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顾颉刚殷履安抗战家书(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顾颉刚、殷履安夫妇1932年淞沪抗战,以及1937年至1943年全面抗战期间的往还家书。
1932年1月23日,顾颉刚离开北平去杭州看望父亲,“一二八事变”后只留杭州数月。1937年“七七事变”后,顾颉刚因宣传抗日被日人追捕,辗转绥远、苏州、甘肃、青海、云南、四川、重庆等地。动荡的岁月中,顾颉刚与家人聚少离多,夫人殷履安操劳一家生活,辛苦支撑家庭,终至身体被摧垮,于1943年病逝。其间顾颉刚夫妇留下了194封往还家书,彼此的惦念叮咛,担惊受怕,纸短情长,相互安慰、互相支持,反映了顾氏一家及其亲友,以及学界同人在国难当头之际,如何支援军队抗战,在战火中如何流离转徙、艰难谋生。
目录
前言
一九三二年
第一通 1932年1月23日
第二通 1932年1月25日
第三通 1932年1月28日
第四通 1932年1月30日
第五通 1932年1月31日
第六通 1932年2月1日
第七通 1932年2月2日
第八通 1932年2月4日
第九通 1932年2月6日
第一○通 1932年2月7日
第一一通 1932年2月8日
第一二通 1932年2月10日
第一三通 1932年2月10日
第一四通 1932年2月11日
第一五通 1932年2月12日
第一六通 1932年2月14日
第一七通 1932年2月16日
第一八通 1932年2月16日
第一九通 1932年2月18日
第二○通 1932年2月20日
第二一通 1932年2月21日
第二二通 1932年2月23日
第二三通 1932年2月26日
第二四通 1932年2月27日
第二五通 1932年2月27日
第二六通 1932年3月1日
第二七通 1932年3月4日
第二八通 1932年3月5日
第二九通 1932年3月4日
第三○通 1932年3月8日
第三一通 1932年3月10日
第三二通 1932年3月11日
第三三通 1932年3月13日
第三四通 1932年3月14日
第三五通 1932年3月15日
第三六通 1932年3月17日
第三七通 1932年3月18日
第三八通 1932年3月19日
第三九通 1932年3月21日
第四○通 1932年3月21日
第四一通 1932年3月23日
第四二通 1932年3月24-25日
第四三通 1932年3月26日
第四四通 1932年3月27日
第四五通 1932年3月28日
第四六通 1932年3月29-30日
第四七通 1932年3月30日
第四八通 1932年4月1日
第四九通 1932年4月3日
第五○通 1932年4月4日
第五一通 1932年4月5-6日
第五二通 1932年4月8日
第五三通 1932年4月8日
第五四通 1932年4月10日
第五五通 1932年4月12-13日
第五六通 1932年4月13日
第五七通 1932年4月17日
第五八通 1932年4月17日
第五九通 1932年4月18日
第六○通 1932年4月22日
第六一通 1932年4月23日
第六二通 1932年4月25日
第六三通 1932年4月25日
第六四通 1932年4月26日
第六五通 1932年4月27日
第六六通 1932年4月30日
第六七通 1932年5月2日
第六八通 1932年5月3日
第六九通 1932年5月4日
第七○通 1932年5月6日
第七一通 1932年5月9日
第七二通 1932年5月11日
第七三通 1932年5月13日
第七四通 1932年5月17日
第七五通 1932年5月17日
第七六通 1932年5月19日
第七七通 1932年5月28日
第七八通 1932年6月1日
第七九通 1932年6月3日
一九三四年
第八○通 1934年4月8日
第八一通 1934年4月11日
第八二通 1934年4月13日
第八三通 1934年4月15日
第八四通 1934年8月10日
第八五通 1934年8月13日
第八六通 1934年8月13日
一九三七年
第八七通 1937年7月23日
第八八通 1937年8月31日
第八九通 1937年9月7日
第九○通 1937年9月7日
第九一通 1937年9月10日
第九二通 1937年9月17日
第九三通 1937年9月25日
第九四通 1937年10月4日
第九五通 1937年10月14日
第九六通 1937年10月20日
第九七通 1937年10月25日
第九八通 1937年11月1日
