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通胀度量的政治经济学--基于法国案例的分析/国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译丛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作者 (法国)弗洛朗丝·雅尼-卡特里斯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采用历史的、理论的、比较的方法来探索法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胀度量的问题,客观地研究和看待通胀度量背后的数据逻辑、计算方法,以及度量方式演变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并对各经济学流派的基本思想以及各种经济行为可能产生影响的方式进行总结概括。全书的主要观点是:通胀度量不是纯粹的经济现象,还受政治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影响。随之而来的政策启示在于,要规范政府行为,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的寻租行为,保持国家与市场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
作者简介
弗洛朗丝·雅尼-卡特里斯(Florence Jany-Catrice),法国里尔—大经济学教授、中国西北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外国专家局特聘外国专家,同时,也是法国调节学派三大分支之一的“政治经济流派”代表人物和法国政治经济学学会会长。
近年来,致力于服务经济学、法国社会模式的转变、社会经济学与经济政策、不平等转化中的社会科学、社会再生产中的危机、社会创新与社会转型、公共统计学和政治权利、数据中的权利等研究
先后出版了《财富新指数》(Les nouveaux indicateurs de richessse)、《总体绩效:资本主义新精神》(La performance totale: nouvel esprit du capitalism?)、《经济增长值得期待吗》(Faut-il attendre la croissance?)等专著多部。
目录
1 “什么是物价指数”:统计学的考量
1.1 导言
1.2 物价指数的统计原理:基本指数与汇总
1.3 各种可能的计量指数:拉斯佩尔、帕舍、费雪价格指数
1.4 在统计学理论和实践中应用物价指数
1.5 物价指数的构成以及CPI随时间的演变
2 物价指数的政治经济学(1913—1990年)
2.1 导言
2.2 物价指数的出现:工业活动的代理人与购买力的保证
2.3 八代物价指数
2.4 1950—1970年:物价指数政策
2.5 CGT指数的生命周期(1972—1998年)
2.6 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金融与政府行为
3 欧洲的转折点
3.1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2)和HICP
3.2 向欧元过渡期间的物价指数
3.3 什么是“正确的”价格通胀水平
3.4 法国国家统计局闻所未闻的回应:在线个人模拟器的启动
4 质量效应
4.1 博斯金报告(1996)和“夸大的”通胀概念
4.2 质量的客观化度量:各种解释与建模
4.3 特征价格分析法:在希望和失望之间
4.4 结论:考虑可持续发展、环境及护理类工作
5 从消费者物价到“生活成本”
5.1 向生活成本指数趋同的一百年
5.2 通货膨胀是被高估了还是被低估了
6 “结账数据”改革
6.1 投资大数据
6.2 结账数据
6.3 这些数字创新给“产品”概念带来了挑战
6.4 “详尽”但贫乏的数据
7 低估还是高估了通货膨胀
7.1 知识制度的重要性
7.2 “通货膨胀被高估”之说法的传播
7.3 “通货膨胀被高估了”的说法出现
7.4 结论
结语
索引
译后记
序言
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
法国的通货膨胀率明显下降
。1980-1985年,法国年均
通货膨胀率是9.6%,而在
1985-1990年下降到3.1%。
尽管如此,经济学家让-保
罗·皮里乌(Jean-Paul
Piriou)在其著作《物价指
数》(1983年初版,1992
年再版)一书中还是将法国
的价格度量描述为“爆炸性
话题”(同上:6),也是大
众媒体里常见的“头条新闻”
和“经济议论的热点”(同上
:3)。
2020年,同样的悖论依
