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时间的美学(精)/张清华作品系列
分类
作者 张清华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时间不但作为一个哲学、政治和叙事学问题由来已久,而且作为一个叙事学问题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时间修辞不但决定了一部作品的叙事长度、结构,也决定了作品的结局和美学性质,会影响和规定一部作品是喜剧、壮剧还是悲剧。
那些被西学唤醒的思想者接受“现代”观念,终于明白何谓“以天演之学,言生物之道”之时,是怎样一种“扼腕奋肣”的激动;在被蒸汽机和强权所构造出来的同一个时间叙事维度中,同一个轨道上,“万国蒸蒸,大势相迫,变亦变,不变亦变”……
作者简介
张清华,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9年),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著有《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论》《内心的迷津》《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历史叙事》《天堂的哀歌》《文学的减法》《存在之镜与智慧之灯》《猜测上帝的诗学》《穿越尘埃与冰雪》等著作14部。涉猎诗歌与散文随笔写作,出版散文随笔集《海德堡笔记》《隐秘的狂欢》《怀念一匹羞涩的狼》,诗集《形式主义的花园》《一只上个时代的夜莺》等。曾获省部级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10年度批评家奖等。曾应邀讲学德国海德堡大学(2000—2001年)、瑞士苏黎世大学(2006年,2012年)等。
目录
辑一
时间的美学
——论时间修辞与当代文学的美学演变
在世界性与本土经验之间
——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走向及评价纷争问题
辑二
叙述的极限
——论莫言
文学的减法
——论余华
春梦,革命,永恒的失败与虚无
——从精神分析的方向论格非
天堂的哀歌
——论苏童
在命运的万壑千沟之间
——论东西,以《篡改的命》为切入点
辑三
价值分裂与美学对峙
——世纪之交以来诗歌流向的几个问题
个体的命运与时代的眼泪
——由“底层生存写作”谈我们时代的写作伦理
当代诗歌中的地方美学与地域意识形态
——从文化地理观察中国当代诗歌的一个视角
从精神分裂的方向看
——论食指
“在幻象和流放中创造了伟大的诗歌”
——论海子
辑四
民间理念的流变与当代文学中的三种民间美学形态
先锋的终结与幻化
——关于近三十年文学演变的一个视角
论《蝴蝶》的思想超越与语言内省
——一个历史的和解构主义的细读
序言
狂人的谱系学——从解读
鲁迅开始
我将向黑暗里彷徨于无
地。
……我独自远行,……只
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
属于我自己。
——鲁迅《野草·影的告
别》
一曲狂想,一幕悲歌,
一切都从这里开始,也必将
在这里结束。
20世纪中国文学中有一
个不幸的狂人家族,一个知
识者的谱系,从鲁迅的第一
篇白话小说开始,它就开始
了它的繁衍。这个谱系在过
去似乎已经被梳理过,但还
很不够。没有人将它们联系
起来看,更没有人将现实中
的和文学中的知识分子看成
同一个群体。因为如果不能
获得一个整体性眼光的话,
将无法得出有启示意义的结
论。钱理群有个很著名的说
法,叫作“堂吉诃德与哈姆
莱特的东移”,这是西方文
学史上两个最著名的疯子,
他们后来拥有了众多的追随
者和影子,依次传染给了东
方民族的文学。而且这个传
染的过程是一个在时间中渐
变、空间上慢慢“东移”的过
程。以至于一位当代的作家
格非干脆就认定,“精神病
是可以传染的”——他在自
己的小说《傻瓜的诗篇》中
,令人震惊地、诗意而形象
