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原生态歌谣修辞研究(以云南诸民族为例)(精)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作者 苏义生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原生态歌谣是活在民间的言语瑰宝,因而被称为人类的“第二种语言”,亦是口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原生态歌谣是一部浓缩的民族语言史、风俗史、文化史。本书围绕原生态歌谣的修辞动因和修辞原则、原生态歌谣的修辞现象、原生态歌谣的修辞效果等问题开展研究,对云南少数民族汉调歌谣特有的修辞规律及价值进行阐释,以田野调查的统计数据为基础,第一次对云南特有民族汉调歌谣颜色词的运用规律进行了厘定,较为深入地探讨了云南特有民族歌谣颜色词修辞的模糊性、渗透性及独特性等特征。
作者简介
苏义生,男,彝族,1977年生,云南双柏县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文学博士。2013年7月,以高层次人才引进方式到怒江州工作,系云南省高德荣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2015年10月破格晋升为主任编辑。在国家级、省级核心期刊上发表专题学术论文数十篇,代表作《歌谣修辞研究——以云南诸民族歌谣为例》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云南少数民族歌谣修辞的专著。曾荣获地厅级以上表彰数十项。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原生态歌谣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节 原生态歌谣修辞的生命气息
第三节 原生态歌谣修辞的语料撷取
第四节 原生态歌谣修辞的研究视域
第五节 原生态歌谣修辞的意蕴理趣
第二章 原生态歌谣的修辞动因厘定
第一节 语言的独特性与地域的封闭性:影响歌谣修辞的内部动因
第二节 民族的融合性与文化的圆融性:影响歌谣修辞的外部动因
第三章 原生态歌谣修辞的基础性原则
第一节 “合情志”性——歌谣言语修辞的“立真”原则
第二节 “合语境”性——歌谣言语修辞的“和谐”原则
第四章 云南少数民族汉调歌谣特有修辞现象透视
第一节 白族的“一字歌”修辞现象
第二节 彝族的“海菜腔”修辞现象
第三节 瑶族的“信歌”修辞现象
第五章 云南情歌爱情意象的选用及修辞表现力
第一节 爱情意象及其研究意义
第二节 爱情意象的类型及其在歌谣中的表现
第三节 情歌爱情意象言语的构式及其修辞表现力
第六章 云南特有民族颜色词运用规律及修辞表现
第一节 颜色词研究综述
第二节 特有民族歌谣中的颜色词词目数理分析
第三节 特有民族歌谣中的颜色词用字数理统计分析
第四节 特有民族歌谣颜色词所遵循的基本规律
第五节 特有民族歌谣颜色词的修辞表现是遵循修辞原则的体现
参考文献
后记
补记
序言
石以砥焉 化钝为利
——从修辞学的视域开启
中国色彩文化学之门的一部
力作
在民间文学及其研究饱
受冷遇的今天,偶遇一二有
关成果问世,我总喜不自胜
,在当今纷乱的文坛,诚如
白居易所言,“如听仙乐耳
暂明”,总觉得自己并不孤
独,坚信民间的、文学的薪
火总将亘古星耀,无论什么
样的时髦文学及其理论都压
抑不住它的生机。
这种感受与我作为一个
农民的儿子于无学可上、无
师可拜的少年时代在民间文
学中生长,到了青春之际又
在高等院校学《诗经》、习
《乐府》、研《古谣谚》,
且在进入学术殿堂后确定民
族民间文学为终生的学术方
向,及至壮烈之期还一度兼
任《民间文学》主编、担当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领导,
并主持中国民间文艺三套集
成编纂出版终结工作,还曾
主编县卷本《中国民间故事
全书》不无关系。这一切,
让我与包括歌谣在内的民间
文学荣辱和命运共通,期待
着有更多的学人热爱它、呵
护它,在全新的学术背景下
发展它、创新它。此情此志
,吾“虽九死其犹未悔”,激
励着我继续“上下而求索”。
最令我惊喜的是,2023
年伊始,一本名云《原生态
歌谣修辞研究》、由一位叫
