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高中时代的段一柯出尽风头,最终考取名校表演系。 而姜思鹭沉默寡言,在班里当了三年的背景板。 他们第一次产生交集,是那场话剧比赛。 她写,他演,讲的是王子视角下的《小美人鱼》。 王子化为雕像的结局虐哭整个学校女生,姜思鹭也被自己的故事虐得眼圈发红。 话剧谢幕,他在惊天动地的欢呼声里告诉她:“你很会写。” 于是她不停地写。 25岁那年,姜思鹭成了业内炙手可热的小说作者,改编的影视作品本本大爆。 当了演员的段一柯却陷入沉寂。 【段一柯,你救过我。现在换我救你】 她送不了星星回夜空。 那至少,能潜入海底…… 带他浮归海面。 作者简介 北风三百里,擅长群像故事,喜爱描写从学生时代到成人世界的过渡,作品富有时代感及历史厚重感。 出版长篇《昔有琉璃瓦》、《有雁南飞》、《一别如斯》,短篇合集《似风似梦似你》,《昔有琉璃瓦》已被改编为影视剧。 目录 第一章 重逢 第二章 请你千万不要发现,我喜欢你 第三章 送星星回海面 第四章 后院起火 第五章 倒追 第六章 狮子 第七章 流沙 第八章 佛山 第九章 不如我们从头来过 尾声 番外一 求婚 番外二 他们的故事 番外三 婚礼 番外四 婚后恋综/校园回忆 后记:有的故事一辈子只能写一次 导语 一个久别重逢,女主救赎落魄男主的故事。 段一柯:高中时天之骄子,成为演员后陷入沉寂,落魄到只能在剧本杀馆演NPC。 姜思鹭:高中时默默无闻,后成为知名作家,改编的影视作品本本大爆。 女主姜思鹭在高中时暗恋过男主段一柯。 高中时代的段一柯出尽风头,而女主姜思鹭则默默无闻。 因为他的一句话,姜思鹭坚持自己写作的梦想,落日化鲸的笔名由来也是因为他。 几年后,姜思鹭已经成为名声大震的畅销书作者,而做了演员的段一柯,则前途黯淡,陷入沉寂。 【星星本应该在天上,不应该在海底。】 看见曾经的男神落入海底,姜思鹭决定将他带回海面。 有甜有虐,文笔情节均在线的经典现言,各平台读者自发强推。 作者北风三百里,高口碑作者,已出版多部作品,其中《昔有琉璃瓦》被改编成了电视剧。 后记 有的故事一辈子只能写 一次 我每写完一本书都会感 慨的一句话是—一塞本书对 我当前阶段的意义蛮大的。 《落日化鲸》也是。 和前几本书不一样的是 ,《落日化鲸》更像是我的 一场复健。 我写小说的时间也不短 了,剐开始是杂志的短篇, 然后出版长篇,然后大学毕 业,读研,实习,工作…… 2019年出完第三本书以 后,我停笔,一头扎进滚滚 红尘,和世俗蝇营狗苟。在 动笔写《落日化鲸》之前, 我已经……三年没写过东西 了。 回顾不写小说的这三年 ,我算不上快乐。 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个初 入社会的人都会像我这样, 和世俗碰撞得如此激烈。如 果你能读出段一柯骨子里那 种和世界的对冲感,那大概 也能体会到我这些年的心路 历程。 我动笔的时候就对这个 故事有个定位—成人童话非 童话。你能看到两个主角在 不停地和现实碰撞,他们总 是试图坚持一些东西,最后 又被现实撞得头破血流。 这些剧情可能不是我经 历的剧情,但是那个对现实 无能为力的感觉,的确是我 这些年的感觉。 熟悉我的读者应该能看 出来《落日化鲸》里的矛盾 冲突特别剧烈,这种东西在 我之前的作品里是很少见的 。我觉得文风转变的原因, 就是我这些年在不停地和世 界对撞吧。 我在对撞中形成了新的 写作风格,然后在这个故事 中,把这些年积攒的创作欲 宣泄了出来。 所以,相比于纯粹的“讲 一个故事”,不如说这本书 更像一个让我找回写作热情 的契机—— 太久没写了,我憋得太 难受了,我把这些年压抑的 不少感情都宣泄到这部小说 里。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也 惊喜地发现,停了这么久的 笔,我仍然有对写故事的热 爱,我还有写故事的能力。 最后再说两句关于这个 故事的吧。 其实这个故事写到最后 的时候,我也觉得他俩的感 情太爆裂了。 就是放在现实生活里, 这种感情和故事,真的是有 点把人摧垮,很多人都走不 到这一步,就会妥协了。 