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剑桥世界暴力史》是学界首部研究人类历史不同时期和世界不同地区的暴力现象的丛书,而暴力史正在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关键研究议题之一。这部多卷本丛书涉及暴力史的新近学术成果,从多种角度展现了权威性的暴力问题处理方式,提供了关于不同类型暴力之历史背景的专题研究成果,以及各民族在不同时期的共同经验概览。 《剑桥世界暴力史(第三卷)》主要涵盖了早期近代这一全球化发端的时期,公元1500-1800年,考察这三个世纪的暴力难题,需要首先解答人类社会组织及其互动的基本形式问题。暴力往往牵涉到许多重要议题,如社会礼仪、政治主权与政府权力的性质、征服与镇压的合法性、民众抗议的可能性,以及民族与种族问题引发的动荡等。此外,暴力为关于人性的深刻思考,以及考察人类与神和自然世界的联系提供了素材。本卷检视了早期近代的帝国巩固与扩张、跨洋交流和复杂的全球贸易系统,呈现了一幅暴力且残酷的历史画卷。 作者简介 安乐博(Robert Antony),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荣誉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社会史、法律史和海洋史。著有《海上风云:南中国海的海盗及其不法活动》(2003年)、《扬帆年代的海盗》(2007年)、《法外之徒:帝制晚期华南的罪行、社群与政府》(2016年)。 目录 上册 图片 地图 执笔 第三卷 导言 第一部分 帝国、人种与族裔 1 惊惧、恐怖与18世纪的英属大西洋奴隶贸易 特雷弗·伯纳德 2 早期英属与法属美洲的暴力、奴隶制与种族 塞西尔·维达尔 3 葡属美洲的种族与暴力 哈尔·朗福尔 4 奥斯曼帝国的暴力与宗教 莫莉·格林 5 美洲的人祭、暴力仪式与殖民遭遇 沃尔夫冈·加博特 第二部分 战争与暴力的文化 6 中国的战争方式 石康 7 加勒比和中美洲的殖民入侵(1492—1547年) 马修·雷斯托尔 8 印度修士的战争方式 威廉·R.平奇 9 欧洲战事 彼得·H.威尔逊 10 奥斯曼帝国的战争、政府与暴力的私有化 托尔加·埃斯梅尔 第三部分 亲密关系和两性关系中的暴力 11 晚期帝制中国对性暴力和家庭暴力的法律认识 苏成捷 12 日本的武士、男性气概与暴力 康斯坦丁·N.瓦波利斯 13 早期美利坚的性别与暴力 约翰·吉尔伯特·麦柯迪 14 欧洲的家庭暴力与性暴力 黛安娜·霍尔 伊丽莎白·马尔科姆 15 男性争斗:全球视野下的欧洲 彼得·斯皮伦伯格 16 早期近代世界的自杀现象 大卫·莱德勒 下册 第四部分 国家、刑罚与司法 17 沙俄帝国的罪与罚 南希·S.科尔曼 18 18世纪中国的凶案与刑罚 步德茂 19 英属美利坚的犯罪与司法 杰克·D.玛瑞埃塔 20 欧洲的暴力与司法:刑罚、酷刑与处决 撒拉·比姆 21 西属美洲殖民地的合法暴力 马修·雷斯托尔 第五部分 民众抗议与抵抗 22 越南的起义与暴力 乔治·达顿 23 亚洲和西方的海盗活动 克里斯·莱恩安乐博 24 欧洲的骚乱、反叛与革命 朱利叶斯·R.拉夫 第六部分 宗教暴力 25 东亚的宗教与暴力 杜博思 26 欧洲的异端迫害与猎巫运动(1022-1800年) 罗伯特·W.瑟斯顿 27 欧洲宗教群体间的暴力 彭妮·罗伯茨 28 欧洲及其殖民地的动物虐待现象 布鲁斯·博勒 第七部分 暴力的表征与建构 29 非洲的暴力仪式:西非和流散地的近身战斗 T.J.德施-欧比 30 美洲西班牙殖民地暴力的跨文化标志 费德里科·纳瓦雷特 31 中国明清社会的暴力现象 安乐博 32 欧洲宗教改革中的暴力图像 查尔斯·齐卡 33 暴力、市民社会与欧洲的文明进程 斯图尔特·卡罗尔 索引 序言 导言 安乐博 斯图尔特·卡罗尔 卡罗琳·多兹·彭诺克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世 界史学界普遍视公元1500- 1800年为一个特殊的时期 。该时期见证了伟大帝国的 巩固与扩张、跨洋交流和首 次让世界各地联系在一起的 复杂全球贸易系统的诞生。 这些进步不但引发了首次波 及全球的大规模冲突,而且 促使各国在国际法框架下首 次尝试对冲突规模加以限制 。19世纪以来,学界将下面 这一系列历史节点视为该时 期的开端:1453年,奥斯 曼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 1492年,哥伦布航行横跨 大西洋;1498年,瓦斯科· 达·伽马航行抵达印度; 1519年,西班牙征服者在 墨西哥登陆。