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风在心间行走(一个和一群作家的生态文学足迹)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李景平
出版社 中国环境出版集团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为作者的采风作品集,记录了作者参加各种环境文学或者生态文学作家采风的见闻和感想,全书包括三辑,包括风声已远、风乍吹过、风中短笛,收录了作品永恒的主题、看看这片橄榄色世界、曾经的梦不只是梦、追着汾河疾走、在生态文学的绿塬聆听天籁、在历史的深处听风、流淌进一条河的文学行走、一座雕像的寻找、银蓝色风光等。
作者简介
李景平,笔名景平。1957年2月15日生。山西平定人。中国环境报驻山西记者站站长、高级编辑,山西省作家协会报告文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山西省散文学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山西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
曾担任山西环境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全国地方环境报专业委员会会长,山西省环境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山西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主任。
著有《绿歌》《20世纪的绿色发言》《与黑色交锋》《报人论报》《山西之变》《走过时光》《中国环境政治观察研究》《中国环境第一媒体观察研究》《山西环保新政观察研究》。
多次策划和组织开展生态环境新闻和生态文学活动。主编和编辑《绿风》《生态汾河》《山西绿色散文选》《走进一条河流》《黄河边上的绿太阳》《沁源绿》《沁水长流》。
曾获地球奖、中国新闻奖、中国环境新闻奖、中国环境文学奖、山西新闻奖,山西环境保护奖特别贡献奖,山西省五个一工程奖、赵树理文学奖、《黄河》年度文学奖等。
目录
自序
第一辑 风声已远
永恒的主题
看看这片橄榄色世界
曾经的梦不只是梦
追着汾河疾走
第二辑 风乍吹过
在生态文学的绿塬聆听天籁
在历史的深处听风
流淌进一条河的文学行走
一座雕像的寻找
银蓝色风光
“大地文心”的“绿色文眼”
在人类原乡看青铜诞生
每一棵树都是风景
寻觅文化氤氲的现代家园
到乾坤湾看河
在现代文明的坐标系上
在绿的时空里绿着
绿不只是风景
请告诉我她的现在
沁水流过沁水
第三辑 风中短笛
我们与汾河一起流淌
生态文明呼唤新的“汾水长流”
生态文学的时代询问
情感履历的抒写和感情隐秘的揭示
人总是要看看天空的
环境宣传应走向环境文化深处
见证汾河的流失与回归
文学是一种有情感的表达
后记
序言
自己给自己写序,却想
起来朋友的一个说法。
2019年春天,在美丽的
晋祠宾馆出席山西省作家代
表大会。晚间,与几位文友
聊天。一位小说作家突然说
,哎,给咱的小说写个东西
嘛。一位报告文学作家听了
,哈哈一笑,说,李兄不写
则罢,一写就给你写到生态
文学上去了。
我突然一怔:怎么落了
这么个印象?
回想起来,还真是。我
多年的写作历程和几乎所有
的文字,多是关乎自然生态
或者环境保护的。所以,写
东西的时候,想着想着,写
着写着,思路顺着就到了生
态文学或环境文学上去了。
难怪在别人眼里,我会落得
这么个印象。
但是,一写就写到生态
文学上去,异常吗?
我不觉得异常。但在别
人看来,也许会不解。
想想,不过我的职业习
惯或者思维定式而已。青年
时代曾经是文学青年,之后
当了环境记者,再后做了环
境宣传,最后重归文学创作
。重归文学创作之后,文学
的思路就是生态文学的思路
了。但实际上,我的生态文
学,不仅仅是文学写作,更
多的是文学组织。做环境记
者的时候,就组织过环境文
学采风;做环境宣传的时候
,又组织过生态环境文学采
风;回归文学创作的时候,
依然组织生态文学采风。孜
孜以求,总期望许许多多的
作家,能在自然生态和环境
保护上写写东西。
实际上,这世界上许多
事情是与自然生态相通的,
许多事情关联着人也关联着
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不
论你意识到意识不到,它都
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一种根
性的存在。也许就因为这种
客观的根性,自然成了自然
而然、自在如此、本来如斯
的一种存在。你意识到意识
不到它都存在,你存在不存
在它都存在。人的生命与一
切生命在自然里生息死亡,
没有自然,人连生息死亡都
没有。人可以断绝与人交往
,却断绝不了与自然的交往
,即使最终逝去也在自然里
实现着物质的转化。
自然是任何生命的根系
。人的生命来自自然,人的
一切来自自然。在人与人的
关系中,血缘关系是自然关
系,是生命源于父母的关系
;亲属关系是自然关系,是
自然生命的亲情维系;社会
关系是自然关系,是自然占
有延伸的人的关系。生命本
身是自然的生命,人本身是
自然的人,人类本身是自然
的人类。也许就是因为这样
的根性,人与自我的关系,
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
关系,说到根本,是人与自
然的关系。那么文学写自然
生态,写人与自然,完全是
文学的题中之义。
我们过去讲,“文学即人
学”。那么,人学是什么?
是关于人的学问。那么,人
是什么?“人是所有社会关
系的总和”。应该说,这是“
人类中心”时代的人学和文
学。较之于“神学中心”时代
,这样的认识,无疑是对“
人学即神学”的反叛,是具
有现代里程碑意义的判断。
但在进入“生态文明”时代,
如果“人”和“人学”的概念里
,依然撇开人与自然关系而
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
与自我的关系,就等于有所
缺失了。文学作为反映、表
现“人”的“人学”,离不开自
然。
其实,文学发源的时候
,本身表现的就是人与自然
的关系。东方神话和西方神
话,表现的都是人与自然的
关系。那时,人与自然的关
系是直接贴近的,强大的自
然力量与弱小的人类力量形
成对立,人们只能凭借想象
力解释和表现人与自然的世
界,在神话里打败自然。这
样的文学源远流长。到了人
类力量强大而自然力量受到
冲击的时候,人类在许多地
方战胜自然,人便以为人类
是整个世界的中心。之后,
人类远离了自然,人与自然
渐渐疏离了,便狂妄自大,
藐视着自然。
这个时候,人类文学渐
渐转移或者回缩到人与人、
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
里,并理性地认为文学在于
表现“人”,是“人学”。即使
如此,这样的“人学”依然摆
脱不了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依然在表现“人”的时候突
出人对自然的战胜。原始文
明时代的文学,农业文明时
代的文学,工业文明时代的
文学,信息文明时代的文学
,皆如此。但是人类终究不
可能战胜自然,人类在许多
地方对自然的战胜已经遭到
自然的报复,这报复甚至不
亚于原始自然力对人类的冲
击。
这样,“神话”远去了,“
人学”重构了。人类认识到
了自然的威力,认识到了自
然的不可战胜,认识到了人
对自然的战胜最终恰恰是自
然对人的战胜。于是,生态
文明时代来了。生态文明时
代是人类的拯救时代,拯救
的不是自然而是人类自己。
生态文明时代是人类自我战
胜的时代,也是人类自我转
型的时代。这就是摆脱“人
类中心主义”的偏执,铺开“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寻
找。这样,人与自然的关系
重新回到人类轨道,也文学
性地回归着“人学”的“人的
关系总和”。
其实,文学始终就不只
是“人学”,而是面向人与人
、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
与自然的关系美学。我以为
这样设置文学的涵盖也许是
切合文学本意的:文学=人
本文学十生态文学。文学所
面向、所反映、所表现的是
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
我、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19: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