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附思维导图)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作者 杨英杰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包括“‘现代化’概念及其理论”“马克思、恩格斯眼中的现代化与文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等八章内容,紧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个方面论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必然性,基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基本原理,充分阐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所走过的“现代化道路”,并从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论证其所内蕴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乃至文明自信提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作者简介
杨英杰,经济学博士,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进修一部副主任、教授。著有《金融发展中的中国货币需求活动》《改革为什么这么难》,主编《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旨归——学习习近平大国治理思想》《中国政治制度为什么行?》《中共反腐为什么能》《初心之源——中国共产党的传统文化基因》等,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及省部级课题。
目录
上篇 理论逻辑: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必由之路
第一章 “现代化”概念及其理论
第一节 “现代化”的概念
第二节 “现代化”的起源
第三节 现代化理论的两个流派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眼中的现代化与文明
第一节 文明的果实:基于科技创新的生产力
第二节 制度创新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力大发展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批判
中篇 历史逻辑:工业革命引致东西方“大分流”
第一章 “大分流”的出现
第一节 何谓“大分流”
第二节 为什么是英国:思想进化催生“工业革命”
第三节 制度演化护佑“工业革命”
第二章 明末以后我国科技落伍的原因
第一节 思想的封闭僵化
第二节 制度的衰败异化
第三节 “李约瑟”之谜探解
第三章 对“经济决定论”的批判
第一节 西方学者眼中的“经济决定论”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经济决定论”的批判
第三节 政治制度处于关键环节
下篇 实践逻辑:中国式现代化内蕴人类文明新形态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想解放和制度创新
第一节 思想大解放
第二节 制度大创新
第三节 战略大转变
第二章 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第一节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第二节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第三节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第四节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第五节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第三章 中国式现代化内蕴人类文明新形态
第一节 “倒逼”出来的现代化
第二节 “两创”“两结合”内蕴新的文明形态
第三节 中华文明的“大责任”与“大贡献”
附图:中国式现代化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后记
序言
“以中国为方法”视野中
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杨英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
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和中国,
如果墨守成规、思想僵化,
没有理论创新的勇气,不能
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
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不仅党和国家事业无法继续
前进,马克思主义也会失去
生命力、说服力。”党的二
十大胜利召开,报告所提出
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为
今后一个历史时期中国的持
续稳定发展指明了科学方向
。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
式现代化道路,创造的人类
文明新形态徐徐展现于世人
面前。
“以中国为方法”探索现
代化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
十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式
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
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
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
”,从学理上来讲,即从以
中国为方法的维度所视之的
现代化特征。
国外曾有汉学家专门著
有《作为方法的中国》一书
,希望在研究中国历史时实
现方法论的转变,即“以世
界为方法”转变为“以中国为
方法”。当然,这里的“以中
国为方法”,绝不是一种排
斥世界先发国家和地区的“
世界”,也不是建构“以中国
为中心”的“世界标尺”。“以
中国为方法”只是观察世界
、考察历史的方法之一,并
不是否定和排斥其他方法。
回望百年前,清帝国在
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之下不
堪一击,被强行拖入了经济
全球化的大潮,国人心目中
的天朝上国在东亚乃至世界
的核心位置似乎出现了飘移
动摇。从器物自卑、制度自
卑,最终到文化自卑,一个
领先世界数千年的文明帝国
瞬间崩塌,实乃“数千年未
有之变局”。今日世界面临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
和平崛起引起全球产业链重
塑、地缘政治格局重整、意
识形态重构,一些西方发达
国家采取冷战思维,企图与
中国全面脱钩。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
平外交政策,始终根据事情
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
立场和政策,维护国际关系
基本准则,维护国际公平正
义,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
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冷
战思维,反对干涉别国内政
,反对搞双重标准。中国永
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我们所宣示的理念绝不
是权宜之计,中华文明数千
年积淀的和平、和谐、和睦
之“和为贵”的基因,已经成
为人类文明基因库的重要成
分,绝不是那些试图渲染“
中国威胁论”者所能妄图抹
杀的。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历
尽曲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
成就,其中一定有中国的方
法,亦即中国特色。我们不
再妄自菲薄,但也绝不能妄
自尊大。我们有的是日益强
烈的文化自信,有的是汲取
世界文明、融入世界文明的
胸怀。相信随着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不可逆转之历史进程
的持续推进,全党全国各族
人民志气、骨气、底气的日
渐增强,我们不信邪、不怕
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
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
一定能够全力战胜前进道路
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
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中国式现代化内蕴人类
文明新形态
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我
们可以深切感知到,以中国
式现代化所全面推进的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必将创造人
类文明新形态。其重要特征
主要有五个方面:中国式现
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
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
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
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其蕴含着人口发展所带来
的未富先老的重大挑战。解
决此问题的基本旨向是物质
文明的不断提升,通过不断
做大蛋糕来解决发展中的人
口问题。“未富先老”使得我
国现代化迥异于西方国家现
代化之初的人口背景,这一
特点决定了必须首先实现以
工业化为基础的经济现代化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旨向不
断提升人力资本水平。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的现代化,需要解决的是如
何实现共同富裕、实现社会
的公平正义。西方发达国家
在现代化进程中,经历了贫
富差距急剧扩大的过程,导
致社会分裂、经济停滞、政
治动荡,这些值得我们反思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
国式现代化的一个基本特征
,凸显了我国现代化的社会
主义性质,丰富了人类现代
化的内涵。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
协调的现代化,其基本旨向
是精神文明的不断提升。虽
说是强调二者之协调,但更
注重的是精神文明不能落后
于物质文明的发展,更强调
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精神思
想的现代性。思想现代化是
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涵,
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的基石。我们党始终注重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
展,避免了西方发达国家曾
经因经济飞速发展而带来精
神空虚造就出所谓“垮掉的
一代”之社会悲剧。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
代化,其基本旨向是生态文
明的不断提升。中国式现代
化坚决按照自然规律办事,
抛弃那种以破坏自然为代价
的现代化模式,绝不走西方
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
老路,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8:0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