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45篇情感沟通故事,分为四个板块:师生沟通、伙伴沟通、家校沟通、亲子沟通。每个故事皆从班主任的视角,思考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如何以班主任的身份协助理顺亲子关系、伙伴关系。 每篇故事都从具体事件出发,层层剖析,抽丝剥茧,探索事件背后的问题根源,破解矛盾解决的密码。每篇故事,都有原汁原味的案例描述、具体可感的沟通细节;都有引导式对话和启发式疏导;都有对“关系”背后隐藏需求的理性思考。 本书融教育性、哲思性、知识性、趣味性、文学性于一体。每篇故事均配一幅意味深长的手绘插图,图文并茂,适合广大教育工作者及少年儿童和家长阅读。 作者简介 王莉,高级教师;南京市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语文教师;如壹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南京市德育工作带头人;区语文学科带头人;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曾撰写30万字教育文集《且行且思——悠然行走在教育教学之路上》并出版。 目录 遇见你,享受教育幸福的模样 第一部分 爱的呵护——师生沟通 对话:班主任教育机智的实践表达 特别的爱给不特别的你 “老师,我愿意和您签订合约!” 丢掉“面子”,是时候了 “踩!踩!我就要踩!” “谁动了我的椅子?!” “我反对这个结果!这不公平!” 想说爱你不容易 “搜米搜米……搜米搜米……” “你胡说!我从来没说过她好!” “嗯——嗯——嗯——我要喝汤” “是他……主动的。” 第二部分 爱的和谐——伙伴沟通 叙事:班主任在同伴沟通中的教育指导表达 “他们都欺负我!” “屁股下面的秘密” 一勺还是两勺? “摸”出来的蜕变 揪心的“保证书” 小平“变形记” “摆渡”札记 “我家的小狗只咬她” “我是一面镜子” “聪明”的“好议人者” “我就是没碰!” 第三部分 爱的联结——家校沟通 边界:班主任教育行走的表达 “您为什么批评我最狠?” 爷爷的短信 “您当年真的那么优秀?” 手表里的妈妈 以“爱”之名 “我的包包又丢了!” “我以后出门一定要带着武器!” 教出乐观自信的孩子 “我不去!我不想跳绳!” “四顾茅庐” 书没送到谁之过? 惹是生非的梨子 第四部分 爱的陪伴——亲子沟通 调适:班主任教育咨询的表达 焦虑型妈妈和“炸毛”儿子 哭泣的小伙 “我成了他们的累赘” 新转来的豆豆 都是二胎惹的祸 在孩子心中播下一颗希望的种子 “这样的废物,您不要管他了!” “他凭什么耽误我的幸福!” “就算毁了孩子,我也会坚持” “书包不停地倒下来,我必须去扶它!” 睁眼到天亮的女孩 参考文献 序言 遇见——幸福教育的 模样 静静翻开摆在案头的 书稿,不禁浮想联翩。书 里的每一个孩子,我都曾 见证过他们的成长,也曾 享受彼此相伴的快乐。遇 见他们,是我之幸;陪伴 他们,是我之福!是他们 ,让我更加热爱学习、思 考;是他们,让我渐渐领 悟到教育的真谛;是他们 ,让我体验当班主任的幸 福。所以,我感谢他们。 我很幸运,因为我是 一名教师;我很幸福,因 为我是一名班主任!我珍 视生命中遇见的每一个孩 子。无论平日学习工作多 忙碌,我都会细心观察他 们的言行,研究他们的状 态,一旦发现问题,我都 会思考分析,以我微薄之 力,助力他们健康成长。 我遇到过被家长扬言 放弃的“调皮鬼”,遇到过 顽劣不羁对抗老师的“小 霸王”,遇到过孤独无助 的“小哲人”……这些充满 个性的孩子多在我锲而不 舍的努力下逐渐回归。因 为我的理念是“一个都不 能少”!我执着地认为, 茫茫人海中,我们师生能 彼此遇见就是缘分,他们 朝气蓬勃的生命状态常常 令我感动、欣喜! 有朋友好心提醒:别 太累,你一个小小的班主 任,能改变什么!我知道 自己力量微薄,但我依然 执着为之!也许我不一定 能把一个后进生变成前几 名,但我可以尝试让他心 中有爱、眼中有光,我可 以让他体验到尊重与价值 。我的努力也许不能促成 每一个“顽童”成为所谓的 “大才”,但当他生命中遇 到无法逾越的鸿沟时,希 望那曾经的温暖能成为激 活他坚韧前行信心的关键 !