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哈佛天文台是最早雇用女性担任计算员的机构。起初,这些女计算员来自天文台常驻天文学家的妻子、姐妹和女儿,她们计算和解译男同事夜晚观测的结果。随后,越来越多的女子学院毕业生加入其中。她们见证了摄影术与光谱学兴起的时代,工作内容从计算转向研究“玻璃底片上的宇宙”——通过天体照相定格在玻璃底片上的星星;利用这些底片分析恒星光谱、进行恒星分类、编纂星表、发现新星和变星,并找到一种通过星光测量太空中距离的方法。 这是一个有关哈佛天文台历史上赞助人和天文学家的故事,也是一部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中期的天文学史。作者通过日记、信件和回忆录等大量材料为我们精确还原了哈佛天文台与近现代天文学发现史上的一些重要现场,以及背后许多不曾为人知晓的点滴。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回到了爱德华·皮克林与哈洛·沙普利任职哈佛天文台台长的时代,亲历了天文台从美国马萨诸塞州到秘鲁再到南非的观测活动与玻璃底片库的扩充,见证了安娜·德雷伯和凯瑟琳·布鲁斯两位女性赞助人对天文观测和研究的慷慨解囊,更沉浸于威廉明娜·弗莱明、安妮·坎农、亨丽埃塔·莱维特、安东尼娅·莫里和塞西莉亚·佩恩等女天文学家的职业生涯中——她们创造了历史并影响至今。 作者简介 达娃·索贝尔,著有《经度》《伽利略的女儿》和《一星一世界》等书,曾任《纽约时报》科学记者,长期为《纽约客》《奥杜邦》《发现》和《哈佛杂志》撰稿。她曾荣获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个人公共服务奖”,波士顿科学博物馆“布拉德福德·沃什波恩奖”以及多项写作奖。 目录 中译本序 前言 第一部分 星光的色彩 第一章 德雷伯夫人的意图 第二章 莫里小姐看到的东西 第三章 布鲁斯小姐的慷慨捐赠 第四章 新星 第五章 贝利在秘鲁拍摄的照片 第二部分 哦,做个好姑娘,吻我! 第六章 弗莱明太太的头衔 第七章 皮克林的“娘子军” 第八章 共同语言 第九章 莱维特小姐的关系 第十章 皮克林研究员 第三部分 头顶的深空 第十一章 沙普利的“千女”小时 第十二章 佩恩小姐的学位论文 第十三章 《天文台围裙》 第十四章 坎农小姐设立的奖金 第十五章 恒星的一生 致谢 资料来源 哈佛学院天文台历史上的一些大事 词汇表 哈佛天文学家、助理与相关人士一览表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哈佛名镜的前世今生 序言 小小的一片天堂。那是 观看撑在她面前的这块玻璃 片的一种方式。它只有相框 那么大,宽8英寸,长10英 寸,厚度与窗玻璃差不多。 它一面涂着一层薄薄的感光 乳剂,如今那上头定格着数 千颗星星,就像被困在琥珀 中的小昆虫。天文台的某个 男人在室外待了一整晚,转 动着望远镜,捕捉了这幅图 像,以及其他十来幅星空图 。当她在上午9点抵达天文 台时,这些图像就在那堆玻 璃底片上,等着她来处理。 室内温暖而干燥,她身穿羊 毛长裙,在群星间“奔波”。 她要确定它们在天穹中的位 置,测量它们的相对亮度, 研究它们的星光随时间发生 的变化,提取有关它们化学 成分的线索,偶尔也会做出 一项可以上新闻的新发现。 在她身边,还坐20位女士, 都在做着同样的工作。 哈佛天文台从19世纪末 开始,就给女士们提供了这 一独特的工作机会。对一家 科研机构而言,这是很难得 的;对哈佛大学这样一个男 性主导的世界而言,也许更 是非同寻常的。但是,台长 在用人方面富有远见,再加 上他要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 里,致力于对夜空进行系统 的拍摄,这为女性开创了一 片在玻璃宇宙中工作的天地 。这些项目的经费,主要来 源于两位始终对天文学情有 独钟的女性巨额财产继承人 :安娜·帕尔默·德雷伯 (Anna Palmer Draper)和 凯瑟琳·沃尔夫·布鲁斯 (Catherine Wolfe Bruce) 。 这个庞大的女职工团队 ,有时被戏称为“娘子军”, 其成员有老有少。她们或者 擅长数学,或者是专心致志 的观星者,也有一些人在两 方面都很擅长。她们中一些 人是新近成立的一些女子学 院的毕业生,而另外一些人 只有高中文凭,她们依靠的 是天赋才能。甚至在女性赢 得投票权之前,她们中的好 几位就已凭着自己做出的贡 献,在天文学史上取得了崇 高的地位:威廉明娜·弗莱 明(Williamina Fleming) 、安东尼娅·莫里(Antonia Maury)、亨丽埃塔·斯旺· 莱维特(Henrietta Swan Leavitt)、安妮·江普·坎农 (Annie Jump Cannon)以 及塞西莉亚·佩恩(Cecilia Payne)。本书讲述的就是 她们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