第九九通 1937年11月10日
第一○○通 1937年11月18日
第一○一通 1937年11月24日
第一○二通 1937年12月1日
第一○三通 1937年12月4日
第一○四通 1937年12月10日
第一○五通 1937年12月19日
第一○六通 1937年12月24日
第一○七通 1937年12月26日
第一○八通 1937年12月31日
一九三八年
第一○九通 1938年1月8日
第一一○通 1938年1月17日
第一一一通 1938年1月19日
第一一二通 1938年1月20日
第一一三通 1938年1月23日
第一一四通 1938年2月1日
第一一五通 1938年2月5日
第一一六通 1938年2月11日
第一一七通 1938年2月18日
第一一八通 1938年2月23日
第一一九通 1938年3月10日
第一二○通 1938年3月17日
第一二一通 1938年3月23日
第一二二通 1938年3月28日
第一二三通 1938年4月2日
第一二四通 1938年4月9日
第一二五通 1938年4月15日
第一二六通 1938年4月20日
第一二七通 1938年4月24日
第一二八通 1938年4月26-27日
第一二九通 1938年5月2日
第一三○通 1938年5月10日
第一三一通 1938年5月15日
第一三二通 1938年5月26日
第一三三通 1938年6月1日
第一三四通 1938年6月11日
第一三五通 1938年6月22日
第一三六通 1938年7月21日
第一三七通 1938年9月9日
一九三九年
第一三八通 1939年7月11-17日
第一三九通 1939年7月27日
第一四○通 1939年7月31日
第一四一通 1939年8月4日
第一四二通 1939年8月15日
第一四三通 1939年8月18日
第一四四
序言
这册《顾颉刚殷履安抗
战家书》,收录的主要是父
亲与殷氏母亲(履安)在
1932年淞沪抗战以及1937
年至1943年全面抗战期间
的书信。
1932年1月,在北平燕京
大学任教的父亲借学校放寒
假之机,去杭州看望祖父,
恰逢发生“一·二八事变”,
日军侵略上海,十九路军奋
起反抗,展开淞沪抗战。当
时因交通阻隔,时局不稳,
父亲遂滞留杭州数月。在此
期间父亲致殷氏母亲的信已
收入《顾颉刚全集》,此次
将母亲的复信编入《家书》
,可以将当年的情况更完整
地呈现给世人。
1937年“七七事变”之前
数年,父亲除了在燕京大学
、北京大学、北平研究院任
职,同时还创办禹贡学会和
通俗读物编刊社,由于在通
俗读物中宣传抗日,久为日
人所忌惮。事变发生后日人
占领北平,父亲为避日人追
捕,遂于7月21日只身离北
平,先应傅作义邀请去绥远
布置通俗读物社的工作,继
而南返家乡苏州。依父亲当
时安排,家属“暂留北平,
如予必不能回平,再全家南
迁”(是年7月21日日记)。
不久父亲又应管理中英庚款
董事会邀,赴甘肃、青海考
察西北教育;一年后应云南
大学邀,赴昆明任教;再越
一年又应齐鲁大学邀,赴成
都主持国学研究所;以后又
应朱家骅邀,去重庆编辑《
文史杂志》。在这动荡的岁
月中,他与家人聚少离多,
其间他致家人的书信绝大部
分已无存,而殷氏母亲致父
亲的信却得以幸存,给后人
留下了抗战期间的珍贵史料

殷氏母亲毕业于甪直镇
吴县第五高等小学,自
1919年5月与父亲结婚后,
始终以全部精力奉献给父亲
以及家中所有人。从母亲的
信中,我们可以看到:平日
里她为父亲抄写文稿和资料
、编写藏书目录;她替父亲
管理家务,父亲收入有限而
用途过多,幸有母亲勤俭持
家,解除父亲的后顾之忧。
当“一·二八事变”和“八一三
事变”战火突发之际,由于
未能及时接到父亲的音讯,
母亲心急如焚,寝食难安。
“七七事变”后,没有了父亲
的收入,北平一家人的生活
全靠母亲平日所节省积攒的
钱辛苦支撑;禹贡学会和通
俗读物社诸多善后事宜,也
须母亲操劳。当时,远在西
北的父亲失眠痼疾发作,母
亲为之忧虑痛苦,亟欲前往
陪伴;然而一年前从杭州来
北平养老的祖父已是风烛残
年,如何安置老人更让母亲
费尽心思。还有父亲的藏书
和文稿书信等大量资料的保
管,母亲幸得起潜公(顾廷
龙)等人相助,在全家离北
平之前得以解决。以后母亲
赴昆明与父亲团聚,数月后
即遭逢祖父在苏州病逝,她
又代替不能去沦陷区的父亲
东归处理后事,路途险阻,
舟车劳顿,摧垮了她瘦弱的
身体。即使缠绵病榻,母亲
仍为家人操心;当时大后方
物资供应紧张,物价飞涨,
母亲不忍心动用祖父辛苦积
攒的存款,对于自己治病和
调养仍尽量节俭,直至
1943年5月在重庆逝世,实
为战争的间接牺牲者,令人
痛惜!