然存在。虽然法国的通胀率
趋于稳定,但是学界依然围
绕如何通过使用统计方法度
量通胀率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
是法国常用的通胀度量指数
,法国国家统计局(INSEE
)官方网站的访问量经常占
据公众网络访问量排名榜首
,而且自从几大中央银行为
维持低通胀水平采取相关金
融政策之后,公众也开始密
切关注CPI。
消费者物价指数为何如
此受人关注?因为对于经济
主体来说,物价指数构成了
“价值的表达”。个人工资或
某一行业劳动者的购买力增
强了吗?当前的货币是在增
值还是贬值?转移性收入会
增加还是减少?经济(由实
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比对
物价指数来度量)处于上行
阶段吗?围绕宏观经济数据
度量的争端经常牵涉到相关
理论的争议,其中也包括价
值理论。这些问题曾在统计
学界引起小范围讨论,并时
时因其敏感性触发公众论点

数据构建
正如所有的宏观经济指
数一样,物价指数经常会有
不同的阐释。第一种阐释将
物价指数记作一个具有普适
性特征的固定值。这种简单
的看法遮蔽了严格度量物价
指数时所能体现出来的“令
人生畏”的问题(瓦诺利,
2002;图坦,1996;科伊
尔,2014)。这类阐释还
会为学术研究和经济政策的
施行提供一些暂时的便利,
让统计学家忙于指数的技术
改进,让经济学家对统计学
家的指数进行理论阐释,最
终决策者采取一定措施来降
低通胀率。
然而这种阐释带有一定
风险。它没有充分重视围绕
生活成本与通胀率的概念与
度量所引起的争议与冲突,
而这些冲突最终可能会爆发
出来。物价指数与生活成本
指数一样,都集合了消费者
指数的大体演变趋势,但其
表现形式却并不直观。
第二种阐释较为客观地
看待矛盾、争议以及物价指
数度量的常规方法。这是本
书采取的立场。它要求我们
严肃地对待物价指数所涉及
的范围与权重问题,以及应
对“篮子”产品变化的方法,
包括引进新产品、替代产品
和质量影响的评估,这都是
许多经济学家讨论和处理的
问题。为了让读者重新理解
关于物价变化度量的核心问
题,我们并不准备毫无理由
地打开度量的“黑匣子”。相
反,我们正在鼓励这样一种
解释,即宏观经济统计数据
——与他们所认同的自然过
程相反——是“强烈的社会
化过程”的结果(奥尔琳,
2004:31;波特,1995)
。通过这样做我们强调,近
年来问题出现时带来的风险
已经完全自然化且与政治脱
钩。毕竟当我们试图确定生
产系统是否服务于为之做出
贡献的人们的利益、是否在
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时,所
处理的是一个社会问题。
CPI是回答该问题的关键指
标之一,但显然不是唯一的
指标。
因此在法国,这一复合
度量方式演变进程中出现的
许多争议实质上属于政治经
济学范畴。它们反映了许多
不同层面的变化:经济事务
的欧洲化导致了当代经济史
的变化;特定社会政治关系
,即政府所维持的诸如经济
增长、生产力和通胀率等宏
观经济指标的变化;微观经
济理论中消费者行为理论与
功利主义框架发展所带来的
理论体系的变化。这些消费
者行为理论为CPI度量方法
的持续改革提供了灵感。在
这些理论中,市场成为生产
“真正”价值的合法空间。政
治家和媒体对这一变化的慷
慨支持加强了这一认识,而
变革的终极驱动力是法国国
家统计局执着追求的目标—
—公信力。
本书大纲
本书以法国官方公布的
CPI数据为基础,分析其度
量与使用的内部惯例,以及
由此引起的或激烈表现出来
的或隐性存在的相关争论。
本书探寻诸多争论背后的数
据逻辑,揭示CPI如何映射
出各经济学流派的思想和各
类经济行为,以及各经济学
流派的思想和各类经济行为
如何对CPI产生影响。第1章
从统计学的角度解释CPI在
强大政治压力下经常发生变
动的原因,以及由此引发的
诸多争论。对数据统计不熟
悉的读者可以直接跳过本章

第2章回顾福特时期
(1945-1970年)的CPI数据
,这一时期以各种各样的政
治压力为特征,并以突发事
件结束,当时隶属于共产党
的主要工会——法国总工会
(Confédération Générale
du Travail,CGT)发表了
一份替代指标(1972-1998
年)。
第3章介绍这些早期历史
阶段结束时,欧洲经历的重
大转折。马斯特里赫特标准
(Maastricht Criteria)的引
入,以及其后过渡到欧元体
系,不仅改变了政治和经济
环境,而且随着调和消费者
物价指数(HICP)的引入
以及欧盟统计局(Eurostat
)所扮演角色日显重要,度
量单位本身的重要性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15:4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