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最后一个人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英)玛丽·雪莱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最后一个人》是玛丽·雪莱的一部世界末日反乌托邦科幻小说。故事讲述的是21 世纪末的欧洲,黑死病迅速席卷全球,最终导致欧洲遭受破坏。人类濒临灭绝。它还包括对作为共和国的英国国家的讨论,雪莱参加了下议院的会议,以深入了解浪漫主义时代的政府体系。
作者简介
玛丽·雪莱(Mary Shelley,1797-1851)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短篇作家、剧作家、随笔家、传记作家及旅游作家,因其1818年创作的《科学怪人》(或译《弗兰肯斯坦》)而被誉为科幻小说之母;其他代表作有长篇科幻小说《最后一个人》等。玛丽·雪莱是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和哲学家珀西·比希·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之妻,她曾帮助她的丈夫编辑和推广他的作品。
目录
第一卷 政治理想诚可贵,自由爱情价更高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二卷 死亡阴影笼罩英格兰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三卷 临危受命,寻找最后的家园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序言
一八一八年[1],我来到
了那不勒斯。同年十一月八
日,我与同伴穿过海湾,去
参观巴亚古城散落在海岸上
的文物。平静的海面,碧波
粼粼,在阳光的照射下,古
罗马别墅的碎影落入海草丛
中,宛如一颗颗晶莹的钻石
。如此蔚蓝清澈的海水,应
该就是伽拉术亚[2]乘着珍
珠母贝掠过的地方;埃及艳
后的魔船,也该从尼罗河换
来这里行驶。此时虽是冬季
,但气候更像是早春,那温
暖直钻人的心缝,撩起阵阵
惬意。游客们驻足流连,都
不忍离开这宁静的海湾和酒
满阳光的海角。
我们参观了所谓的“极乐
世界”和“地狱湖”,游遍了
各种废弃的神庙、浴场和特
色景点,最后走进了库迈先
知西比尔[3]的阴暗洞穴。
我们的向导擎着火把,黑暗
如饥似渴地围向暗红色的火
光,贪婪地吮吸着光明。我
们经过一个天然的拱门,看
到前面又是一个长廊,便询
问向导是否可以进入。向导
指了指脚下倒映在水中的火
把,让我们自己拿主意,不
过,他又补充说:“可惜前
面就是西比尔的洞穴。”这
下更激起了我们的好奇和热
情,我们决定往前走走看。
但凡这样的情况,一经实地
考察,困难反倒没那么多了
。后来发现,这条水路的两
边,都有“干燥的落脚之地”
[1]。
终于,我们来到了一个
阴森荒凉的大洞口前,向导
告诉我们,这就是西比尔的
洞穴。我们大失所望,不过
还是想一探究竟,没准空空
的石壁上依然残留着天外之
客来访的痕迹。洞穴的一边
有一个很小的开口。“这通
向哪里?我们能进吗?”“这
可不行!’那位举着火把、
长相粗野的向导说道,“你
可以走几步就回来,里面可
没人去过。”
“我还是进去看看吧,”
我的同伴说道,“也许里面
才是真正的西比尔洞穴。我
一个人去,还是你陪我一起
?”
