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直击肥胖/健康中国科普丛书
分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作者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围绕“肥胖”主题,阐述肥胖的产生机制及肥胖所引发的各种疾病,提出了日常生活中预防与科学应对肥胖的对策。本书从专业角度进行分析,使减肥科学、合理,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让人们健康减肥,幸福生活。此外,本书后附的各类减肥食谱,可让减肥事半功倍。
本书作为科普图书,适合所有人群阅读。
作者简介
朱孝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普外科副主任,胃肠外科、胃病治疗中心、减重代谢外科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甲状腺及代谢减重学组委员,美国外科学院Fellow(FACS)、美国匹兹堡大学博士后,克里夫兰医学中心(CCF)消化病中心项目专家(2006-2013年),美国胃肠内镜外科医师学会(SAGES)会员,国际肥胖症和代谢紊乱外科联合会(IFSO)会员,美国代谢和减肥外科学会(ASMBS)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和糖尿病外科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代谢减重学组副组长,江苏省医学会外科分会委员及胃肠学组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肥胖与糖尿病外科学组组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国际医学教育分会临床学科组专家。
目录
第一章 肥胖概述
第一节 肥胖的定义、类型和评估
第二节 肥胖的流行病学
第三节 肥胖的病因
第四节 肥胖的诊断标准
第二章 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
第一节 肥胖与糖尿病
第二节 肥胖与高血压
第三节 肥胖与血脂异常
第四节 肥胖与冠心病
第五节 肥胖与脑卒中
第六节 肥胖与脂肪肝
第七节 肥胖与痛风
第八节 肥胖与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
第九节 肥胖与子宫内膜癌
第十节 肥胖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第十一节 肥胖与黑棘皮病
第十二节 肥胖、糖尿病与消化系统肿瘤
第十三节 肥胖与胆囊结石
第十四节 肥胖与性窘迫
第三章 肥胖的危害
第一节 肥胖与寿命
第二节 肥胖的精神与心理问题
第三节 肥胖的社会问题
第四节 肥胖的经济负担
第四章 肥胖的预防和治疗原则
第一节 肥胖的国内外研究
第二节 肥胖的三级预防和治疗原则
第五章 肥胖合并代谢性疾病的防治策略
第一节 如何进行正确的运动
第二节 我们应该怎么吃
第三节 如何做好健康教育
第四节 肥胖药物的可行性,如何选择
第五节 如何做好肥胖的心理康复治疗
第六节 行为习惯的矫正,该怎么办
第七节 中医中药是如何应对肥胖的
第八节 手术治疗的适应人群,收益和风险
第六章 减重术后常用的形体雕塑
第一节 腹壁成形术
第二节 上臂成形术
第三节 股提升术
第四节 减重术后乳房下垂的矫正
第五节 体型雕塑后的并发症
第七章 特殊类型肥胖的预防和处理
第一节 儿童肥胖
第二节 压力型肥胖
第三节 妊娠期肥胖
第四节 药物性肥胖
第五节 老年性肥胖
第八章 减重个案管理师
第一节 减重个案管理工作职责
第二节 减重手术后随访注意事项
第九章 减重的常见问题
附录 减重食谱
后记
序言
刘金钢
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推动全
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强化
家庭和高危个体健康生活方
式指导及干预,开展健康体
重、健康口腔、健康骨骼等
专项行动,全面普及膳食营
养知识,引导居民形成科学
的膳食习惯,国家卫生机构
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实施
了营养干预,并普及科学健
身知识和健身方法,以推动
全民健身生活化。针对不同
人群、不同环境、不同身体
状况的运动处方库,推动形
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
康服务模式,发挥全民科学
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
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减重代谢外科专家朱孝成
教授牵头组织专家撰写了《
直击肥胖》一书。
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患者
常合并多种内、外科及心理
疾病,需要多学科协作共同
治疗。鉴于此,来自全国减
重代谢外科相关专业的50余
名专家参与了本书的编写工
作。本书涵盖了减重代谢外
科、整形外科、内分泌科、
中医中药、皮肤科、药剂科
、消化内科、运动医学科、
营养科、神经内科、耳鼻喉
科、心内科、呼吸科、妇产
科、感染性疾病科、风湿免
疫科共16个专业的相关内容
,旨在解决肥胖人群在生活
、工作、婚姻、家庭中的困
惑和问题。一旦确诊应及时
治疗、坚持康复,将肥胖带
来的损害降至最低限度。本
书朴实通俗,讲究实用。通
过阅读,读者能在自己的努
力下,进行自我强身、自我
约束,科学地预防和控制肥
胖。
本书广泛普及医药保健
知识,可供广大人民群众参
考阅读,也可供医药专业人
士阅读,是一本值得读的科
普好书。
导语
你真的是因为吃得多而肥胖么?怎么了解肥胖,控制肥胖?如何科学预防肥胖、治疗肥胖?烟酒糖茶怎么用,节食减肥可行否?多囊卵巢与不孕,肥胖“三高”概率高。
健康减肥很简单,七分吃三分练,健康饮食不能少。
本书朴实通俗,讲究实用。通过阅读,读者能在自己的努力下,进行自我强身、自我约束,科学地预防和控制肥胖。
精彩页
第一节 肥胖的定义、类型和评估
(一)什么是肥胖?
