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诗爷爷给孩子讲中国地理》是科普作家刘兴诗的代表性作品,畅销多年。作者以其60多年的科考经验为一手创作素材,用充满诗意的语言,为孩子解读中国广袤中华大地上的自然与人文知识。书中不仅融合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还融合了历史、文学等知识,能极大地开阔孩子的视野,提升孩子对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兴趣。本系列7大地理分区进行划分,包含56个拓展专题,200多个精彩篇目和500多张高清图片,带给读者酣畅淋漓的阅读体验。
喜欢读历史故事的孩子,谁不知道杨家将?谁不知道
杨令公战死沙场,杨六郎镇守雁门关?
雁门关坐落在代县西北不远的地方,又名西陉关。它
依靠这儿的险要地势和杨家将的故事,名气比背后的代县还
大。所以我们说代县,就得先说这座雄关。
雁门关高高雄踞于和关口同名的雁门山上。这是北岳
恒山的余脉,山势非常险要。
雁门关的名字是怎么来的?传说南来北往的大雁飞过
这里,只能从山前的垭口穿过,由此可见山势多么高耸。
古人看中了这里的地势,就把横亘东西的长城修筑在
这座山上。长城顺着长长的山脊向东延展,连接着有名的平
型关、紫荆关、倒马关,西边经过轩岗口,连接宁武关、偏
关,摆开一道蜿蜒起伏的长蛇阵,面对北方的群山和内蒙古
高原。这一连串关口当中,以挡住北上南下大路的雁门关最
重要,自古就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的说法。
关外还有大小石墙 28 道,加上 18 个隘口,组成严
密的防御工事。当年杨家将集中力量把守这个关口,就可以
阻挡敌人,不让凶狠的辽军前进半步。
雁门关自古以来就是军事要塞,唐代代州都督薛仁贵
镇守雁门,北方的突厥以为他早就老死了,大着胆子前来进
犯。薛仁贵取下头盔露出面孔,把突厥人吓得转身就跑。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李牧在这里诱敌深入,大破匈奴
十几万骑兵,使匈奴再也不敢前来进犯。雁门关旁边的李牧
祠就是为了纪念他而修建的,可惜抗日战争时期,它连同整
个关城都被万恶的日本强盗一把火烧光了。这笔罪责永远也
不能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