我正有此意,可向导却
坚决反对。他们开始唠唠叨
叨,用我们听不太懂的那不
勒斯方言警告我们,说洞中
有鬼怪出没,洞顶容易坍塌
,通道过于狭窄,而且里面
还有一处深潭,会有溺水的
风险。我的朋友听不下去了
,从对方手里拿过火把,自
己走了进去。
这条通道,一开始还勉
强能容纳行人,但很快就越
来越窄,越来越低,我们几
乎把身子折成了九十度,咬
着牙继续前进。终于眼前宽
阔了起来,洞顶也升高了。
不过,正当我们庆幸时,一
股气流吹灭了火把,我们一
下坠入了黑暗。向导身上有
点火的工具,可执意前来的
我们没有——看来只得原路
返回了。我们摸索着寻我入
口,不一会儿,我们以为找
到了,没承想那却是另一个
通道。因为这明显是条上坡
路,尽头处跟前一个通道很
像,只不过有一道近似阳光
的光线,不知从何处来,照
得四周好似黄昏一样朦朦胧
胧。渐渐地,我们的眼睛适
应了昏暗的环境——前面已
经无路可走,但是可以从洞
穴的一边爬到低矮的拱顶,
上面有一条相对平坦的小道
,我们这才发现光线是从那
里透过来的。我们好不容易
爬了上去,来到另一条更明
亮的通道,跟之前一样,这
也是条上坡路。
坚持走过几个同样的通
道后,我们来到了一处宽敞
的穹顶洞穴。穹顶中央有一
道孔隙,日光从孔隙投射进
来,却被遍布的面纱一般的
荆棘和灌木遮挡起来,留下
斑驳的光影,营造出庄严肃
穆的气氛。洞穴近似圆形,
一端是块凸起的石板,大小
与希腊式长榻相仿。这里曾
有过生命的唯一迹象,就是
一只完整的山羊白骨架,大
概是有只羊在山上吃草时,
没留神从洞顶开口栽了下来
。从那以后,也许过了几百
个春秋,洞顶又恢复原貌,
重新长满了草木。
除此之外,洞里就剩下
一堆堆树叶和一块块树皮,
还有一种薄薄的白色物体,
就像玉米未成熟时,附在绿
色苞叶内的薄膜。走到这儿
,我们已经累得精疲力竭,
便在石板上坐了下来,只听
头顶上羊铃叮当,放羊娃正
吆喝羊群。
后来,我的朋友拾起一
些散落在地上的树叶,突然
惊叫道:“这就是西比尔的
洞穴,这些就是‘先知诗叶
[1]’!”细细查看后,我们发
现所有的树叶、树皮,以及
那种薄膜状的物体上,都写
有文字。更让我们吃惊的是
,这些文字分属不同的语言
:有古迦勒底语,有同金字
塔一样古老的埃及象形文字
,还有一些我的同伴也不认
得。还有更奇怪的——其中
竟有现代方言、英语和意大
利语!由于光线太暗,我们
看不太清楚,但这些文字写
的似乎是些预言:有近期种
种事件的详细关联,还有如
今家喻户晓的现代人名。这
些事件和人名各自只有薄薄
的几页,却多数记录着或喜
悦或悲伤、或胜利或失败的
感叹。这一定就是西比尔的
洞穴!虽然与维吉尔的描述
有所出入,但这不足为奇,
毕竟整个地区曾经历过地震
和火山爆发,只不过时间已
经抹去了破坏痕迹。这些树
叶之所以能保存下来,大概
是因为一次意外封住了洞口
,唯一的孔隙处又长满草木
,遮蔽了风雨。我们匆匆挑
选了一些各自能看懂的树叶
,然后怀揣着这些宝贝,告
别了昏暗的洞穴,克服重重
困难,终于回到了向导那里

在那不勒斯逗留期间,
我们常常驾船掠过阳光明媚
的海面,回
导语
高质量译本,力求还原原著精髓。
新锐译者孟涛倾力为本书翻译,每一个典故都力求追本溯源,每一个地名都详尽解释,力求让读者了解这本小说的欧洲文化背景,理解作者写作的宗旨。
精美插图与书相得益彰。
书中插入8幅经典绘画作品,均为欧洲名家之作,有末日题材油画和带有欧洲风格的绘画,与小说相得益彰。
详尽注释,读者收获的不仅是故事。
全书从人物、城市、引文等多个角度进行注释,让读者轻松理解这本经典小说,从而了解英国的文化。
书评(媒体评论)
玛丽·雪莱的创作罕见地
把文学内容变成了西方文化
中常见的神话故事,激发了
人们的无穷无尽的改编。
——《纽约时报》
她(玛丽·雪莱)在书里
的分析和结论在今天引起了
惊人的共鸣。
——《华盛顿邮报》
这本书充满了浪漫主义
的典故。
——《时代》杂志
玛丽·雪莱创造了全新流
行文化产业。
——《卫报》
精彩页
第一章
