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自然的恐惧(中国古代的人与蛇)
分类
作者 吴杰华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环境史方面的论著。作者从历史上中国人与蛇之间的互动,探讨了人在对蛇的恐惧下如何生产、生活,面对蛇时又如何利用、消解这种恐惧,人、蛇和不断变化的心态三大要素贯穿于每个具体的章节。本书的写作突破了目前盛行的以自然演变或历史动物变迁为模式的叙述形式,以“静态”的蛇为切入点,研究长时间围绕在人周围且对人以及人类社会造成极大影响的自然,以此从深层次探究古代人与自然的相处。
作者简介
吴杰华,1989年生,江西丰城人,先后求学于辽宁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日本爱知大学,获南开大学及日本爱知大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担任日本爱知大学客座研究员。主要从事隋唐史、中国环境史研究,已主持各类课题6项,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中国蛇研究综述
第三节 需要说明的问题
第一章 古人对“蛇”的认知
第一节 “蛇”:是虫非虫
第二节 蛇:有足无足
第三节 蛇:曲行之论
第四节 蛇:南方的意象
小结
第二章 人蛇相遇与致命威胁
第一节 生命进化与人蛇相遇
第二节 人蛇相遇与长期威胁
第三节 致命的毒蛇与大蛇
第四节 人蛇活动与面域交叠
小结
第三章 治蛇之术和特殊群体
第一节 巫与医家的治蛇之术
第二节 汉朝之后佛道治蛇力量的崛起
第三节 明清时期的乞丐治蛇群体
小结
第四章 取蛇以用与生命关怀
第一节 唐朝的蚺蛇胆进贡
第二节 医学中的白花蛇、乌蛇与蛇蜕
第三节 被利用的蛇恐惧
小结
第五章 恐惧之蛇与早期文化
第一节 人类普遍的蛇恐惧
第二节 蛇威胁与中国早期蛇文化
第三节 古代生殖崇拜再探讨——以伏羲、女娲为中心
第四节 中国古代蛇崇拜的沉降
小结
第六章 人蛇交介与形象演变
第一节 由尊崇到日常:古代人蛇关系的转变
第二节 由污秽到孝道:蛇与中国古代的死亡叙述
第三节 由排斥到保护:中国古代家蛇观念的形成与演变
第四节 由拒绝到部分接受:古代小说故事中的“人蛇恋”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吴杰华博士的《自然的
恐惧:中国古代的人与蛇》
一书即将付梓,作为他开展
此项研究的主要对话者,我
乐意受命赘言几句,以示特
别推介之意。
单独乍看这部新著,读
者或因其专讲人一蛇的故事
而感到奇兀且心生疑窦:这
是在为蛇类书写历史吗?其
企图、目标和意义何在?但
这部在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
加工完成的作品,可在中外
环境史学发展历程之中找到
学术脉络。我想说明和坦承
的是,这是南开环境史学规
划之中的一项成果。当年杰
华选择这个课题,本人曾经
施加了些许影响,或者说我
的某种学术设想,杰华正在
帮助实现,所以我由衷地为
他感到高兴。
在闻知“环境史”这个名
词以前,我已经隐隐感到历
史的内容比教科书所告诉我
们的远为丰富和庞杂,即便
仅把历史界定在“人的历史”
,亦远非人类所能独自创造
,众多自然因素包括其他物
种曾经参与其中。30多年前
刚开始研究农业史时,我即
对历史上的动物产生兴趣,
曾受文化人类学家凌纯声启
发写过关于中国古代“犬文
化”的文章,还收集整理过
鼠类史料。转向环境史研究
以后陆续拜读一些动物史和
动物学史论著,特别是学习
历史地理学家文焕然、何业
恒等人的精彩论说后,我更
加确信人与动物关系是非常
重要而有趣的史学课题,写
过关于中古华北鹿和鱼的文
章,但同时深知这个方面有
无数问题值得探讨,需要组
织力量系统推进。最近10多
年,我不断鼓动青年同伴(
包括同事、博士后人员、研
究生甚至本科生)开展相关
探索,而他们已就鸟类(如
大雁、喜鹊)、兽类(如老
虎、驯象)、昆虫(如蜜蜂
)……做了许多有益尝试。
当年受邀主持《南开学报》
“环境史研究专栏”时,我组
织过《环境史视野下人与动
物的关系》专题讨论[见《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13年第4期],在“主
持者言”中曾简要说明了探
讨历史上的人与动物关系的
目的和意义,似未引起多少
关注。其中一些言论对推介
杰华这部新作倒是相当应景
,不妨复述一下:
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但这个家园不只属于我们
,也属于其他物种。这个世
界生机勃勃、奇丽瑰伟,不
仅因为有人类活动和文明进
步,还因为有无数物种和生
命形式与我们共同栖息、生
长、繁衍和进化于生物圈,
构成一个相互依存的生命共
同体。自从人猿揖别,人类
自信就不断增强,自诩万物
灵长,长期以来未能处理好
与其他物种的关系,承担好
保护生命共同体应尽的道德
义务,导致物种锐减、生物
多样性严重破坏,长此以往
必将祸及人类自身。近半个
世纪以来,相关问题日益受
到普遍关注,环境史家亦自
觉开展对人类与其他物种关
系的历史探讨,给保护动植
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提供过
往经验,这是生态文明建设
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
近年来,动物史研究渐
成热点,国内一批学者积极
推进,而在国际上,2022
年8月召开的第23届国际历
史科学大会把“相互交织的
路径:动物和人类的历史”
(Intertwined Pathways:
Animals and Human
Histories)作为大会主题报
告的第一场,并且从时间安
排看是最重要的一场,“动
物主体性”“人类记录中的动
物”“动物的展现”和“野生和
家养动物的管理”成为重要
论题,若在以往,这些乃是
不可思议的!我看了有关报
道,感觉自己10年前的预言
正在变成现实,多少有点暗
自得意。我在“主持者言”里
曾经说道:
随着环境史学渐趋成熟
,人与动物的关系史将日益
受到重视。传统史学一向重
人事而轻自然,中国古籍文
献中的动物故事却多不胜数
,其中所反映的历史上的人
与动物关系,既充满价值和
情趣,又充满矛盾与冲突。
讲述和解读这些故事是环境
史学的题中之义,这是因为
:人类自身便是一种动物,
物质和精神生活自古至今都
不能离开其他动物。无数动
物种类曾经参与并将继续影
响人类经济、社会和文化(
生活),人类活动亦不断改
变着许多动物的历史命运,
并赋予它们无比丰富的文化
内涵。采用环境史视角考察
动物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之角
色和形象的演变,不仅有助
于重新认识其生态和文化价
值,构建新型的自然道德与
环境伦理,亦有助于更加全
面地认识人类自身。
动物史研究自有其学术
脉络,与环境史的人与动物
关系研究目标、旨趣并不完
全相同。但不论相关研究是
否属于历史学的“动物转向”
和一种“后人类史学”,站在
环境史学的立场,我始终认
为,人类不断认识天地万物
,利用自然资源和改变生态
环境,众多自然条件和因素
逐渐进入人类历史,不断支
持、规约甚至塑造社会生活
和文化面貌,是人类系统与
自然系统之间不断历史展开
的双向作用过程。极其庞杂
的自然物象和文化事项通过
环境史学的重新归整,将形
成连串的新故事,呈现别样
的新画卷。既有助于具体了
解自然世界的古今之变,也
有助于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
人类历史。通过相关历史经
验事实,既可以发现社会发
展和文化演进的自然之根,
亦可找到山川大地、万类生
灵的文化之魂。我承认,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5: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