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本书对可控刚度桩筏基础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进一步的凝练与提升,指出其最大的理论创新是分离了桩基础承载力与变形之间的耦合关系,使设计人员在进行桩基础设计时,只需要单独验算承载力,变形交给刚度调节装置来调节即可,减少了很多纠结。这也从根本上阐明了可控刚度桩筏基础的创新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本书又在以下方面开展了研究:①开展了半主动式刚度调节装置的研发与试验,形成了刚度调节装置的系列产品;②开展了岩土工程鲁棒性设计理论研究,包括摩擦型复合桩基与端承型复合桩基鲁棒性设计方法、基于被动式和主动式刚度调节装置的可控刚度桩筏基础鲁棒性设计方法等;③进行了桩顶空腔注浆模型试验,明晰了桩顶空腔后期封闭效果;④设计了刚度调节装置应用于预制桩时的桩顶构造并明确了相应的施工要求;⑤开展了大底盘高层建筑变刚度调平设计和复杂地质混合支承桩筏基础协同工作的现场实践。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前言 1.2 桩筏基础桩土共同作用的实现方法 1.3 桩筏基础变刚度调平设计 1.4 土岩组合地基建设高层建筑 1.5 建筑物废弃桩基础的再生利用 1.6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桩筏基础整体工作机理及简化分析方法 2.1 地基承载力计算与相关指标确定方法 2.2 地基计算简化分析模型 2.3 简化地基模型上筏板的分析 2.4 可控刚度桩筏基础的整体分析方法 第3章 桩顶刚度调节装置的开发与研制 3.1 刚度调节装置的种类 3.2 被动式刚度调节装置 3.3 主动式刚度调节装置 3.4 半主动式刚度调节装置 第4章 可控刚度桩筏基础设计方法及鲁棒性设计理论 4.1 设计计算的总体要求 4.2 可控刚度桩筏基础设计方法 4.3 鲁棒性设计概念的引入 4.4 单桩鲁棒性设计理论与方法 4.5 桩筏基础鲁棒性理论及设计方法 4.6 基于被动式刚度调节装置的可控刚度桩筏基础鲁棒性设计 4.7 基于主动式刚度调节装置的可控刚度桩筏基础鲁棒性设计 第5章 可控刚度桩筏基础连接构造及施工工艺 5.1 工程实践的总体要求 5.2 可控刚度桩筏基础的桩顶构造 5.3 刚度调节装置的安装 5.4 桩顶空腔的后期封闭 5.5 检验、检测与验收 第6章 可控刚度桩筏基础室内模型试验 6.1 室内模型试验设计 6.2 单桩承台系列试验对比分析 6.3 端承型桩筏基础模型试验对比分析 6.4 摩擦型桩筏基础模型试验对比分析 6.5 混合支承桩筏基础模型试验对比分析 6.6 主动式刚度调节装置试验探索 第7章 可控刚度桩筏基础工作性状的数值分析 7.1 工作机理初步分析 7.2 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 7.3 不同方案下计算结果对比与分析 7.4 不同工况下计算结果对比与分析 第8章 大支承刚度桩桩土共同作用的工程实践 8.1 工程概况与地质条件 8.2 基础设计方案及创新点 8.3 可控刚度桩筏基础设计 8.4 工程现场测试分析与研究 8.5 经济效益分析 第9章 大底盘高层建筑变刚度调平设计的工程实践 9.1 工程概况与地质条件 9.2 基础方案可行性分析与计算 9.3 数值模拟分析 9.4 现场实测结果与分析 第10章 土岩组合地基高层建筑的工程实践 10.1 工程概况与地质条件 10.2 项目难点及解决方案 10.3 设计方案及计算过程 10.4 有限元计算及分析 10.5 监测结果分析 第11章 混合支承桩筏基础的工程实践 11.1 工程概况 11.2 基础方案分析 11.3 可控刚度桩筏基础设计过程 11.4 有限元模拟及分析 11.5 项目实施与现场测试 第12章 结语与展望 12.1 结语 12.2 展望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