母亲不仅关爱家人,而
且善待父亲的同事和朋友,
从她的信中,可以反映出学
界同人在国难当头之际如何
支援军队抗战,在战火中如
何流离转徙,艰难谋生。父
母与钱宾四(穆)先生一家
往来密切,母亲信中时时提
及钱先生一家,尤其是战乱
岁月中的相互关照,通过母
亲的文字更加显现出来。钱
先生在《师友杂忆》中称赞
父亲“待人情厚,宾至如归”
,“夫人贤德,尤所少见”。
尽管我与殷氏母亲素未谋面
,但仔细聆听母亲信中的诉
说,对她的贤德有了深切的
感受,怎能不为之动容、震
撼、肃然起敬!
这册家书中还有我的两
位姐姐与父母的往还通信四
十通,从中所反映的亲情亦
令人感动,两位姐姐的生母
(吴征兰)早年病逝,殷氏
母亲作为继母,待她们有如
己出,正如钱先生在《师友
杂忆》中所言:“其两女乃
前妻所出,而母女相处,慈
孝之情,亦逾寻常。”
本书编排以父母通信时
间为序,两位姐姐与父母的
通信附于其后。并对部分重
要事件、书信背景以及人物
关系,做了简易注释,以备
读者参考。
顾潮
2023年1月
导语
殷履安不仅关爱家人,而且善待父亲的同事和朋友,从她的信中,可以反映出学界同人在国难当头之际如何支援军队抗战,在战火中如何流离转徙,艰难谋生。
本书是家国飘零的年代里,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生活的真实写照。
精彩页
第一通 1932年1月23日
履安:
那天你们送我上车之后,你们总要以为这次车是很空的了。那知一到天津,又挤得水洩不通,上客人是在窗子里上的,放小解也有在窗子上放的。大约其故有二:(一)从东三省被逐回来的山东人,(二)由天津回家过年的山东人。到了济南之后,方始松动。虽比不上去年的受压迫,但要是你乘坐了这次车,你也一定受不住了。所以,你以后乘车,还是爽快坐二等,别想省钱坐三等。三等是我坐的。
在车中听着不断的咳嗽声和吐痰声,真觉得中国人害肺病者之多与民族前途的危险。你不看见我的斜对面坐着一个痨病鬼吗?这人去死期已不远,却很努力地散播着他的痨种。咳嗽是不停的,吐痰是几分钟一回的。我真有些怕,怕不要传染了倒不是玩的。每逢车役扫一回地,灰尘扬起,或有人踏了他的痰,在我面前走过,我立刻有“草木皆兵”之感。好容易他在德州下车了。不幸到济南时又有一个痨病鬼上来,依然坐他的原位,害得我担惊受吓,直到浦口。
我在车上的食物,只买了两毛钱的面包,夹着你为我煮的鸡子、牛肉同吃,吃得不为不饱,可是你为我豫备的东西到现在还剩有一半。谢谢你,为我端整得这样丰富。
车到蚌埠,才知道天在下雨。到了浦口,地下泥泞之至,一问脚夫,方知已下雨四五天了。我们在北方久住的人,真想不到冬天有下雨这回事,所以雨具一概未带。那知到了今天,尤其是在南京,简直使人跨步不得,到处要乞灵于人力车了,一双棉靴也踏湿了。
到南京后,还是住在中正街交通旅馆,取其地点适中而房价便宜,很大的一间只一元四毛而已。慕愚、祚茝、仲川、崇年都见过了,午饭是慕愚请我的,夜饭是仲川请我的。慕愚幸未被裁,然因政费困难,各机关均有减少成数的倾向。尤其是祚茝,薪入既少,若再打折,实在连个人的生活也维持不下了。