肥胖是指一定程度的超重与脂肪层过厚,是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临床上将体内贮积脂肪量大于等于20%理想体重称为肥胖。肥胖不仅是体重的增加,还包括由于食物摄入过多或机体代谢改变所致的脂肪过多、分布异常,以及由此产生的代谢紊乱、炎症反应。肥胖的发生不仅取决于能量的绝对摄入量,很大程度上还受调控因素的影响。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与环境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不断交换和转化过程,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方面。能量代谢调控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人体通过复杂精密的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机体的能量供给、贮存和释放,若出现异常可导致肥胖症的发生,而肥胖症反过来又可能影响能量代谢的正常平衡状态。
正常人体内脂肪(简称“体脂”)的含量与年龄、性别有关。新生儿体脂百分比为10%~15%,一周岁时增至25%,此后会缓慢下降,到10岁左右又回到15%左右。10岁以后体脂百分比会因为性别的差异而不同,女性在性成熟过程中不断增加可达到25%,而男性基本保持不变。到了成人阶段,不论是男女,体脂百分比大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二)肥胖有哪些类型?
肥胖有不同的类型,诊断和治疗肥胖时需考虑个体化因素,系统评估代谢状态,并对肥胖的程度和分类进行精确诊断。肥胖一般根据病因、发病年龄、严重程度、体型特征、病理生理及是否合并代谢性疾病等进行体质分类。
根据病因肥胖可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单纯性肥胖在临床上占90%以上,分为体质性肥胖和后天获得性肥胖。体质性肥胖跟遗传有关系:父母都肥胖者,子女肥胖率可达70%~80%;父母一方肥胖的,子女肥胖概率是35%~40%。后天获得性肥胖主要指饮食长期摄入过多导致的肥胖。在食物获取异常容易的现代生活中,体质性肥胖和后天获得性肥胖有时并不容易区分。
继发性肥胖占20%~30%,内分泌疾病、腺垂体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均是常见的原因。应当强调的是,继发性肥胖需经专科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才能诊断。单纯性肥胖则指原因未明而不伴器质性疾病的均匀性肥胖,因此此诊断必须在排除继发性肥胖后才能成立。
成人继发性肥胖主要有库欣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下丘脑性肥胖、性功能减退症、催乳素瘤等。儿童继发性肥胖则应考虑肥胖性生殖无能综合征、假性肥胖性生殖无能综合征或遗传性肥胖等。药物性肥胖属于继发性肥胖,如因某些皮肤性疾病长期外用激素类药物、口服激素或避孕药等。
按脂肪分布特征肥胖分为全身性肥胖、向心性肥胖、臀型肥胖、腹型肥胖、下身肥胖和上身肥胖等。
(三)肥胖如何评估?
1.身高推算法
男性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女性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如果实际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可判定为肥胖。
2.标准体重百分率
计算公式:标准体重百分率=实际体重/标准体重×100%。体重百分率在90%~110%均为正常,大于等于110%称之为超重,大于等于120%为轻度肥胖,大于等于125%为中度肥胖,大于等于150%为重度肥胖。但该标准不适用于某些特殊个体,如健美和举重运动员。
P2-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0:5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