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以“环境管制与中国绿色繁荣”为主题,主要分为基本理论与国际经验篇、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篇、行业环境管制研究篇、中国绿色繁荣之路篇四个部分,遵循环境管制的“理论基础和国际经验-各地实地调查-行业分析-如何走本土化可持续之路”的思路分析环境管制和中国绿色繁荣,既阐述了环境管制方面发达国家的国际经验,又分行业、分地区通过实证调查对环境管制相关内容进行细化论述,为我国今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作者简介 李钢,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经济学人》副主编;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青年部主任。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工业经济》《世界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十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收录转载,中文论文H指数为24,论文总被引用量2400余次;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多项国家级项目。 目录 基本理论与国际经验篇 第一章 环境管制对产业升级影响研究进展 一、环境管制的内涵 二、环境管制对产业升级影响的理论研究进展 三、环境管制对产业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进展 四、为有效促进产业升级的环境管制路径设计 五、结论与展望 第二章 美国环境管制政策的演化及对中国的启示 一、环境管制工具的划分 二、中国环境管制的现行模式 三、环境管制演化对中国的启示 第三章 日本环境管制政策变迁及其启示 一、日本环境问题的变迁 二、日本环境管制行政组织架构的变迁 三、日本环境管制政策及其成效 四、日本环境管制经验教训对中国的启示 第四章 环境管制强度测算的现状及趋势研究 一、引言 二、当前测度环境管制强度的主要方法 三、当前环境管制指标依然面临的挑战 四、环境管制强度衡量方法发展趋势 五、结语 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篇 第五章 广东佛山新型工业化道路对其他地区的借鉴意义 一、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东部地区新型工业化面临增长的瓶颈 三、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基础薄弱 四、借鉴佛山经验推进以生态文明为主导的新型工业化 第六章 河南西峡县绿色工业化道路及借鉴 一、西峡县绿色发展的动因与优势 二、西峡县绿色发展的具体模式 三、西峡县绿色发展的经验总结及借鉴 第七章 四川遂宁市绿色发展模式及借鉴 一、科学规划城镇体系,提升综合承载力 二、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现水资源“再平衡” 三、开拓城市延展空间,维护生态优势 四、加速同城发展,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五、以机制创新保障绿色发展 六、推进社会生活绿色化,提升居民幸福度 第八章 环境管制对经济发展影响的问卷调查 一、调查样本量及分布 二、企业经营困难因素及环境管制影响 三、对中国环境管制强度的判断 四、环境污染、治理任务和管制强度的区域分析 五、空气污染治理紧迫性超工业废水 六、小结 第九章 经济学人对雾霾治理绩效判断的问卷调查 一、调查样本量及分布 二、基于调研数据的分析与认识 三、对于雾霾治理的相关建议 附录:调查问卷 行业环境管制研究篇 第十章 钢铁行业环境管制、企业行为与环境绩效 一、钢铁行业的环境影响 二、环境管制标准强度与量化 三、环境管制标准强度提升与企业行为 四、环境管制标准强度与企业行为的初步计量分析 五、结论 第十一章 环境管制与钢铁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一、研究工具与方法 二、模型的选取 三、实证分析 四、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 五、结论 第十二章 重污染行业环境管制强度提升对经济的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 二、环境管制强度的衡量 三、采用的CGE模型及冲击设定 四、政策冲击影响分析 五、基本结论和政策启示 第十三章 环境管制与中国工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 一、环境管制影响生产率的三大观点 二、中国工业污染治理生产率的测算 三、环境管制对污染治理生产率的影响 四、结论及政策含义 中国绿色繁荥之路篇 第十四章 中国省际环境管制强度的空间溢出效应 一、引言及文献回顾 二、污染物属性、环境管制及其空间作用机理 三、空间相关性分析及环境管制演进路径研究 四、“管制悖论”及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五、讨论及政策建议 第十五章 基于包容性财富视角的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 一、引言和文献回顾 二、人力资本的测算 三、生产性资本值的估算 四、自然资本值的估算 五、中国包容性财富指数的结果分析 六、中国财富的结构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讨论 七、结论和启示 第十六章 中国可以进一步实现绿色繁荣 一、引言 二、以全球、历史大尺度看:中国的工业化是绿色的增长 三、从全球的角度看:中国的工业化是绿色的实践 四、中国有能力承受并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 五、结论 主要编纂者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