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孙吴在江南大地上开创的宏大事业裹挟了不少江南名士俊才,同时吸纳了来自中原的一批优秀人物,他们与政权的起伏兴衰共命运。本书根据《三国志》等史书中的相关资料,对参与江东孙吴政权的全部史载人物逐一进行了细致的认识分析,包括提出谋划并制定策略的众多文臣,驰骋疆场斩敌立功的武将,以及功名昭著的才智之士,其中展现了各个人物特殊的历史机遇,揭示了他们历史活动中的个体心性及其得失,表明了职场活动中应该汲取的经验教训。 全书通过对孙吴史载人物及其职场活动的分析,把孙吴历史的起伏演变全面而深刻地展现了出来;孙吴政权后期的趋势江河日下,江南人物没有摆脱流水落花的寂寥,由此也演示了个人命运和国家兴衰的某种同向关系。 作者简介 冯立鳌,男,1958年12月生,陕西扶风人,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1982年1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政教系,1992年获哲学硕士学位。长期在陕西、广东两地教学与理论界工作,主持团队业务管理,获省市级成果奖和个人荣誉奖多项,2018年底退休。 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对中国历史政治的某些时段做系统解读,独立撰写的8部专著分别由陕西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前期专著再版多次,在读者中颇有影响。作者多年致力于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从哲学方法论和思维方式方面加以体认发掘,学术风格上力求贯通古今、启人心智。 目录 前言 3.6 开业定基的重臣 3.6(1) 辅佐两位君主的张昭(上) 3.6(1) 辅佐两位君主的张昭(下) 3.6(2) 东吴出色丞相顾雍(上) 3.6(2) 东吴出色丞相顾雍(下) 3.6(3) 顾氏族亲的不凡才俊 3.6(4) 诸葛瑾的处人风格(上) 3.6(4) 诸葛瑾的处人风格(下) 3.6(5) 才不世出的诸葛恪 3.6(6) 诸葛瑾的两个儿子 3.6(7) 步骘的功绩与家族败落 3.6(8) 张纮在江东的作为(上) 3.6(8) 张纮在江东的作为(下) 3.6(9) 学者官员严唆与程秉 3.6(10) 阚泽的修学与从政 3.6(11) 孟尝君的后裔薛综父子 3.6(12) 雄姿英发的江南才俊(上) 3.6(12) 雄姿英发的江南才俊(中) 3.6(12) 雄姿英发的江南才俊(下) 3.6(13) 鲁肃的功过(上) 3.6(13) 鲁肃的功过(下) 3.6(14) 勇而增谋的吕蒙(上) 3.6(14) 勇而增谋的吕蒙(中) 3.6(14) 勇而增谋的吕蒙(下) 3.7 斩敌守疆的战将 3.7(1) 名将程普的战功 3.7(2) 赤壁出奇的黄盖 3.7(3) 韩当和他投敌坑爹的儿子 3.7(4) 护卫过主君的蒋钦与周泰 3.7(5) 陈武与他的两个儿子 3.7(6) 从贼寇到将军(上) 3.7(6) 从贼寇到将军(下) 3.7(7) 水战有功的董袭和徐盛 3.7(8) 年轻气盛的凌统 3.7(9) 擒获关羽的潘璋 3.7(10) 后起之秀丁奉 3.7(11) 老资格的臣僚朱治 3.7(12) 征战多功的朱然 3.7(13) 朱家后裔的功业 3.7(14) 心忧公事的吕范 3.7(15) 晚年癫狂的良将朱桓 3.7(16) 时运不济的驸马朱据 3.7(17) 死于非命的吕据与朱异 3.8 功名昭著的江东才士 3.8(1) 名士虞翻的艰难人生(上) 3.8(1) 名士虞翻的艰难人生(中) 3.8(1) 名士虞翻的艰难人生(下) 3.8(2) 才士陆绩与吾粲 3.8(3) 张温受惩的隐秘原因 3.8(4) 善于上表谏君的骆统 3.8(5) 东吴柱石之臣陆逊(上) 3.8(5) 东吴柱石之臣陆逊(中) 3.8(5) 东吴柱石之臣陆逊(下) 3.8(5) 东吴柱石之臣陆逊(末) 3.8(6) 承继父亲遗业的陆抗(上) 3.8(6) 承继父亲遗业的陆抗(下) 3.8(7) 陆抗几位儿子的不幸 3.8(8) 逆鳞谏君的陆凯(上) 3.8(8) 逆鳞谏君的陆凯(中) 3.8(8) 逆鳞谏君的陆凯(下) 3.8(9) 陆氏二相的两位弟弟 3.9 守成时期的功臣与术士 3.9(1) 境内平叛的不败将军贺齐(上) 3.9(1) 境内平叛的不败将军贺齐(下) 3.9(2) 君主信任的“驸马”全琮 3.9(3) 平乱靖邦的长寿名将吕岱(上) 3.9(3) 平乱靖邦的长寿名将吕岱(下) 3.9(4) 诈降诱敌的周鲂 3.9(5) 钟离牧的功业与苦闷 3.9(6) 自蜀归吴的干才潘溶 3.9(7) 诚实做人的是仪 3.9(8) 孙权的亲信之臣胡综 3.9(9) 孙权身边的“神算”吴范 3.9(10) 赵达与刘悖的占卜人生 3.9(11) 术士引起的神异话题 3.10 衰落国度中的臣僚 3.10(1) 与权臣孙綝抗争的滕胤 3.10(2) 把吴国推向灭亡之路的濮阳兴 3.10(3) 孙皓迫害致死的王蕃与楼玄 3.10(4) 上疏谏言而遭忌杀的贺邵 3.10(5) “东吴司马迁”的人生遭际(上) 3.10(5) “东吴司马迁”的人生遭际(下) 3.10(6) 数献良规而免祸的华薮 结语:关于孙吴衰亡的议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2018年年底,我结束了 近37年的在职工作正常退休 ,进入到人生另一新的阶段 ,面临着生活状态的自由选 择。