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市场街的斯宾诺莎(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市场街的斯宾诺莎》是辛格继《傻瓜吉姆佩尔》后出版的第二本短篇小说集,由11个故事组成,包括《市场街的斯宾诺莎》《克雷谢夫的毁灭》等名篇。
小说讲述了一个住在市场街阁楼里的哲学博士,他每天不是专研斯宾诺莎的《伦理学》,就是仰望星空,生活因而陷入困顿,而一个文盲姑娘的出现,使他重获新生。斯宾诺莎是辛格生命中最重要的哲学家,小说主角菲谢尔森博士对斯宾诺莎的迷恋更像是辛格在吐露自己的心迹。
作者简介
傅晓微,文学博士,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中犹文化研究所所长,哈佛大学犹太研究中心访问学者。担任Synthesis Philosophica(A&HCI源刊)、Journal of Aesthetic Education(A&HCI源刊)等国际学术期刊评审专家。曾多次应邀在美国哈佛大学、巴黎高等学院,以及以色列、希腊等地开设讲座,参加研讨会。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犹太文学与文化、中西文化比较、文学翻译。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四项。出版《上帝是谁:辛格创作及其对中国文坛的影响》《在父亲的法庭上》《复活概念的由来及其演变》《艾·巴·辛格创作探源》《旅游文化道器论》等专著、译著十部;在Judaism:Quarterly Journal of Jewish Life and Thought、Journal of Aesthetic Education、Asian Studies、《外国文学评论》《孔子研究》等中外权威期刊以及《中国社会科学报》《文艺报》《光明日报》等报纸上发表论文七十余篇。
目录
中译本序 傅晓微
市场街的斯宾诺莎
魔鬼的婚礼
两个骗子
婴儿床的影子
希达和库兹巴
漫画
那个乞丐是这么说的
死而复生
一条建议
在救济院
克雷谢夫的毁灭
辛格年表
序言
傅晓微
作家苏童在回顾20世纪
80年代初外国文学对自己的
影响时说,“真正看到的第
一片世界文学风景是在上海
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当代美
国短篇小说集》(1979年
)中,辛格《市场街的斯宾
诺莎》中那个迂腐、充满学
究气的老光棍形象让我念念
不忘”。足见辛格和辛格小
说,尤其是《市场街的斯宾
诺莎》对中国当代作家的影
响。事实上,让苏童着迷的
这篇小说,也被文学批评界
视为辛格最优秀的小说之一
。这部同名小说集此次入选
中信出版社的“辛格经典作
品”系列,笔者对原译本做
了一些修改润色,并应出版
方的邀请,写了这篇译序,
希望能与读者一起重新走进
辛格,走进华沙犹太市场街
这片文学风景。
1
哲学家的理性与俗世的
激情
在这套“辛格经典作品”
里,我们不时会遇到随口引
用斯宾诺莎语录的犹太知识
分子,不仅因为这位17世纪
伟大的哲学家对近现代西方
知识分子尤其是犹太知识分
子影响巨大,更因为辛格自
己曾经狂热地迷恋斯宾诺莎
哲学,始终无法摆脱其影响
。终其一生,辛格对斯宾诺
莎思想既爱又恨,既接受又
排斥。这种矛盾纠结的心理
最终演化出菲谢尔森博士这
个天真迂腐、毕生追求理性
却陷入非理性之中的病态的
斯宾诺莎信徒形象。
三十年来,菲谢尔森博
士心无旁骛,潜心研究斯宾
诺莎的代表作《伦理学》。
就像少年时代的辛格一样,
“书中的每条命题、每个证
据、每项推论、每条注释他
都烂熟于心”。他还亦步亦
趋地追随着斯宾诺莎的生活
轨迹。斯宾诺莎终身未婚,
菲谢尔森博士也拒绝了媒人
介绍的一个又一个姑娘;斯
宾诺莎因其理性主义思想,
尤其是他对《圣经》作者的
质疑被犹太社群开除教籍,
又因为不肯放弃自己“哲学
