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科学家宋清明带领学生张桢、杨诗怡等成立实验室,进行量子通信研究。一次偶然的实验,他们接收到来自地外未知文明的信号。在海内外学者的支持下,实验室和未知文明建立起有限的通信联系。他们小心翼翼地提防着地外文明的入侵,却发现最大的危机来自于人类本身…… 作者简介 黄天,知乎科幻专栏“星海”编辑,任职于德州仪器半导体,著有中长篇科幻小说《恒星航标》《西伯利亚的黎明》《中宙投资有限公司》《使者》。 目录 第○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导语 宋清明教授在一个年轻人(时宇)的启发下,建立了超距、稳定、瞬时的量子通信的方法。他的学生杨诗怡、张桢、北原术直、沈梦在实验过程中偶然联系上了外星文明。他们在科学院、航天部以及国际外星文明通信协会的协助下,和外星文明建立了有限的通信,就在他们小心翼翼地提防外星文明的时候,发现其实最大的危险竟然来自人类内部。随着研究的一步一步深入,张桢等人发现了一个蓄谋已久的阴谋———个来自未来人类的侵略计划,最终他们粉碎了阴谋,把计划昭告天下。神秘的悬念牵引读者,最终以逻辑严谨的科学设定,揭露出引爆想象的真相……这部小说是扎实的理学功底和汪洋恣肆想象力的完美结合。 精彩页 回溯元年春剑南庇护所 巨大的发电机发出咆哮般的轰鸣,周围的灯光因为电压不稳忽明忽暗,映出张一清坚毅而充满棱角的面庞。他身着深色的迷彩服,和这个昏暗的洞穴几乎融为一体。灰色的战术腰带紧紧地扎在他的腰间,上面还挂着几个弹夹,别着一把精致的19式手枪——这是军官才有的待遇。他一边看着前方幽蓝色的光,一边警觉地环视四周。 张一清身后是几台巨大的仪器,每一台都连着碗口粗的电缆,这些电线杂乱无章地堆在地上,另一端连着汽油发电机。几个穿着相同迷彩服的人正聚精会神地盯着面前的屏幕,神情紧张,熟练地操作着这些设备。他们身后还站着两排士兵,穿着防弹衣,端着隼式冲锋枪,冷静地注视着一列队伍在他们面前缓缓通过。 队伍很长,三十多个人一字排开,他们都不是军人,有稚气未脱的少年,还有满头银发的老者,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紧张和无助。队伍的中间有一个年轻人,面如死灰,穿的虽然单薄,但是在这个阴冷的洞穴中还是满身大汗。他一边随着队伍缓缓前进,一边盯着墙上跳动的计时器,上面显示着“6:52”——鲜红的数字每一秒钟都会跳动一次,刺激着他们本来就已经绷紧的神经。 忽然,身后的人拍了拍他的肩膀:“何教授,别着急,还有时间。” 何教授转过身,看到一个和自己年纪差不多,一样面无血色、头发凌乱的人,身上斜挎着一个帆布包,和自己不同的是,眼神里满是希望和信念。 “嗯,我没事,时委员。”何教授尴尬地笑了一下。 “时委员”名叫时宇,曾经是国联会科学伦理部的委员,但因为国联会早已解散,所以他委员的身份也失效已久了。他现在和队伍中的所有人身份都一样,只是一个普通的“信使”。 这时,时宇被后面的人撞了一下,向前趔趄了几步,摔倒在地。何教授连忙冲上前去,吃力地把时宇扶了起来。他们被关在这个阴暗的洞穴中几个月了,都因为缺乏阳光的照射而出现了骨质疏松的现象,刚才这一次看似轻微的撞击,很可能造成严重的骨折。看到时宇能自己站起来,何教授长舒一口气。 未等时宇开口,身后那个撞到他的人骂骂咧咧道:“磨磨蹭蹭的干什么呢?”那人叫诺亚,声音还未脱稚气,是一个看起来只有十七八岁的孩子。 时宇拍了拍裤子,整了整领口,意味深长地看了诺亚一眼,但是什么都没有说。 “你还敢瞪我?要不是你们这帮白痴通过了法案,我们现在会在这个倒霉地方?”诺亚指了指身后一片漆黑的山洞,情绪激动起来,“这么简单的道理都想不明白,你们国联会是不是蠢得冒烟了?” 两人的争执惊动了哨兵,张一清也跑了过来。看到事情闹大了,诺亚又小声嘀咕了几句,然后若无其事地回到了队列中。 待一切恢复平静,张一清又回到了刚才的位置,继续平静地目视前方。 何教授朝时宇身后看了一眼,压低声音说:“你不要在意,他们还年轻,不知道你们的苦衷。我们都知道你们是被逼无奈的,而且现在的情况也不是你们能预料到的。” 时宇却摇了摇头。“他说的没错。我也没有什么好辩解的。”他深深叹了口气,“只是连累了我的家人,还有你们的家人。” 何教授笑了笑:“其实现在看来,我们的家人反而是最安全的呢。”说着,他把手放在时宇的肩膀上,凝视着他的双眼:“我们这么多人,只要有一个成功了,他们就得救了。”何教授的目光越过时宇的肩膀,投向后面长长的队伍。 P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