
等篇章,往往具有宏观的视
野,体现作者驾驭复杂学术
问题的能力,文中总能有新
视角、新见解,让人产生读
下去的热望。微观探讨像对
余华创作性格的解读,以“
天真的叙述者”名之,显得
别致而又贴切,能够道别人
所未道。
当然,作为刚刚走上学
术研究之路的青年研究者,
本书又是他第一本铅印的文
字,书中的青涩和稚嫩在所
难免。在研究方向的确立和
研究问题的选取上,还缺乏
一个稳定的方向和主攻的学
术问题,给人的感觉是:想
到或抓到一个问题,经过自
己的深思熟虑,认为能写出
一篇有新意的文章,于是抓
紧写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22:4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