我出生在一个不起眼的小地方,那里四面环海,常年云雾缭绕。一想到地球上还有漫无边际的海洋和荒无人迹的大陆,我便更觉得那里渺小得微不足道;倘若再细细思量,那里又远远胜过其他人口稠密的泱泱大国。毫无疑问,世间一切美好或美妙的事物,唯有人的思想才能创造,而自然本身不过是人类最初的牧师[1]。如今,坐落在极北方茫茫海水中的英格兰,时常在我的梦中幻化成一艘满载乘客的巨轮,以傲人的姿态,乘风破浪而来。在我的童年时期,它——英格兰,就是我的整个世界。当我站上故国的山丘,眺望着连绵不断、同胞屋舍散落其中的平原,直至视野尽头的高山,辛勤的开拓让那里变得丰饶,我甚至觉得那就是地球的中心,其余都是虚无缥缈之地,竟也忘记了这本就不需要费力去想象和理解。
世事无常,无论何种人生都不会一帆风顺,我的命运似乎从一开始就在诠释这个道理。在我看来,这是基因所决定的。我的父亲就是这样一类人:上天曾经慷慨地赋予了他骄人的智慧和想象力,之后却任由无名的飓风摆布他的生命之舟,既没有赐他理智掌舵,也没有赐他判断力导航。
父亲的出身不详,但各种境遇却让他早早成了公众人物。他以演员的身份出入于上流社会暂靡的场合,不久便败光了微薄的遗产。在短短几年没心没肺的青春岁月里,一众纨绮子弟都曾倾慕于他。尤其是年轻的国王,只要有我父亲陪伴左右,他总能喜笑颜开,无论是朝廷的钩心斗角,还是让人焦头烂额的国事,都被抛到了脑后。父亲的冲动从不受自己的控制,因而总是麻烦不断,但他每次都能靠聪明才智化险为夷。赌博、赊账让他欠下累累的债务[1],换作他人早已不堪重负,而他却满不在乎,一如既往地纵情欢乐。富人们的酒桌上、聚会上缺他不可,就算他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也没人放在心上,而他本人靠说些漂亮的恭维话也能在各种场合中如鱼得水。
像父亲这样,再怎么受欢迎,也不得长久。他惹上的麻烦越来越多,仅靠自己那点能耐,显然力不从心。每每遭遇险境,国王便会出于对他的一腔热情,施以援手,然后再语重心长地劝诫一番。父亲每次都会承诺自己一定悔过自新,但他天生爱好交际,总是渴望受人追捧,尤其又嗜赌如命,以至于承诺转脸就忘,终究还是自食其言。敏感的天性让父亲觉察到,自己的好日子就要到头了。果然,国王大婚,那位高傲的奥地利公主成了英格兰的王后、上流社会的领袖。在她看来,父亲哪哪都不顺眼,见到自己的国王丈夫宠幸他,就一脸的不屑。父亲自知大难临头,但这暴风骤雨前的冷静非但没有让他悔悟,反而让他变本加厉地笃信快活至上,任由它掩饰、摧毁自己的命运,只要能让自己忘掉未来的厄运就好。
国王向来性情温和,却极易被人左右,如今在专横的王后面前他更是唯唯诺诺。受王后的影响,他开始指责父亲鲁莽而愚猛的行为,最终二人心生嫌隙。当然,父亲一出现,国王满心的乌云就会消散,因为父亲热情坦率、风趣幽默,对人诚心诚意,这种魅力让人难以抗拒。但只要父亲一离开,关于他的种种不是就会不断传入国王耳中。此时父亲就无可奈何了。王后更是处心积虑,尽量不让他俩见面,还四处搜集众人对父亲的谴责。终于,国王不得不承认父亲总让自己不得安生。每次想找父亲娱乐一下,就得忍受烦人的说教;更要命的是,面对那些放肆的控诉,他又无可辩驳。因此,国王决定最后一次尝试感化父亲,如果失败,就与他断绝来往。
当时的场面肯定极为有趣,两人想必争得面红耳赤。一位权势滔天的国王,却心地良善,他向来温和谦顺,如今却训诫起人来,又变得盛气凌人。就这样,他对父亲软硬兼施,真心奉劝朋友专注于自己的切身利益,切勿贪图一时的快乐,只要将自己的才华用到正途,他的君王就会做他的坚强后盾和带头人。父亲明白国王的一番好意,眼前也曾浮现远大的梦想,他认为放弃当前的追求,做些高尚的事情,也未尝不可。于是他便应承了国王的心意,信誓旦旦地做出了承诺。为了表示诚意,国王给了他一笔钱,要他偿还紧逼的债务,开始新的事业。
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19:4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