正是这份执着的教育信 念,支持着我一直大踏步 向前。 一位朋友得知我要出 书,不解地问:“平时邀 你出来聚聚都那么难,费 这老牛劲,又无利可图, 真不明白你怎么想的!” 我笑笑说:“我是一名教 师,多年的教育思考和探 索如果尘封起来毫无价值 。如果这些资料能给年轻 教师点滴启发,能给家长 们点滴帮助,对学生的成 长能有点滴助力,我会倍 感幸福。” 我珍视每一次面对问 题的机会。之后,我都会 反思教育关系,反思处理 过程,反思是否让学生体 验到老师发自内心的爱与 尊重,是否做到公正、公 平,是否助力学生习得处 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 我发现,在学生心灵 开放的情况下,真挚的爱 能在教育关系中发挥至关 重要的作用。所以,无论 学生多么顽皮,我一直努 力保持着无尽的追问和开 放态度,以谦和、慈爱的 目光看待他们。 这是我的第二部书, 是教育案例专集。里面收 录的45个典型案例都是从 我的素材库中选取的。书 里一个个鲜活的小故事, 汇聚成一幅长长的小学校 园生活画卷,让读者朋友 可以从微观层面了解当代 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本书以班主任的视角 ,思考如何通过沟通,建 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家校 关系;如何以班主任的身 份,去协助理顺亲子关系 、伙伴关系。本书分为四 个板块:师生沟通故事1l 篇;伙伴沟通故事11篇; 家校沟通故事12篇;亲子 沟通故事11篇。板块之间 既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 。每篇故事,都是从事件 出发,层层剖析,抽丝剥 茧,探索事件背后的问题 根源,破解矛盾解决的密 码。每篇故事,都有原汁 原味的案例描述、具体可 感的沟通细节;都有引导 式对话、启发式疏导;都 有对关系背后隐藏需求的 理性思考。无论沟通对象 是学生还是家长,我首先 耐心倾听,再与对方建立 情感连结。我一直努力做 一名“看见”学生的班主任 。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让 我深深懂得:教育,需要 锲而不舍地寻找教育契机 ,把握关键事件,经历千 辛万苦才能看到点滴成效 。我常常把班主任比作“ 摆渡者”,一次次往返, 把孩子们送到目标的彼岸 。当看到孩子们回归正常 的成长轨道,我的内心会 感到无比欣慰。 这些故事能得以面世 ,不但得益于自己爱学生 、爱读书、爱思考,更得 益于我坚持了二十多年的 教育日志。我记录课堂上 师生互动的思维碰撞;记 录教育的成功和失败;记 录教育两难和各种困惑… …我利用零碎时间阅读教 育学、心理学等各类理论 书籍,偶有机会就向专家 请教,也总会结合班级案 例记录自己的随感,再利 用节假日重新思考,寻找 隐藏在教育现象背后的本 质,力求探索出一条助力 学生健康成长之路……多 年的不懈努力,几易其稿 ,才有了这部《遇见你— —幸福老班情感沟通故事 45例》。 我也深知,自己只是 教育战线上一名普通班主 任,才疏学浅,也因此犹 豫是否让这些故事面世。 但每个故事皆因现实教育 关怀而生,每个故事里的 孩子,在学校这个场域中 鲜活的成长足迹,或许能 给一线班主任老师、家有 子女的父母一定的启发和 借鉴。有鉴于以上思考, 才得以成书。 本书从筹划、组稿到 成书,得到李亚娟博士的 倾力指导、徐良博士的关 心指正;得到周小涛主编 、陈莉老师、荣卫红老师 等专家学者的悉心指教; 得到南京市鼓楼区第一中 心小学王学金、董富强、 潘亮、张瑁、许玲、黄剑 、陈馨、诸锦娟等领导的 大力支持,还有章仕波、 陈青等众多同事的无私相 助,还要特别感谢欣 导语 本书集45篇情感沟通故事,皆为作者从教多年累积下来的鲜活案例,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校园、同事、家长、学生真挚的爱。 本书见解深刻,可读可学可用,语言生动有趣,令读者唇齿生香,回味无穷。本书语言简洁,节奏明快,视角独特。 