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梁衡散文/名家散文精选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梁衡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作为当代著名的散文大家,梁衡先生视野开阔,思想深邃,善于谋篇布局、炼字锤句,敢于独辟蹊径、求美求新。其散文作品融“大事、大情、大理”于一体,叙事宏大,气势磅礴,显示出大散文的雄健、奇崛。
本书是梁衡先生的散文精选集,包括人物述评、政论随笔、游记散文等,荟萃了其寻访历史与文化现场、洞察时代家国、行走山川大江、体察民风民俗等方面的思考精髓,堪称当代学者读史阅世的典范篇章。
作者简介
梁衡,1946年生,山西霍州人。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长期从事新闻工作,曾任《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全国记协特邀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委员会总顾问。
著有新闻三部曲《记者札记》《评委笔记》《总编手记》及《梁衡新闻作品导读》,散文集《觅渡》《洗尘》《栏杆拍遍》《千秋人物》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写作研究集《为文之道》,政论集《文风四谈》《干部修养谈》等。出版有《梁衡文集》九卷。
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提名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全国好新闻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先后有《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跨越百年的美丽》《把栏杆拍遍》《夏感》《青山不老》《线条之美》等七十多篇文章入选多个版本的语文课本、教辅和试卷。
目录
第一辑 青山不老
把栏杆拍遍
心中的桃花源
武侯祠前的沉思
永恒的范仲淹
读柳永
读韩愈
红毛线,蓝毛线
这思考的窑洞
一座小院和一条小路
带伤的重阳木
觅渡,觅渡,渡何处
跨越百年的美丽
百年明镜季羡老
青山不老
热炕
三十年的草原四十年的歌
第二辑 追寻那遥远的美丽
晋祠
壶囗瀑布
古城平遥记
梁思成落户大同
杏花村访酒
榆林红石峡记
冬日香山
草原八月末
追寻那遥远的美丽
石河子秋色
丰收岭绿岛
在青岛看房子
长岛读海
江南的春天
雨中明月山
吴县四柏
九华山悟佛
铁锅槐
难忘沙枣
奉献给死者的艺术
特利尔的幽灵
佩莱斯王宫记
到处都伸出一双乞讨的手
在美国说钱
第三辑 人格在上
匠人与大师
人人皆可为国王
我看舞蹈的美
书与人的随想
石头里有一只会飞的鹰
夏感
秋思
海思
享受生命
人生没有返程票
人格在上
年感
补丁
第四辑 何处是乡愁
南潭泉记
忽又重听《走西口》
试着病了一回
母亲石
何处是乡愁
导语
本书是名家散文精选系列之一,再现华语文坛散文之美,坚定地守护民族文化的根脉。特别收录《把栏杆拍遍》《觅渡,觅渡,渡何处》《壶口瀑布》等名篇佳作。深刻的见解,开阔的视野,精妙的文笔,堪称当代学者读史阅世的典范篇章。
书评(媒体评论)
梁衡是一位肯动脑,很
刻苦,又满怀忧国之情的
人。他到我这里来聊天,
无论谈历史、谈现实,最
后都离不开对国家、民族
的忧心。难得他总能将这
一种政治抱负,化作美好
的文学意境。在并世散文
家中,能追求、肯追求这
样一种境界的人,除梁衡
以外,尚无第二人。
——季羡林
梁衡同志是我国新闻战
线上一位具有卓越成就的“
多面手”。他的才能表现在
许多方面,不仅在新闻、
通讯、评论写作和新闻研
究上达到了很高的造诣,
在散文写作上也已独树一
帜,自成一家,而且在新
闻出版的管理和媒体经营
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有许多独到的创见。
——范敬宜
精彩页
把栏杆拍遍
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在我看到的资料里,辛弃疾至少是快刀利剑地杀过几次人的。他天生孔武高大,从小苦修剑法。他又生于金宋乱世,不满金人的侵略蹂躏,二十二岁时他就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义军,后又与耿京为首的义军合并,并兼任书记长,掌管印信。一次义军中出了叛徒,将印信偷走,准备投金。辛弃疾手提利剑单人独马追贼两日,第三天提回一颗人头。为了光复大业,他又说服耿京南归,南下临安亲自联络。不想就这几天之内又变生肘腋,当他完成任务返回时,部将叛变,耿京被杀。辛大怒,跃马横刀,只率数骑突入敌营生擒叛将,又奔突千里,将其押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人南下归宋。说来,他干这场壮举时还只是一个英雄少年,正血气方刚,欲为朝廷痛杀贼寇,收复失地。
但世上的事并不能心想事成。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应该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是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的杀气和磅礴之势。比如这首著名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我敢大胆说一句,这首词除了武圣岳飞的《满江红》可与之媲美外,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人堆里,再难找出第二首这样有金戈之声的力作。虽然杜甫也写过“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诗人卢纶也写过“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但这些都是旁观式的想象、抒发和描述,哪一个诗人曾有他这样亲身在刀刃剑尖上滚过来的经历?“列舰层楼”“投鞭飞渡”“剑指三秦”“西风塞马”,他的诗词简直是一部军事辞典。他本来是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的;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谁能懂得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是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呢? P2-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7:3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