明天,仲川要借一辆汽车给我,以便于短时间内会得许多朋友。
两夜没有好睡,今夜归来,灯下作此,不克多写了。馀言到苏州后再告。
颉刚。廿一、一、廿三。
第二通 1932年1月25日
履安:
前夜一信,谅览及。我今天到苏州了,下车时想起中央饭店尚未住过,就雇车到中央饭店。房间每天一元二角,床是铜的。履安,我告你,我真寒酸,还没有睡过铜床呢!恰巧今天有一家在这里办喜事,闹得很。对面张小全剪刀铺又是周年纪念,唤了几个军乐队在楼上吹,更闹了。
前昨两日是小雨,今日是大雨,我一点没有御雨的东西,所以今天虽到苏州而未出门。好在理东西分派人家的事也很多,今天就专做这件事了。
红箱子压得真可怜,折转处都裂了。锁钮也脱了,锁是系在麻绳上。明天拿去修理,不知可以将就运到杭州否?
明天一天拜客送物,我想包一辆人力车。万里的母亲开吊也恰巧是明天,可往一吊。后天到家里检查钥匙画轴。就于后天下午去上海了。日本人在上海闹,不知伯祥等要迁家否?
南方天气确比北方暖,我穿了大氅实在不适宜。我伤风很重,喉咙也哑了,像冯先生了。这是我生平的第一次,不知何日会好,很烦闷。不过我受了风寒立刻表出,倒也不至像郑楚生一般的没法医。我想明日上午到医处一诊。
这次在南京碰见黄振玉,他离芜湖已一年了,这几个月中担任中央饭店经理。但因他们年底不拆花红,已辞职了。他住在谢女士家的间壁,四间房子月租三十五元,小孩女五个,男二个,至少用二百元一月,如此赋闲也不是办法。闻顾孟馀允为他荐事。他对我说:“承你在北平赎出的东西,又送到芜湖的典当里去了。对不起你,现在还不出!”他的境遇也着实可怜!
仰之也见了,他和沙女士、曹女士同居在大石桥宁兴里,不和谢女士同居了。他想到广东中山大学去,因为安徽大学也欠薪了。
志希也见了,他住在玄武湖边大树根五号,是他的太太家里造的,租与他,每月九十元,也不见怎样宽展。要是给我住,还不够呢。志希夫人头发也留长了,和平伯夫人一样长。志希有个三妹,在中央党部做事,也住在一起。
昨天所以到了许多地方,为的是仲川借与我一辆汽车,因此我先去看谢女士,请她领我到各处去。后来我送她回家后,我再到了几个地方。她租一间房子,月费十五元。用一个老妈烧饭吃,伙食和工钱大约须二十元。加上零用,一个月至少五十元。然而北平的寓所开支至少六十元,就是薪水月月拿足,也是一个不够,何况现在要欠要打折呢。所以她昨天要请我吃夜饭,我坚决拒绝。我对她说:“顾太太送你的东西,也决不要你答送的。”曹恢先,由中央党部派到武汉去了,因此珍珠桥十八号外屋租给一家邱姓,也是北大同学。
昨天志希有事,不能请我吃饭,而我今日要走,所以他们昨夜送来罐头四包,蜜橘两篓。慕愚昨天也送来大蜜橘一篓,大苹果一篓,又其父彬夔先生亦送桂圆一盒,荔枝一盒。适值我不在家,未能退回。昨夜回寓后,她也未来,今晨我匆匆走了,只得带走了。因此今天我手里拿的东西太多了,下苏州站时费了大功夫始得挤出。慕愚的境遇固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6: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