精彩页 对话:班主任教育机智的实践表达 李亚娟 教育是关系的学问,本质上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对话的过程,在对话过程中相互影响、彼此成长。正如德国教育家雅思贝尔斯所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教育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这深刻道出了教育实践的对话属性。 对今天的班主任教师来说,需要重新理解教育的过程与本质,明确教育的对话属性和内涵,因为班主任的教育机智往往就是流淌在日常教育生活的多维对话之中。 那么,班主任如何拥有对话理念,并能够在师生沟通中彰显对话精神,学会对话沟通?王莉老师关于师生沟通的情感教育叙事,启发我们思考班主任教师的对话教育机智。班主任的教育对话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说理:在对话中儿童易于认同指导 研究表明:儿童与青少年是喜欢成人的说理指导的,特别是其在学习、生活、交往中遇到困惑的时候,需要成人的有力指导、支持、帮助。对小学生来说,一般到五、六年级时,已经开始渐渐进入青春早期,他们对自我越来越关注,认知与情感一定意义上存在“分叉”,或者说儿童的道德情感越来越“理性”,行为开始不再按照成人的预想与期待表现。但恰恰在此时,儿童更需要成人的指导,如果成人悉心了解儿童的所思所想,选择适宜的时机,恰当运用合宜的说理,寻找儿童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情感沟通,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2.共情:在对话中师生关系获得改善班主任与学生进行沟通的目的之一就是对学生的认知、情感与行为产生影响,自然也期待着学生整体上发生变化。但是,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深深地体会到,如果没有共情,对话很难产生教育力量。王莉老师在与自尊心超强的六年级学生进行沟通的过程中,能够主动道歉,理解学生的高自尊心态,尝试改善师生关系;在同伴之间发生交往冲突时,她欲擒故纵巧抛“睡袍”;因为父母关系紧张而产生严重补偿心理的学生内心伤痛的痊愈;学生部分场合的行为失当时的“移情式,,思辨;特殊孩子个案辅导过程中的倾听、耐心与鼓励;学生“早恋”进行时的真心倾听与循循善诱……这种种真心共情的场景,就是教师发现学生、理解学生、帮助学生的重要时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充满共情的对话,不仅仅是解决某一个具体问题,还在无形中改善了师生关系,这种师生之间的情感力量注入彼此的内心深处,成为各自成长与行走的力量。 3.媒介:在对话中师生沟通方式更多元 一般来说,在日常学细、交往中,当学生存在认知、情感冲突时,班主任要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并做情感指导。教师关注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并能够有效地对话,需要借助于多元的媒介,多元的媒介也会让对话更多元。王莉老师在与学生进行沟通过程中,充分运用了“合约”媒介,在尊重、信任的前提下与学生立下“盟约”,并在此过程中像父母那样,研究每个孩子的特质,判断哪种方法适合哪个孩子,进而寻找有效教育的方法。教师不能只是每天遇到问题时再去“灭火”“扑火”,而是要在工作中注意运用多种媒介,寻找多元的沟通方式,灵活地走进儿童与青少年的情感世界,实现用智慧呵护成长。 综上,班主任在师生沟通过程中需要拥有对话的理念,这种理念成为教育者的价值观时,教师在沟通过程中会更倾向于尊重、公平;而在对话过程中,在沟通中共情会产生较强的教育力量;而教师寻找到适宜、多元的教育媒介,更多地帮助到教师,让沟通中的教育机智充分呈现出来。 P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