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隐藏的秩序
分类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作者 (日本)芦原义信
出版社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者芦原义信对东京建筑和城市空间混乱议题的回答。作者从日本传统建筑特征中寻找城市脉络,引发对东京城市空间中包含隐藏的秩序的观念。他认为在日本的城市中,虽然可能缺少艺术感受中的完整性,但是有一种“隐藏的秩序”来自于建筑和城市的局部存在,在内容和功能上使得这些城市适于人的居住,也才使得今天的日本城市有可能充满活力。
作者简介
芦原义信(1918-2003),日本当代著名建筑师。工学博士,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日本艺术院院士,文化勋章获得者。毕业于东京大学建筑系、哈佛大学研究生院。于1956年设立芦原义信建筑设计研究所,完成了驹泽公园体育馆、索尼大厦、蒙特利尔世博会日本馆、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东京艺术剧场等建筑作品并多次获奖。在开展建筑设计工作的同时,历任日本法政大学、武藏野美术大学和东京大学教授,曾担任日本建筑师协会主席、日本建筑学会主席。主要建筑论著包括《外部空间设计》、《街道的美学》和《隐藏的秩序》等。
目录
第一章 关于建筑物的外观
1.在巴黎的思考
2.在汤加的思考
3.建筑的远眺与近观
4.中国——东方中的西洋
第二章外观的暧昧性
1.轮廓线的暧昧性
2.变形虫城市——隐藏的秩序
3.加法与减法的形态——局部与整体
4.绿化的哲学
第三章 内部空间
1.天花板高度
2.阴翳礼赞——阴与阳
3.变装的睡城
4.半公共的内部空间与半私密的外部空间
5.21世纪的木造城市
第四章 结语
后记
序言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
年代初,在中国城市化加速
发展、中国城市即将迎来大
规模建设发展之际,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两
套丛书,一套6册的“建筑师
丛书”“和一套11册的“建筑
理论译丛”2,翻译引介当代
国际建筑领域颇有影响的理
论观点,成为那个时期青年
建筑学子了解海外建筑理论
的重要资源。
我在1986年考入清华大
学开启建筑专业学习之后,
有幸成为这两套西方建筑理
论丛书的受益者。其中,芦
原义信先生的《外部空间设
计》出版于1985年,是其
在中国最早面世的两部作品
之一。书中以建筑师的专业
视角、通俗易懂的文字描述
和形象生动的速写表达,对
日本和意大利的城市街道进
行对比分析,深入浅出地阐
释了建筑外部空间的美学内
涵及其设计原则。相较同期
的其他理论论著,这部译作
以及随后于1989年出版的
《街道的美学》对于启迪我
的设计思维、启发我的专业
选择影响巨大,促使我的专
业兴趣逐渐从建筑空间本身
转向建筑以外的开敞空间和
街道空间,越来越关注城市
空间和城市设计,以及空间
背后的城市生活和影响机制
,最终在研究生阶段转而学
习城市规划与设计,毕业后
选择城市规划与设计作为自
己的专业方向至今。
再见芦原义信先生的中
文新作是在30年后的2019
年,在《建筑空间的魅力—
—芦原义信随笔集》(江苏
人民出版社)出版之际,有
缘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接待
了芦原义信先生的长子——
同为建筑师的芦原太郎先生
,以及此书的编译者伊藤增
辉先生。交谈中得知,伊藤
先生正在翻译芦原义信先生
的另一本重要论著——1986
年以日文发表的《隐藏的秩
序》,也因他了解到我曾留
学法国,并曾多次访问日本
,故而热情邀请我为此书的
中文版撰写序言,因此便有
了这篇小文以表达自己对城
市空间及其背后“隐藏的秩
序”的几点浅显认识。
在《隐藏的秩序》一书
中,芦原义信先生一如既往
地以建筑师的独特视角,基
于亲身的生活体验和细致的
专业观察,对西欧、日本、
中国部分城市的建筑内外空
间关系和城市整体空间秩序
进行分析,探讨和揭示隐藏
在空间现象背后的美学秩序
和美学原则。
形式与功能历来都是空
间的两个基本要素,形式作
为功能的载体,功能则为形
式的本质,两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在建筑的微观层
面上具体表现为建筑形式与
建筑功能的互动,在城市的
宏观层面上则具体表现为城
市空间形态与城市生产生活
的互动。中国有句俗语:“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人
类社会漫长的发展进程中,
各地不同的自然山水和气候
环境培养了当地居民不同的
生活习俗和文化秉性,他们
在营造建筑空间和聚落空间
时又以各不相同的方式,从
建筑材料到建造方式,从房
屋布局到街巷组织,对当地
的自然山水和气候环境以及
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社会
关系作出回应,由此形成各
具特色的建筑语汇和空间文
法及其在人类聚落中的叙事
表达。正是因为拥有各自不
同的建筑语汇和空间文法,
不同地区和不同国家的不同
城市才会展现出迥然不同的
空间形态、空间秩序和空间
风貌。就此而言,无论是中
国城市的轴线对称,还是欧
洲城市的规整有序,抑或日
本城市的自然多变,都是以
各自独特的建筑语汇和空间
文法,对当地的自然山水和
气候环境以及当地居民的生
活方式和社会关系所做出的
空间表达,也是建筑空间和
城市空间背后“隐藏的秩序”
的根本所在。
英文也有一句谚语:“罗
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对任
何一座城市而言,无论最初
是否经过整体的规划设计,
我们今天所能看到和感受到
的空间形态、空间秩序和空
间风貌,都是历史迭代累积
而成的复合结果,除了对特
定的自然山水、气候环境、
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等条件
的应答外,还受到不同历史
时期的建设规则和管理制度
的影响,反映出不同地方居
民的处世哲学和空间美学,
成为当地居民所共同拥有并
被共同使用的历史记忆的物
质载体。
以巴黎作为法国城市的
代表为例。从公元前3世纪
巴黎西人在西岱岛上建立吕
岱斯城开始算起,巴黎至今
已在原址上经历了两千多年
的城市建设历史。公元前52
年罗马人攻占巴黎,在塞纳
河左岸修建了斗兽场、大市
场、大浴室等大型公共设施
,赋予巴黎以古罗马城市的
建筑风貌和空间秩序,但整
座城市并未经过整体规划,
甚至没有像大多数古罗马城
市那样,建起一套完整的城
池防御体系。公元10世纪末
,巴黎成为法兰西王国的首
都,在随后的五百多年时间
里,凭借王国首都、宗教中
心和新兴大学教育中心的独
特地位,得以在原址上持续
自发发展,在塞纳河右岸建
起新兴市民阶层聚居的商业
城市,作为城市边界的城墙
也因城市空间的不断扩张而
多次外扩重建。城市里道路
蜿蜒、建筑密集,哥特风格
盛行,成为中世纪巴黎城市
空间秩序和空间风貌的主要
特征,但城市建设同样并非
整体规划的结果。实际上直
到16世纪末的波旁王朝开始
,巴黎才逐渐出现具有现代
意义的都市计划。从亨利四
世时期包括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