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关于中国社会学说史的专著。本书试图以一个现代人的目光,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重新诠释中国先贤们的思想学说。实际上,这是一部寻根之作。自始至终,作者感兴趣的问题是:先贤们的思想学说对今天的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今天的中国是从何演进而来?今天的中国人和两千多年前的中国人比,在思想上、行为上有什么不同?本书增订版,收入第二版出版十年来近期新研究成果,开启新的群学———中国古典社会学研究视角,构建中国社会学话语体系,阐释群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提供的学理支撑。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前孔子时代的中国社会观念 第一节 前孔子时代的中国政治和中国社会 第二节 自然祟拜:天和帝 第三节 卜筮和巫术 第四节 诸子百家的思想来源 第二章 孔子 第一节 生平背景 第二节 正名:社会秩序论 第三节 中庸:社会关系论 第四节 君子:理想的社会个体 第五节 天命、鬼神与父母崇拜 第六节 孔子死了吗 第三章 墨子 第一节 生平背景 第二节 政府的起源与管理 第三节 崇天事鬼与非命:自然法的萌芽 第四节 兼相爱:理想的社会行为规则 第五节 交相利:功利主义启蒙 第六节 墨子对儒家的批评及杨朱对墨家的反动 第四章 孟子 第一节 生平背景 第二节 仁政:理想社会论 第三节 劳心劳力:社会分工论 第四节 个体:社会的根本 第五节 血缘:秩序的来源 第六节 男女:授受不亲 第五章 老子 第一节 生平背景 第二节 自然法:社会的准则 第三节 柔之胜刚:弱者的生存方式 第六章 庄子 第一节 生平背景 第二节 冷眼望世界 第三节 人和天:自然的同 第四节 文化:人类堕落的根源 第五节 坐忘:超脱自我和社会 第七章 孙子 第一节 生平背景 第二节 军事是政治一社会系统中的有机部分 第三节 形势比人强 第四节 军事行动的伦理准则 第五节 孙子以后 第八章 荀子 第一节 生平背景 第二节 文化:社会发展的阶梯 第三节 社会分工和分层 第四节 明分使群:一天下,建国家 第五节 社会控制和管理 第九章 韩非 第一节 计算:人际关系的本质 第二节 法的起源与社会作用 第三节 法、术、势:社会控制的手段 第四节 极权的形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