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勒是一位思想驳杂而矛盾的人。他的著作常常给人以思考的清晰和论述的无序并存、思辨的才华与充盈的激情共处的印象。《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所围绕的中心问题,就是人是什么,以及人在世界中有何等地位。该著作在哲学、社会科学诸多领域都有突破性建构,对现代启蒙运动造成的某些精神秩序的混乱具有补救作用。
本书是《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一书的导读,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舍勒的生平以及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原因,第二部分剖析了《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一书的主要思想及其逻辑演绎。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强大的冲动和孱弱的精神(舍勒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导读)/西方生命美学经典名著导读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作者 | 柏定国 |
出版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舍勒是一位思想驳杂而矛盾的人。他的著作常常给人以思考的清晰和论述的无序并存、思辨的才华与充盈的激情共处的印象。《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所围绕的中心问题,就是人是什么,以及人在世界中有何等地位。该著作在哲学、社会科学诸多领域都有突破性建构,对现代启蒙运动造成的某些精神秩序的混乱具有补救作用。 本书是《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一书的导读,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舍勒的生平以及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原因,第二部分剖析了《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一书的主要思想及其逻辑演绎。 作者简介 柏定国,博士,教授,博导,福建省优秀教师,福建省教学成果两次特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得者(均排名第一)。主要从事文艺学、文化产业教学与研究,以及职业教育创新和数字乡村发展实务与研究。 目录 壹 马克斯·舍勒思想管窥 一、舍勒生平 二、玛丽亚与弗林斯的贡献以及舍勒思想的传播 三、舍勒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四、舍勒思想述要 (一)舍勒思想的核心概念 1.价值 2.人格 3.伦常明察 4.爱的秩序 5.死亡 6.上帝 7.怨恨 8.宗教人 9.哲学人类学 (二)舍勒与现象学 (三)舍勒关于人的研究 五、中国读者阅读舍勒必须跨越两大障碍 贰 原著导读 一、《人在宇宙中的地位》的主题思想 二、“前言”和“导论” (一)《哲学人类学》写作构想 (二)“人”的观念 三、心—物存在的次序 (一)感觉欲求(植物) (二)本能(动物) (三)联想记忆 (四)实践理智(高等动物) 四、“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一)“精神”的本质———自由、对象化存在与自我意识 (二)各“精神”范畴的例证:物质;作为“虚空”形式的空间和时间 五、正在观念化着的本质认识作为精神的基本行为 六、关于人的“消极的”和“古典的”理论 (一)消极理论及批判 (二)古典理论及批判 (三)精神与力在自然、人类、历史和世界的终极原因中的关系 七、身与心的同一:笛卡尔批判 (一)“自然主义”观点及其形式—机械论类型批判 (二)“自然主义”观点的活力论的三种亚类型批判 (三)路·克拉格斯的人类学理论批判 八、论人的形而上学:“形而上学”与“宗教” 马克斯·舍勒简易年谱 参考文献 舍勒研究中文期刊论文(1990—2021) 后记 序言 众所周知,中国当代 的生命美学是改革开放四 十年中较早破土而出的美 学新探索。从1985年开 始,迄今已经是第三十六 年,已经问世三分之一世 纪。 但是,中国当代的生 命美学却并不是天外来客 、横空出世。我多次说过 ,在这方面,中国20世纪 初年从王国维起步的包括 鲁迅、宗白华、方东美、 朱光潜在内的生命美学探 索堪称最早的开拓,源远 流长的中国古代美学则当 属源头。同时,它与西方 19世纪上半期到20世纪 上半期出现的生命美学思 潮,更无疑心有灵犀。遗 憾的是,这一切却很少有 学人去认真考察。例如, 李泽厚先生就是几十年一 贯制地开口闭口都把生命 美学的“生命”贬为“动物 的生命”。而且,作为中 国当代最为著名的美学大 家,后期的他一直生活在 美国,不屑于了解中国自 古迄今的生命美学也就罢 了,但是对于西方的生命 美学也始终不屑去了解, 实在令人惊叹。当然,这 也并非孤例,例如,德国 学者费迪南·费尔曼就发 现:“就是在今天,生命 哲学对许多人来说仍然是 十分可疑的现象:最常听 到的批判是生命哲学破坏 理性,是非理性主义和早 期法西斯主义。”为此, 他更不无痛心地警示:“ 如果到现在还有人这么想 问题,应该说是故意抬高 了精神的敌人。” 一般而言,在西方, 对于生命美学的提倡,最 早的源头,也许可以追溯 到奥古斯丁的《忏悔录》 。而在18世纪下半叶,德 国浪漫主义美学家奥古斯 特·施莱格尔和弗里德里 希·施莱格尔兄弟在《关 于文学与艺术》和《关于 诗的谈话》中则都已经用 过“生命哲学”这个概念。 而且,小施莱格尔在他的 《关于生命哲学的三次讲 演》中也提到了生命哲学 。当然,按照西方美学史 上的通用说法,在西方, 到了19世纪上半期,生命 美学才开始破土而出。不 过,有人仅仅把西方的生 命美学称为一个学派,其 中包括狄尔泰、齐美尔、 柏格森、奥伊肯、怀特海 等人,或者,再加上叔本 华和尼采。我的意见则完 全不然。在我看来,与其 把西方生命美学看作一个 严格意义上的学派,不如 把它看作一个宽泛意义上 的思潮。这是因为,在形 形色色的西方各家各派里 ,某些明确提及生命美学 的美学,其实也并不一定 完全具备生命美学的根本 特征,而有些并没有明确 提及生命美学的美学,却 恰恰完全具备了生命美学 的根本特征。 …… 需要说明的是,长期 以来,我们的西方美学研 究往往是教材式的、通论 式的、概论式的,当然, 这对于亟待了解西方美学 发展进程的中国当代美学 学人来说,也是必要的, 但是,其中也难免存在着 “几滴牛奶加一杯清水”或 者三分材料加七分臆测的 困境,更每每事先就潜存 着“预设的结论”,更不要 说那种“狗熊掰棒子,掰 一个丢一个”的研究路数 或者那种为研究而研究、 为课题而研究的研究路数 了,那其实已经是学界之 耻。至于其中的根本病症 ,则在于忘记了或者根本 就不知道西方美学研究首 先要去做的必须是“依语 以明义”,然后,才能够“ 依义不依语”,也因此, 长期以来,我们的西方美 学研究往往进入不了美学 基本理论研究的视野,也 无法为美学基本理论研究 提供应有的支持。因为我 们的西方美学研究与我们 的美学基本理论研究基本 上就是完全不相关的两张 皮,也是两股道上跑的车 。这一点,在长期的美学 基本理论研究工作中,我 有着深刻的体会。值得期 待的是,从西方生命美学 思潮的经典名著本身的阅 读、研读、精读开始,而 不是从关于西方生命美学 思潮的经典名著的种种通 论、概论开始,从“依语 以明义”开始,而不是从“ 依义不依语”开始,也许 是一个令人欣慰的尝试。 维特根斯坦曾经提示我们 :“我发现,在探讨哲理 时不断变换姿势很重要, 这样可以避免一只脚因站 立太久而僵硬。”在此, 我们也可以把它作为在美 学研究中“不断变换姿势 很重要”的一次努力,也 作为意在“避免一只脚因 站立太久而僵硬”的一次 努力。 “生命为体,中西为用 ”!在未来的中国当代美 学探索中,请允许我们谨 以“西方生命美学经典名 著导读丛书”的出版去致 敬中国当代美学的未来! 是为序! 2021.6.14,端午节, 南京卧龙湖,明庐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