地诠释了这一点。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发
现,研究文学或者研究思想
史者就应该这样。没有精神
发现的文学研究算什么研究
呢?因此这是令人鼓舞的发
现。我这里要借用这样一个
发现,来谈谈在20世纪中国
文学中这个现象是如何“变
迁”和“移动”的。

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
夜。赵家的狗又叫起来了。
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
怯弱,狐狸的狡猾……
鲁迅的《狂人日记》,
首先就是书写了一个中国式
的“多余人”形象,一个有着
久远血缘的疯子。这不是偶
然的,历来文学只要写到知
识分子,写到有点思想和独
立意志的人物,都会不由自
主地产生“异类”或间离的倾
向。“狂人”之所以被视为狂
人,既是误读,也是实情。
为什么这样说?狂人是被庸
众恶意地“矮化”和放逐的,
有独立思想的人通常会共有
这样的一个境遇。因为他不
能苟同于这社会,因而在这
社会上便成了一个无用之人
,一个多余的闲人,只有被
嗤笑、放逐甚至管制的份儿
。狂人的表征是“妄想症”和
“谵妄症”,是说诳语和危言
,内里则是对规训和规则的
抗拒。他在外观上的确很容
易就会被视为精神异常者、
偏执狂和病人,但鲁迅却告
诉我们,这是世俗给他打上
的恶毒标记,是“人群的专
制”对异类的划分和定性,
并且具有在人格意义上的贬
抑与侮辱意味。然而如果仅
仅是这样的一个深度,那也
还不是鲁迅,鲁迅之不同寻
常的深度在于,他同时也告
诉我们:狂人自己也会真的
变疯——被社会命定的处境
,会转化为主体自我的暗示
性心理与错乱式行为逻辑,
以至于成为其性格和命运。
哈姆莱特就是由佯疯到真疯
的,开始他是佯疯,但当他
选择了混乱的逻辑和倒错的
语言之后,他就一步步走上
了深渊之路,错上加错,起
先是对自己所爱的人恶语相
加,随后又错杀了自己未来
的岳丈,最后又和自己所爱
的人的哥哥决斗……他的每
一步都是由于自己的疯狂和
混乱的暗示所驱动的,这一
切反过来铸就了他的深渊性
格和命运。自从奥菲莉亚死
后他就真的疯了,因为他作
为一个与命运赌博的赌徒,
已经输光了。对狂人来讲,
他的病状的自我体验是源于
他深刻和无助的孤独感,孤
独转化为了恐惧,并表现为
真形一样的病状。当所有的
人都声称他是一个病人的时
候,当他们都用异样的眼光
看他的时候,他也无法不自
我怀疑自己是一个病人。
一个走错了房间的人,
一个生错了时代的人,一个
先知式的遭到了庸众嘲笑和
捉弄的人,一个惊慌失措的
人,一个精神病人……就是
这样诞生的。他慢慢地接纳
和适应了这样一个角色,无
法拒绝。他不能不感到惧怕
。一个人对他的歧视只是一
种伤害,一群人对他的歧视
就是一种扭曲,而一切人对
他的歧视则无疑就是毁灭,
他怎么能不疯呢?
……
因为莫言使用了一个“人
类学障眼法”,这个人物身
上的一些“生物性”被夸大和
曲解了,实际上小说所要努
力体现的是他身上文化的二
元性,这是20世纪中国知识
分子普遍的先天弱点的象征
:“杂种”与怪物的嫌疑,已
经先天地注定了他的悲剧,
来自西方的文化血缘,在赋
予了他非凡的气质与外形、
基督的精神遗传的同时,也
注定了他的按照中国文化伦
理来讲的“身份的可疑”。这
一点正是揭示了20世纪中国
知识分子共同的不幸困境—
—二元分裂的出身使他们备
受磨难。西方现代的文化与
思想资源造就了他们,但他
们又寄生在自己的土地上,
对本土的民族文化有一种近
乎畸形的依恋和弱势心理支
配下的自尊。他们要启蒙和
拯救自己的人民,但却遭受
着普遍的误解,这样的处境
和身份,犹如“狂人”所隐喻
的那样,他本身就已经将自
己置于精神深渊,因而也必
然表现出软弱和病态的一面
——他们没有像俄罗斯知识
分子那样的下地狱的决心,
但却有着相似的深渊般的命
运。其实从“狂人”到“零余
者”,到方鸿渐、章永磷,
再到庄之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3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