考虑到以前想做而没有 来得及做的某些事情可以尝 试完成,于是辞绝了教育机 构的约聘,也退出了原有一 些学会的职位,给自己准备 了更为充足和大块的松散活 动空间,想从事一些和自己 几十年的职业职务活动没有 直接关系的事情。经过半年 时间的休整和思考,从 2019年5月中旬起,我开始 系统地阅读理解与三国历史 有关的资料,主要有《三国 志》全本,包括晋朝陈寿的 原著与南朝裴松之的引注, 还有《资治通鉴》以及《后 汉书》《晋书》的相关部分 。在阅读史书的同时,我围 绕三国人物的职场活动作出 应有的回味思考,书写出自 己的看法与见解,同时表达 个人相应的生活观、历史观 乃至价值观,我自称这是对 三国历史资料的系统“解读” 。本人手头有一个与职场体 会相关的公众号,每天写出 二三千字的文稿,发到该公 众号上,供几十亲友在小范 围内选阅交流并作矫正。持 续近两年半的时间,到 2021年9月中旬,三国史料 所能涉及的人物活动已全部 搜阅回味完毕,结束了这一 特定的解读。其后翻阅统计 ,共撰写了整七百篇文论, 计176万多字,内容大体涉 及叙述、议论与论理三个方 面,即关于人物职场事迹的 白话叙述、对人物职场行为 方式的得失议论,以及针对 相关社会问题的剖析说理。 这些文字表达实际上相当于 围绕三国史志全部人物职场 事迹所做的“解读笔记”,其 中涉及的时段从东汉末年 184年黄巾起义开始,到 280年晋朝统一约一百年的 历史。 三国人物在历史上乃至 当世都产生过重要影响,对 人物活动事迹的重述与评议 总是灌注着不同的社会生活 观与人生价值观,至今已衍 生出了大量体现于文学、艺 术、教育、游戏等多个领域 、表现纷杂的三国文化现象 ,而三国人物的真实事迹及 其形象反而被湮没。事实上 ,对后世人们最有深刻教益 作用的应该是发生过的历史 ,而不是演绎虚构出的东西 。在世人特别看重三国文化 教益的背景下,如能返璞归 真,回归历史人物的本来面 目作出体味反思,可能会成 为三国文化和当代文化建设 中更有意义的事情。出于这 样的本心,我宁愿把自己对 三国职场的解读拿出来,与 有心的朋友和读者共享。现 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 对自己近三年解读文论的修 订整理。整理后形成互相衔 接的八本撰述:其中从汉末 到三国的过渡《三国前奏》 一本,《曹魏兴衰》四本, 《蜀汉浮沉》一本,《孙吴 起伏》两本,共合成一部成 系列的“《三国志》解读笔 记”,希望以此丰富当代历 史文化的内容,并为三国文 化增添新的枝叶。 叙述人物活动事迹占许 多篇章中的重要分量,这里 首先需要对资料的详尽占有 。《三国志》全本既指陈寿 “文辞简约”的原著,也包括 裴松之“搜采广博”的引注, 被称“本志简略,引注繁芜” 。引注资料来源庞杂,文字 远超原著,且有人物事迹相 抵牾的情况;同时,史书中 关于某一人物的事迹未必全 部在关于该人的本传中,许 多可能是在另一人物的本传 及引注中出现,有些还在《 晋书》相关的人物记述中。 要弄清全部人物活动的事迹 ,需要资料的搜集辨析、穿 插编排,以及必要的揣测推 理。另一方面,人物事迹叙 述还需要不可缺少的白话翻 译。史书均为古文表达,其 中有许多当代人不易理解的 字词和文句,作者对许多人 物的事迹也是初次涉猎,撰 写叙述中参考过一些资料中 对个别字词的译注解释,而 对裴氏引注资料的翻译大体 上都是从头做起,自认是在 此做了些补阙的工作。 因为本书想要避免资料 选用的片面性、随意性、追 求对所涉人物事迹的全面把 握,所以撰写中实际上需要 对史志全部人物活动作出地 毯式、不留死角的翻译叙述 。当然,并非所有人物的事 迹都有典型性,有些人物的 活动可以说是记载不多且乏 善可陈,但为保证人物出场 的完整性,因而不能放弃对 这些人物职场活动的叙述与 评析,以尽力实现对三国职 场活动作出全景式的扫描。 本人在全部所涉人物事迹的 叙述中力求扣紧原文,作出 准确、精练的翻译,同时尽 量少地舍弃个别极不合乎情 理的资料,以保证内容的完 整与协调。阅读本书,至少 能够获得三国人物最原初的 历史记录,了解到历史人物 最接近真实的言论行为;能 观瞻三国职场活动全面完整 的场景,对当时职场活动的 背景及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 形成整体把握;由此也可对 历史小说的剪裁虚构以及后 来人们的各种演绎想象增强 应有的识辨力。阅读该书的 青年学生,不仅对三国人物 活动可以形成初步印象,也 会增进自身的古文翻译能力 。 整个书系的绝大多篇章 在叙述之后都有相应的评说 议论,这种议论是结合人物 活动的特定环境并观照其所 引起的长远效果,针对指出 其行为在职场的利害得失。 在做这些议论时,会尽量探 寻社会运动内含的底层逻辑 ,参照某种客观活动前后相 继的内在因果,尽可能地指 出相关人物思想理念的端正 或偏失,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