但是,其实看小说嘛, 包括我自己写也是。 都是在弥补一些现实世 界里做不到的遗憾。那些我 们错过的,放弃的梦想和感 情,他们在那个世界里,实 现了。 我觉得但凡你有一点点 ,现实的遗憾,觉得被这个 文治愈了。 那我就没白写了。 鹭鹭和dlk的故事结束啦 ,我也要去讲新的故事了。 咱们,新故事见。 北风三百里 精彩页 第一章 重逢 01. 上海,深秋。 姜思鹭把最后一件家具搬进新家,终于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房子不大,五十二平方米,装修却花了大半年。姜思鹭仔细审视着自己的“领土”——鱼骨木形的拼贴地板,占据大半墙壁的飘窗,秋日暖阳照透玻璃,铺在地板上…… 不错,和她想象中,一名小说作家的房间,一模一样。 自从十八岁那年听到“女人想写作,就必须有钱和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这句话,她便将其奉为至理名言。 上本书的影视版权卖出去后,姜思鹭算了算手中存款,终于开始践行这一理想。时至今日,美梦成真—— 在梧桐树影下,她拥有了一片栖身之地。 是完全属于她自己的王国。 打扫房间又花了几个小时。窗外已是深秋,辛勤劳作的姜思鹭却出了不少汗。归拢打扫工具后,她冲进浴室,痛痛快快地冲了个澡。 浴室雾气氤氲,她擦干镜面,望向自己二十五岁的脸——凌乱的头帘下,眸子乌黑,眼神明亮,浓密的睫毛挂着细密的水珠。 要是鼻子再挺一些就好了。 姜思鹭叹了口气,捏了捏鼻梁,站直身子。她再次向镜面望去——水汽蒸腾,只能看到一个高挑的轮廓。 她仍不算什么惊天动地的大美女,但比起当年的自己,还是长进了不少。 尤其是穿上长及脚踝的黑色大衣、涂上红唇后,都市丽人的做作腔调,她多少是拿捏住了。 手机响起。姜思鹭看了一眼,消息都来自一个叫“K中上海小分队”的十三人微信群。 朱哲茂:【我快到了,谁还没出门赶紧的啊。】 路嘉:【班长,我们在三楼了,你来了直接进包厢。】 邵震:【你们都到了?我在中环上堵得一动不动。上海的交通,对我车的性能是一种侮辱……】 看来大家都在路上了。姜思鹭也不想最后才到,系上围巾后,便叫车赶往聚餐地。 好在她家离聚餐点近,打车过去也就十五分钟。 等红灯的间隙,姜思鹭打开群成员的列表,有些艰难地回忆起同学们的样貌。 说实话,这些人,她很多都不熟。 高中时期,姜思鹭是个十足的“自闭型选手”,成绩不上不下,容貌马马虎虎,唯一的记忆点大约就是给高二那场校级话剧比赛写过剧本。 她对高中的记忆不甚美好,连带着对这些同学也感情不深。要不是班长朱哲茂——她盯着群成员里那个穿着白大褂、一脸忧国忧民的头像一}让她来和在上海的同学联络感情,她宁愿在自己的小王国里泡着澡看书。 更何况,这个群里…… 并没有段一柯。 出租车停在静安区一处五星级酒店前。 一下车,姜思鹭就知道这是谁的手笔了—— 邵震,这个K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大烧包”,毕业七年,越有钱越“烧”,不弄点大动静出来都对不起他“烧哥”的诨名。 聚餐的包间在三楼。姜思鹭走到门前时,包间的大门忽然打开,一个男人高举右手,手腕上闪耀的劳力士绿水鬼手表比他本人更抓眼球。 “失陪下,我去隔壁打个电话,有个大单子追得急——哎?” 姜思鹭有一瞬哑然,然后有点想笑。 她一时不知是邵震高中就足够老成,还是毕业后保养得好,总之他居然能七年间没什么变化,除了尺寸变大一号。 连她这个对高中同学脸盲的人都一眼认出来了。 相比之下,姜思鹭的变化就太大了。邵震打量她许久后,扭头问道:“这美女是谁的家属?有人认领吗?” 坐在侧面的路嘉腾地站起来认出了她。 “谁的家属啊!烧哥你戴上眼镜吧!”路嘉小碎步跑过来拉姜思鹭的手,“这不是思鹭嘛。天啊,你毕业就消失,我都多久没听过你消息了。” 显然,姜思鹭对别人记忆不深,别人对她也印象寥寥。正巧她此行也一心继续淹没人海,几句话就把焦点递回给路嘉。 P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