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黄可耳朵里突然出现了别人打电话的声音,这让黄可感到既神秘又危险,既痛苦又兴奋。紧接着,他发现刘教授家那条狗的喉咙里居然发出电话中的声音。为了揭开这个秘密,黄可开始追查真相。不料,他被卷入一场扑朔迷离的追杀之中——刘教授、易容、无水游泳池、螳螂一号、潜水汽车、螳螂效应……黄可能否揭开重重迷雾,发现真相? 作者简介 张之路,作家、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影家协会儿童电影委员会会长。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获得者。国际林格伦奖提名奖获得者。中国安徒生奖获得者。文学作品有长篇小说《霹雳贝贝》《第三军团》《非法智慧》《蝉为谁鸣》《极限幻觉》《有老鼠牌铅笔吗》等。作品曾获中国图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等奖项。 目录 不是幻听症 狗嘴里发出人的声音 邮票贴在邮筒上 奇怪的电话声 打呼噜消音器 不翼而飞 无水游泳池 螳螂效应 追踪螳螂 大脑中的磁晶体 纽扣 螳螂出现了 追杀 潜水汽车 他不是我的儿子 导语 中国具有科幻精神的少儿小说,具有文学气质的科幻故事,神奇丰富的想象、幽默动人的情感以及美好纯真的希望,是科幻,也是你我身边的故事! 一个个神秘事件,一个个神奇发明,一个个神秘身份,令人眼花缭乱。 精彩页 不是幻听症 黄可紧紧盯着贺教授苍老而又显得过分执着的脸,为使自己的思路集中不致有所飘移…… “在裂变反应中,蛋白质的每个分子都要经历一个过渡态的不稳定的构型……”教授的声音带有南方某省那种特有的高而尖的拖音,总那么声嘶力竭,每句话都好像是用尽了最后一分力量。 一个陌生男人的声音忽然在黄可的耳朵里响起:“你的心意我领了!饭就不要吃了……” 紧接着响起一个女人的声音:“您听我说,我有个哥们儿在此地开饭店,不用咱们花钱……您一定来啊……” 贺教授挥动手臂以加强他肯定的语气:“我们在试管中成功地合成了能模拟这些构型的分子,并把这些过渡态分子注射到老鼠体内。结果,老鼠体内便产生出大量新抗体。经过提纯,这种抗体物质便成为上述蛋白质裂解反应的高效催化剂……” “喂!找谁?”又一个声音在黄可的耳朵里响起,换了一个男人。 “我找老四!”对方说,也是男人。 “电话错了!” “没错!刚才还打通了!” “你这个人怎么不讲理?告诉你错了就是错了!” “你才不讲理呢……” 黄可下意识地用手捂上耳朵,可惜没有用,因为吵架的声音不是从耳朵外面传进来的,而是从自己脑袋里什么地方发出来的。况且,这样捂耳朵肯定会让贺教授误会。黄可把手拿下来,痛苦地闭上眼睛。 谩骂还在继续。他被迫想象着那两张由于愤怒而扭曲的脸。 本来,黄可还想再坚持一会儿,权当在闹市中听讲,牢牢抓住教授的思路,而置那些噪音于不顾……可是不行,人的噪音不同于车辆和机器发出的轰鸣。这噪音虽然丑恶,却属于人的情感……黄可再也无法集中思路。尤其是当他环顾四周,发现同学们都是那样的平静,那样的专注……心里便忽地一沉。 他知道,同学们根本听不到那吵架的声音。他的感觉是独有的……这独有使他内心更加痛苦。 黄可终于举起手:“我头疼,想请假。” “好!快去休息。”教授说。 黄可是参商大学四年级的学生,身体颀长而健壮,为人正直而活泼。在这所以人品和学识为贵的大学里,他理所当然地得到同学的钦佩和老师的器重。 他的专业学制为五年,但他在四年之内将学分读满肯定不成问题。这学期期末,他将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然后进入研究生院。不是哪位教授接受他的问题,而是他将选择哪位教授当自己导师的问题……黄可进入了踌躇满志、自我感觉非常良好的状态。 一个星期前的晚上,黄可正在图书馆里看书。耳朵里忽然像警笛似的鸣叫了一声。他揉揉耳朵,正准备继续用功的时候,却听见有人在打电话,那声音十分清晰,仿佛自己的耳朵就紧贴着话筒。 黄可抬起头,环顾四周——并没有发现有谁在打电话。况且,这阅览厅里根本没有电话机。他本以为大厅里同学们都会像他一样左顾右盼地寻找这搅乱大家安静的声音。可大家却充耳不闻,依旧在安安静静地做自己的事情。 黄可问坐在自己对面的男同学:“哎!你听……” 男同学竖着耳朵听了一会儿说:“听什么?” “谁在打电话?” 男同学又眯上眼睛听了一下,然后摇摇头:“你耳朵有毛病吧?什么声音也没有哇!” 黄可愣住了,对方脸上一点儿也没有说谎的神色…… P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