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为指导,直面新时代高素质农业劳动力培育存在的问题,以较为宏阔的历史视角并结合实证案例与数据,就如何推进新时代高素质农业劳动力培育工作,提出具体改进策略。 本书共分六章。第一章高素质农业劳动力培育问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目的是阐明新时代培育高素质农业劳动力的战略意义;阐释研究高素质农业劳动力培育问题的必要性,系统梳理国内外关于高素质农业劳动力培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学术发展趋势。第二章高素质农业劳动力培育的理论基础。主要阐释两个问题:一是高素质农业劳动力的概念界定及其内涵;二是高素质农业劳动力培育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我国农业劳动力培育的历史图景与基本模式。重点解析三个问题:一是我国农业劳动力培育的历史演进过程及主要经验;二是国外农业劳动力培育的典型模式与镜鉴;三是当前我国农业劳动力培育的基本模式。第四章至第六章主要是通过田野调查所获取的数据,对农业劳动力的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经营管理素质等进行分析,以“解剖麻雀”的方式直观反映当前高素质农业劳动力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化的对策建议。余论部分主要是对本课题研究予以总结,并就核心问题给出研究结论。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和开展相关问题研究,本书还以附录的形式,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大涉农政策和标志性事件简要列出,以便索引。 作者简介 马寒,男,法学博士,现为郑州轻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先后在中央内参,重要期刊、报纸发表论文40余篇,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收录。出版著作5部,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教育部思政专项等省部级项目20余项。 目录 第一章 高素质农业劳动力培育问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第一节 高素质农业劳动力培育的研究缘起 第二节 培育高素质农业劳动力的战略意义 第三节 高素质农业劳动力培育的研究现状与评价 第二章 高素质农业劳动力培育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农业劳动力的界定及其内涵 第二节 高素质农业劳动力的界定及其内涵 第三节 高素质农业劳动力培育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农业劳动力培育的历史图景与基本模式 第一节 我国农业劳动力培育的演进过程 第二节 国外高素质农业劳动力培育的主要模式 第三节 我国高素质农业劳动力培育的主要模式及其特点 第四章 农业劳动力思想道德素质培育 第一节 思想道德素质培育:乡村善治的基础工程 第二节 农业劳动力思想道德素质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节 农业劳动力思想道德素质培育的路径选择 第五章 农业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培育 第一节 科技赋农的争议与我国的政策指向 第二节 当前农业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状况及问题 第三节 农业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提升的对策 第六章 现代农业劳动力经营管理和治理参与素质培育 第一节 农村融资状况与农业劳动力金融管理能力提升 第二节 农业劳动力产业经营能力的现状与培育路径 第三节 农业劳动力参与乡村治理的状况与能力提升策略 余论 “未来农业”的未来在高素质农业劳动力 附录 改革开放以来重大涉农政策大事记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