苏义生的青年学者写成的理
论著作就要由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出版,使云南民族民
间文学在朱宜初、李子贤等
前辈于20世纪80年代创造
辉煌之后又一次在新时期文
化强国建设中成为亮点,引
领国人再次深度认知始自口
头文学的人文之本、审美之
源、语言艺术基因,以更好
地“不忘初心”“守正创新”,
坚持中华文化的正确方向有
了可能。
这部著作在作者博士学
位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
他在多位名师指导下完成论
文写作,其间阅读古今相关
图书资料无算,研析中外相
关学术流派种种,扬弃前人
今人的纷纷争鸣,厘定26个
民族的歌谣系统,广纳各个
学科的有效成果,终成一家
之言。
这得益于作者始终以大
中华为背景,以红土地为对
象,结构歌谣修辞本体,捭
阖于众多领域的众多方面,
大开云南全域歌谣修辞探秘
之先河,于中国歌谣学别开
生面地做出了创新性的贡献
。最重要的是,他多次回到
生养自己的田野、育成自己
学养的滇云,坚守人民至上
、生活根本的原则,把情与
爱镌刻在土地上,完成了自
己学术人生的成丁礼。从中
给人们的警示是:凡立志于
歌谣等民间文学艺术者,切
不可忘怀的是,田野、人民
永远是须不可离之的土地。
因为那里才有我们的成功、
支撑、源泉、出发点,以及
最终的归宿。
在我对这部著作的阅读
中,深感作者的视野是开阔
的,虽攻修辞学并始终以云
南诸民族的歌谣为核心,但
作者胸藏全世界,纵横于整
个中华文学、诗学、歌谣学
的广袤天宇中,拒绝在偏而
又狭的学术山谷中过隙,去
追求惊世骇俗的奇、险、绝
,而是做宏观下的微观探视
,细微中的宏大呈现,特别
是在庞杂中做美学提炼与整
体把握,在实事中求是,以
捍卫学术的尊严。在这样的
含辛茹苦之下,说清歌谣修
辞的原委,为口语修辞开辟
一条新路径,拓展歌谣言语
的研究视野,对文化遗产保
护提供积极的参照价值。
另一个强烈的感受是,
作者坚守历史唯物主义、辩
证唯物主义,以及马克思主
义美学,并在具体方法上除
了坚定修辞学立场及方法之
外,善于运用美学、文化学
、民族学、语言学、统计学
、色彩学、心理学等相结合
的综合治学法。这种多管齐
下、多维度透视的结果是,
认知的过程不再是瞎子摸象
,也不是归有光画母,认知
的对象变得立体、联系、全
面、稳定中蕴变化、变化中
含稳定、同中有异、异中有
同,使认知的结果符合规律
、揭示本质、彰显特征,使
一切都变得清晰明丽。从而
,他首次对云南少数民族汉
调歌谣特有修辞规律进行的
阐释,他以田野调查统计数
据为基础第一次对云南特有
民族汉调歌谣色彩词汇运用
规律的厘定,他首次深入探
讨发现云南特有民族歌谣色
彩词汇修辞的模糊性、渗透
性及独特性,特别是他所揭
示的“立真”与“和谐”两条“
原生态歌谣的修辞原则”,
都别样真实可信。
至于作者的学术包容力
,已在该著作中随处可见。
今人的新视域、新术语、新
概念、新理论、新方法自不
待言,前人的有关思辨方式
、学术路径、学术涵养、学
术成果,他都广纳博采,足
见其一定的“先生之风”、非
凡气度,让人切实感到学问
者乃是社会公器、人类集体
攻坚的成果,每个时代的每
个人都只能承先启后、有限
地继承创新,而不是依循守
旧,更不是目空一切,揪着
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但在
新学术的创立上又不能丧失
以启山林的勇力,从而有所
发现、有新贡献。
我知道,苏义生先生之
所以要我为他的力作《原生
态歌谣修辞研究——以云南
诸民族为例》写序,不是因
为我是歌谣学的专家,更非
我为修辞学的权威,更多的
是由于我也是红土地的儿子
,我也是云南少数民族歌谣
所哺育成长的,特别是我曾
经写过《色彩与纳西族民俗
》《中国云南纳西族的色彩
文化探析》等书籍,与他在
导语
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庚胜、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教授、中国修辞学会会长吴礼权联袂推荐。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3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