而质疑欧洲中 心主义历史观的学者则转向 了其他地区,如1405年伟 大的中亚征服者帖木儿的去 世导致12世纪晚期始于成吉 思汗的帝国大厦土崩瓦解, 又如郑和率领的中国船队在 1405-1433年远至东非海岸 的下西洋之旅。到该时期结 束时(19世纪初),越来越 多的人认为,机械动力在工 业革命推动下的投入使用, 以及大西洋地区由民主革命 推翻旧秩序引发的政治体制 变革,使世界发生了巨变。 学界很早便指出,尽管18世 纪末的现代世界在社会、知 识与文化方面都有了显著进 步,但莫卧儿王朝、清朝和 德川幕府的统治力均出现了 大幅度的下滑。1500-1800 年,暴力难题使关于人类社 会组织及其互相影响的基本 形式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变 得必要。暴力还往往牵涉到 许多重要议题,如社会礼仪 、政治主权与政府权力的性 质、征服与镇压的合法性、 民众抗议的可能性,以及由 民族与种族问题引发的动荡 等。此外、暴力也为关于人 性的深刻思考以及考察我们 同神与自然世界的联系提供 了原始素材。 15世纪至19世纪初,欧 亚大陆与美洲大部分地区的 前工业国家(所谓的高等有 机社会)在“国家建 构”(state building)与经 济建设水平方面达到顶峰。 在作为廉价能源的煤炭还未 被开采时,世界各地均依赖 有机能源,如通过植物为人 类和动物提供肌肉能量,以 及将木材视为燃料和加工材 料。风能和水能也是当时重 要的补充能源。高等有机社 会的特点在于高活力商业经 济驱动下的资本积累、高度 集权的官僚机构实施的法律 规则、频繁且有效的改革运 动,以及经济的长期增长。 1500-1800年,所谓的“ 西方崛起”还远没有发生。 亚洲的经济发展与政权巩固 的进程要比西方开始得早得 多(也许早在10世纪,中国 就已开始这一进程),并一 直持续到本卷所讨论的时代 的尾声阶段:18世纪的中国 和日本的农业生产力与人均 生活水平远超同时期的欧洲 各国。以蒸汽动力和生产过 程中近乎取之不尽的廉价能 源为主要技术优势的现代经 济模式,直到很晚才在欧洲 西北部得以推行。在此之前 ,自给自足和高度集权的亚 洲各国几乎完全不会忌惮欧 洲列强。本卷提供了一种将 这些高等有机社会中暴力的 种类、用途及其控制方式纳 人比较视野的途径。 直到英国东印度公司 1757年在普拉西战役 (Battle of Plassey)中获胜 ,欧洲人才在征服旧大陆( Old World)的战场上取得 了胜利。18世纪中叶之前, 由于不成熟的军事技术与水 土不服,欧洲征服者的暴力 与剥削常常遭遇抵抗,欧洲 人在当时仅仅征服了西伯利 亚、美洲部分地区(主要由 于疾病的传播)、非洲部分 地区、印度尼西亚以及菲律 宾群岛。因此,欧洲在本时 期得以兴起的直接原因在于 对原住民的暴力征服,以及 动用军事力量(尤其是海军 )强迫与其进行更加频繁的 不平等贸易。 …… 本卷第四部分继续论述“ 早期现代性”的特点,即国 家在发展监察与诉讼制度以 维持秩序和打击犯罪方面扮 演的角色。欧洲和亚洲的成 熟政体均通过颁布法律条文 来遏止暴力。关于罪犯是否 应该受到体罚这一道德问题 ,中国和欧洲有着截然不同 的看法。越来越多的人相信 ,适当且有节制的体罚是文 明国家的标志。到18世纪, 欧亚大陆上的各国都相信, 政府对惩罚活动的适度调节 能力是政体强大合法性的证 明。而以暴力实现征服且合 法性基础薄弱的政权继续将 司法恐怖作为常规统治手段 ,它们对上述观念不太敏感 。 本卷第五部分勾勒了人 口增长带来的资源压力以及 社会内部出现的紧张氛围所 导致的反抗情绪,这在政府 日益增大的财政需求下变得 更加严重。苛捐杂税同样是 一种不能忽视的暴力形式, 它们源自政府和贵族在财政 和劳动力上对穷苦农人的双 重迫害。公元1500年后, 世界海域的开放为海盗活动 和商业掠夺带来了机遇,欧 洲各国也首次被迫通过起草 法律条文的方式保护千里之 外的财产。这种冲突形式与 现代海军的奖励机制密切相 关,船员所获得的金钱奖励 来自从敌舰上缴获的战利品 ——不仅是西方,世界其他 地方也一直将其视为合法与 非法海上掠夺之间的灰色地 带。 本卷第六部分涉及暴力 与宗教的密切关系。对一些 信徒而言,暴力是一种神圣 的行为。世界上的许多宗教 都有与暴力有关的起源神话 ,它们的历史观都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