讲授的自由”而拒绝了海德
堡大学的邀请,菲谢尔森博
士也因不肯放弃原则,“辞
去了图书馆的职位”。不仅
如此,菲谢尔森用《伦理学
》指导自己的一言一行,解
释自己的喜怒哀乐,用它看
待世界万物。夏天热得受不
了时,博士就把头探到窗外
凉快的晚风里,喃喃自语,
“真是太幸福了”。“这时候
他就会想起来,斯宾诺莎说
过,德性与幸福是同一性的
,一个人最符合道德的行为
就是沉浸于并不违背理性的
快乐中。”所以,辛格说菲
谢尔森博士是“市场街的斯
宾诺莎”。
斯宾诺莎后半生主要靠
磨光学镜片为生。他能熟练
地磨制眼镜和望远镜的镜片
。而靠一个学术团体的微薄
资助生活的菲谢尔森在研究
之余的最大乐趣,就是用望
远镜“抬头仰望星空,他意
识到那无限的延伸,照斯宾
诺莎的说法,那是上帝的属
性之一。菲谢尔森博士想到
,尽管自己是个弱小的微不
足道的凡人,是那绝对无限
的实体的一个变动不居的样
式,但他也是宇宙的一部分
,和那些天体由同样的物质
构成……想到这里,菲谢尔
森博士备感安慰”。这些细
腻的描写,不仅把《伦理学
》深奥的哲学术语糅进了幽
默风趣的小说中,也让一个
食古不化、思维僵硬的老学
究跃然纸上,令人忍俊不禁

……
《克雷谢夫的毁灭》中
,辛格对《约伯记》的引用
颇具深意。一方面,约伯是
虔诚的象征。布尼姆的一生
仿佛约伯一生的再现,都是
上帝选中的完美义人,从备
受上帝眷顾、生活富裕、家
庭完美,到一夜之间遭受灭
顶之灾。也同样拒绝了上帝
派来的撒旦的引诱:“我,
邪恶精灵,企图引诱这个极
度悲伤的父亲偏离正道,用
悲哀填补他的精神,因为这
就是造物主派我到地上来的
目的。但是,雷布·布尼姆
无视我的存在,用《圣经·
箴言》上的一句话完成了颂
歌:‘不要照愚昧人的愚妄
话回答他。’”另一方面,作
为长期以来犹太文化和西方
文化中寻求真理、挑战权威
的象征,约伯不在乎万劫不
复,不惜质问上天,就为了
听见来自“天上”的声音。辛
格小说中这一类约伯式的人
物似乎很多,他们目睹民族
的苦难、人类的苦难,为寻
求真相,苦苦寻觅,不惜遭
人白眼,甚至公开的羞辱。
他们不是余华《活着》中的
福贵,对苦难隐忍接受。他
们也无法像挑水工摩西那样
,近乎赤贫却因其虔诚的信
仰,从容平和地生活。他们
有的至死无法了解真相,如
《羽冠》中的阿卡莎,《克
雷谢夫的毁灭》中的丽丝,
最后摧毁她们的不是肉体折
磨,也不是公开受辱,而是
求而不得的绝望。如丽丝所
说,“我知道我已经放弃了
今生和来世,我已经没有希
望了”。他们有的在信仰与
怀疑之间受尽煎熬,直到在
生命的尽头,看到了“一束
光芒从天堂照耀,一切怀疑
戛然而止……”就像约伯在
濒临绝望中听见了天上的声
音。这也许就是辛格的矛盾
之处,一方面是犹太传统对
智慧、智识的推崇;另一方
面,辛格又十分清楚,比起
淳朴、无知的人,聪明绝顶
之人一旦偏离正道,他们给
自己、给社会带来的灾难要
可怕得多。
2023年2月12日
歌乐山下
导语
在宇宙的巨变中,世界起起落落,兴起又灭亡……而他,菲谢尔森博士,命里注定也是这宇宙的一部分。博士闭上眼睛,任由凉风掠过他汗津津的前额,掀动他的胡须。他深吸一口午夜的空气,发抖的双手支撑着窗台,喃喃自语道:“神圣的斯宾诺莎啊,宽恕我吧。我成了傻子啦。”
《市场街的斯宾诺莎》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短篇杰作,在国内影响了几代作家,苏童称这是他“看到的第一片世界文学风景”,鲁羊说他曾“反复地朗诵给不同届的学生听”。
书评(媒体评论)
真正看到的第一片世界
文学风景是……辛格《市场
街的斯宾诺莎》中那个迁腐
、充满学究气的老光棍形象

——苏童
辛格是一个了不起的作
家,他写得非常从容、平淡
,带着一种非常宽松的或者
是柔和的气息,但他写的东
西很感动我,我永世难忘的
可能有他的两篇:《市场街
的斯宾诺莎》和《傻瓜吉姆
佩尔》。我曾经反复地朗诵
给不同届的学生听。
——鲁羊
他的那些有影响力的、
智慧、深沉的段落,使几乎
所有其他现代派小说相形之
下显得吃力、浅薄。
