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文物是历史文明忠诚的见证者。它们的工艺,凝聚着古代匠人的智慧;它们的命运,讲述着中华民族的浮沉。本书共分四辑,分别带你游览我国各地博物馆代表性馆藏,追踪流落海外的珍贵文物,寻访那些别具一格的器具背后的故事,探索从古至今乐器与音乐的流变。阅读本书,你不但会为古人巧夺天工的技艺而叹服,更会为它们承载的文化内涵而感动,为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明而自豪。 目录 镇馆之宝 匈奴王金冠 曾侯乙编钟 杜岭方鼎 素纱单衣 铜奔马 长信宫灯 鎏金舞马衔杯银壶 秘色瓷莲花碗 七宝阿育王塔 《广州港全景图》 《富春山居图》 海外遗珍 至正型青花龙纹大瓶 宏善寺 铜钟 成化斗彩鸡缸杯 《南诏中兴画卷》 楚国帛书 虎食人卣 “器”宇轩昂 玄鸟的真面目 鹳鱼石斧图 彩绘陶缸 何尊 玉中神兽 虎座飞鸟 最美的衣服 粉彩荷花吸杯 藏在泥土里的人 商玉凤佩 狮纹金花银盘 冯素弗鸭形注 张雄墓俑 玻璃高足杯 余“音”绕梁 穿越时空回响 会唱歌的石头 聆听远古的的鼓声 最早的拨浪鼓 华夏先民的清音 从兵器到乐器 拉开宫廷雅乐的序幕 辉煌的音乐文化 以声传情,以歌养心 悠扬的民族旋律 导语 追溯国宝文物流落他乡的前因后果,听珍贵馆藏讲述自己的身世; 安静的书页阃.仿佛能听到来自远古的回响; 精致的文物.也能折射出大国雄浑的气魄。 《国家宝藏》包括:镇馆之宝、海外遗珍和“器”宇轩昂和余“音”绕梁四部分内容。 精彩页 河南这片土地自古以来便是中原地区,在沧海桑田中见证了许多王朝的兴衰更迭,很多都城曾经在这里建立、兴盛,最后被掩埋于尘土之中。中国的八大古都,河南占了四个,以至有人说:“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先人们在这里创造了丰富的早期中原文化,使其成为华夏文明重要的发源地之一。关于河南的简称“豫”有很多不同的传说:有人认为,古时候河南地区有着野生大象的生活痕迹,这个“豫”便是人和大象的意思;有人认为,上古之神伏羲在这里观察天象,创立了八卦,“豫”便是“我在这里观天象”的意思。河南因为历史悠久,留存着很多文物,杜岭方鼎作为九大镇馆之宝中的一员,和许多珍贵的文物一起被存放在河南博物院,宁静地述说着过往岁月里的风云变幻、万象变迁。 这件青铜方鼎因为出土在一个叫作杜岭的地方而得名。最初,鼎是古代先民们用来烹煮食物的工具,后来渐渐变成了国家政权的象征。传说夏王大禹铸造了九个大鼎来代表王权,给今天的我们留下了“一言九鼎”这个成语。 我们一起来从上到下认识这件杜岭方鼎吧:最上面左右两边各有一个拱形的耳朵,身体是个长方体,腹部看上去比一般的鼎要深一些;周围一圈装饰着花纹,既有完整的兽面纹,也有连续的乳钉纹;支撑整个身体的是四条粗壮的腿,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四条腿上粗下细,上面也装饰了兽面纹。虽然已经过去了三.千多年,但杜岭方鼎浑厚庄重的外形依然打动着今天的人们。 杜岭方鼎是人们在20世纪70年代开挖隧道的时候发现的。挖到方鼎一角的时候,人们还以为挖到了多年前战争时留下来的炮弹呢,后来才知道是虚惊一场。人们为了把杜岭方鼎带出地道,便从地道向地面挖通道,最后居然挖到了一户人家的大衣柜下面。杜岭方鼎的重见天日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因为有人认为杜岭方鼎象征着国家权力,杜岭所属的郑州很有可能就是商朝早期的都城 但也有人有不同的观点。不管怎样,可以肯定的是,发现杜岭方鼎的河南郑91、I商城遗址是商代早期一座重要的城邑。 1997年,中原右刻艺术馆与河南省博物馆合并,成为河南博物院。如果从1927年河南博物馆的成立算起,到如今,河南博物院已经走过了90多年的风雨历程。现在的河南博物院的主体建筑以我国现存最早的观星台为原型,像一座戴冠的金字塔。外部的墙是黄色的,象征着孕育了华夏文明的“黄土”和“黄河”,而主馆外部的浅蓝色透明窗户和透明采光带,如同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那样大气磅礴。河南博物院的基本陈列有“泱泱华夏,择中建都”,展示上至史前时代,下至宋金元的河南历史文物。除此之外,还有三大主题陈列:“明清河南”“巧工遗珍——院藏明清珍宝展”“丹淅吉釜——中原楚国青铜艺术”以及“出彩中原——河南红色文化陈列”。河南博物院馆藏文物17万余件,其中不乏被称作国之重器的藏品。2020年,河南博物院主展馆完成了为期五年的封闭修缮升级,重新对外开放,以全新的面貌迎接众多慕名而来一睹中原文化风采的观众。 P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