——特德·休斯(英国桂
冠诗人)
精彩页
市场街的斯宾诺莎
1
华沙市场街,内厄姆·菲谢尔森博士在他的阁楼间里来来回回地踱着步子。菲谢尔森博士是个驼背的小个子,他胡子花白,除了后脖颈上几根稀疏的毛发,头上几乎全秃了。他长着鹰钩鼻,又大又黑的眼睛眨巴着,像大鸟扑扇着翅膀。这是夏天一个炎热的夜晚,可菲谢尔森博士还穿着件长及膝盖的黑色大衣,戴着硬领,系着蝴蝶结。他从房间门那儿慢慢踱到倾斜的阁楼间高高的屋顶窗下,又折了回去。要从窗口望出去,得爬上几级台阶才行。桌上的铜烛台里一支蜡烛在燃烧,各色昆虫围着火苗嗡嗡地飞。时不时有一只虫子飞得太近,把翅膀给烤焦了,有的被点燃了,落在蜡烛芯上,瞬间发出耀眼的光来。这时候,菲谢尔森博士总是一脸苦相。他满是皱纹的脸上会一阵抽搐,凌乱的胡须下,双唇紧咬。最后,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条手帕,扬手驱赶这些飞虫。
“飞走吧,你们这些傻瓜,蠢东西,”他责骂着,“你们在这儿得不到温暖的,只会烧死自己。”
虫子四散飞去,一会儿又飞了回来,继续围着跳动的火苗舞蹈。菲谢尔森博士从满是皱纹的前额上抹去汗水,叹息道:“跟人一样,它们渴望的不过是眼下的欢愉。”桌上摆着一本翻开的拉丁文书,宽阔的页边空白处密密麻麻填满了菲谢尔森博士工工整整的笔记和评语。那是斯宾诺莎的《伦理学》,菲谢尔森博士研究这本书都已经三十年了。书中的每条命题、每个证据、每项推论、每条注释他都烂熟于心。他若想找哪个段落,直接就能翻到那一页,根本不用一页页地找。就算是这样,他还是每天要花好几个小时研究《伦理学》。他瘦骨嶙峋的手里拿着放大镜,嘴里念念有词,读到自己同意的地方便点点头。事实是,菲谢尔森博士研究得越久,发现困惑难解的句子、不清晰的段落和语义模糊的话就越多。每个句子都包含斯宾诺莎的任何弟子都尚未解读的暗示。事实上,康德和他的追随者们提出的那些纯粹理性批判,这位哲学家全都预见到了。菲谢尔森博士正在写一部关于《伦理学》的评论。他的抽屉里装满了笔记和草稿,不过看样子,他永远也不可能完成他的大作了。胃痛的毛病已经折磨他好些年了,而且一天比一天严重。现在他只要吃上几口燕麦片,就会胃痛。“上帝啊!这实在是太难,太难了,”他自言自语道,说话的腔调跟他父亲,死去的梯谢维兹镇的拉比一模一样,“实在是太苦,太苦了。”
菲谢尔森博士并不是怕死。首先,他已经不年轻了。其次,《伦理学》的第四部分也写着:“自由的人很少想到死;他的智慧,不是对死的遐想,而是对生的思考。”最后,书上还写着:“人的心灵不会完全随着身体陨灭,它依然留存着某种永恒的东西。”而且菲谢尔森博士的胃溃疡(也可能就是癌吧)一直困扰着他。他的舌苔总是厚厚的,不停地打嗝,而且每次打嗝发出的腐烂气味都不一样。胃里灼痛,还痉挛。他有时觉得想吐,有时又特别想吃大蒜、洋葱和油炸的食物。他早就把医生们给他开的处方扔了。他自己想办法治疗。他发现每餐后吃点儿萝卜丝,然后趴在床上,头垂在床边,感觉会好一点。但是这些家庭偏方也只能暂时缓解痛苦。有几个医生检查后,坚持认为他没什么大病。“就是神经问题,”他们说,“你可能会活到一百岁呢。”
可是,在这个酷热难当的夜晚,菲谢尔森博士感觉自己的力量正在一点点消失。他双膝发抖,脉息微弱。他坐下来读书,但视线模糊了。书页上的字母一会儿是绿色,一会儿成了金黄。一行行句子变成了波纹,上下波动交叉,出现空白,就好像文字神秘地消失了。热浪从锡皮屋顶上直接倾泻下来,简直难以忍受。菲谢尔森博士觉得自己像是给关进了火炉里。有几次他爬上四级台阶,走到窗口,将脑袋伸到夜晚的凉风里。他一直保持着这个姿势直到双膝发颤。“哦,多好的凉风啊,”他喃喃自语,“真是太幸福了。”这时候他就会想起来,斯宾诺莎说过,德性与幸福是同一性的,一个人最符合道德的行为就是沉浸于并不违背理性的快乐中。
P23-2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6: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