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陆婉珍院士手迹选(精)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以陆婉珍院士的读书笔记、论文、专著、科研报告、题词、会议发言稿、信件等手迹为载体,系统介绍了陆婉珍的科学生涯和奋斗历程,全面立体地勾勒出陆婉珍精彩的学术人生和卓越的科研成就,全方位展示了陆婉珍的学术成长经历、学术思想和学术贡献。这些弥足珍贵的手稿既真实亲切,又令人信服,体现出陆婉珍矢志不渝追求科学的崇高精神和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是读者能够触摸到科学大师生平的厚重承载。本书适合大众读者阅读,特别是科技工作者、青年学生、科技史研究者以及文化教育工作者等。
目录
第一篇 自述手稿
手稿1-1 1980年干部简历表(1)
手稿1-2 1980年干部简历表(2)
手稿1-3 1990年干部简历表
手稿1-4 “我的先辈们”
手稿1-5 “妈妈带我去拜见她的外婆”
手稿1-6 “我心存感念的一段时光”
手稿1-7 “又回到了南开”
手稿1-8 “韩琍再见了”
手稿1-9 博士学位论文首页
手稿1-10 先进工作者登记表
手稿1-11 “反右”后的思想总结
手稿1-12 “文化大革命”期间遭遇
手稿1-13 我草率地作了一次正确选择
手稿1-14 职工升级审批表
手稿1-15 “三八”红旗手登记表
手稿1-16 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简表
手稿1-17 10篇代表性著作和论文
手稿1-18 科研项目获奖情况
手稿1-19 《新青胜蓝惟所盼——陆婉珍传》序言
第二篇 笔记手稿
手稿2-1 摘编的文献卡片
手稿2-2 分子结构与辛烷值的关系
手稿2-3 核磁共振谱表征油品分子结构
手稿2-4 重质油的加工与利用
手稿2-5 沥青质絮凝
手稿2-6 分子筛催化剂的酸性
手稿2-7 化学计量学算法
手稿2-7A 线性代数
手稿2-7B 傅立叶变换和小波变换算法
手稿2-7C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手稿2-7D 模式识别方法
手稿2-7E ASTM E1655多元校正方法规范
手稿2-8 漫反射近红外光谱学
手稿2-9 近红外光谱技术已报导的应用
手稿2-10 清洁燃料的规格
手稿2-11 聚丙烯专用分析仪的参数
手稿2-12 汽油自动调合技术
手稿2-12A 汽油调合技术推广计划
手稿2-12B 汽油调合技术鉴定会上的发言稿
手稿2-13 学习国家大政方针
手稿2-13A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科研路线的选择
手稿2-13B 十七大与未来炼厂
手稿2-13C 原油分析或识别
第三篇 论文手稿
手稿3-1 我国原油组成的特点
手稿3-2 色谱在石油化工领域的发展动向
手稿3-3 多孔层开管柱分析复杂气体
手稿3-4 目前国际石英毛细管色谱柱的生产情况
手稿3-5 气相色谱分析汽油族组成
手稿3-6 样品预处理
手稿3-7 必须重视仪器生产
手稿3-8 分析仪器的作用与发展史
手稿3-9 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炼厂传统工艺
手稿3-10 汽油工业生产在线全自动化调合将浮出水面
手稿3-11 Application of NIR Spectroscopy in Petroleum Industry
手稿3-12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必须继续发展
手稿3-13 分析工作中的故事
手稿3-14 原油的快速评价
第四篇 专著手稿
手稿4-1 《近代物理分析方法及其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
手稿4-2 《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手稿4-2A 《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序言)
手稿4-2B 《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章节)
手稿4-2C 《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清样)
手稿4-3 《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第二版)
手稿4-4 《近红外光谱仪器》
第五篇 学术会议手稿
手稿5-1 全国石油化工色谱学术报告会
手稿5-1A 第一届全国石油化工色谱学术报告会
手稿5-1B 第七届全国石油化工色谱学术报告会
手稿5-2 我国润滑油资源特点
手稿5-3 第二届中德色谱报告会
手稿5-4 核磁共振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专题报告和学术交流会
手稿5-5 石油化工中色谱技术面临的挑战
手稿5-6 美国分析仪器协会高级主管会议
手稿5-7 96元素分析样品预处理技术研讨会
手稿5-8 第五届中德色谱报告会
手稿5-9 第六届石油和石化系统光谱分析技术报告会
手稿5-10 全国第一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
手稿5-11 军队油料专业第一届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学术会
手稿5-12 在线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应用
手稿5-13 全国第三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
手稿5-14 全国第四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
第六篇 科研与管理手稿
手稿6-1 石油及添加剂中微量氮的测定方法
手稿6-2 国外油井防蜡剂的发展情况
手稿6-3 石油组成的分析方法及我国石油组成的特点
手稿6-4 核磁共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手稿6-4A 核磁共振的位移试剂
手稿6-4B 核磁共振在石油分析方面的应用
手稿6-5 仪器分析在石油分析中应用和建立实验室的一些体会
手稿6-6 石油分析的发展趋势
手稿6-7 科研报告的修订
手稿6-8 石科院开展水处理剂的经过
手稿6-9 炼厂化学品发展规划
手稿6-10 石科院分析研究“八五”规划
手稿6-11 一室科研任务组织布局图
手稿6-12 “碳酸二甲酯(DMC)汽油添加剂”项目工作计划
手稿6-13 分析实验室的管理
手稿6-13A “The Changing Corporate Analytical Laboratory”翻译稿
手稿6-13B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序
手稿6-14 在线分析仪器调研和推广
手稿6-14A 石化企业在线分析仪器应用情况调研报告
手稿6-14B 《油品质量和气体成分过程分析仪》序
手稿6-15 近红外光谱课题组“十二五”规划
第七篇 书信手稿
手稿7-1
序言
陆婉珍院士是我国著名
分析化学家、石油化学家,
她长期从事原油评价、色谱
、光谱、石油化学品研制等
方面的研究工作,是我国石
油分析领域的奠基人和开拓
者,也是公认的我国近红外
光谱应用技术的领路人。陆
婉珍院士治学严谨、学识渊
博、科研成果丰硕;她情系
教育、悉心有人、桃李满天
下;她品格高尚,和蔼谦逊
、正直开朗,深受周围人的
爱戴
2024年9月29日是陆婉珍
院士诞辰100周年的日子,
谨以此书缅怀先生。本书将
陆婉珍院士回国参加科研工
作后,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
手迹(包括读书笔记、论文
、专著、科研报告、题词、
会议发言稿、信件等)进行
整理,并附以简短的释文汇
编成册。本书与《陆婉珍论
文集》(2004年化学工业
出版社,庆祝陆婉珍院士八
十华诞)、《新青胜蓝惟所
盼一陆婉珍传》(2013年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庆祝
陆婉珍院士九十华诞)互为
补充,全面立体地勾勒出了
陆婉珍院士精彩的学术人生
和卓越的科研成就,全方位
展示了陆婉珍院士的学术成
长经历、学术思想和学术贡
献。
本书的文稿是从陆婉珍
院士留下的大量珍贵手迹中
撷取的,在书稿结构上,主
要是按专题和编年相结合的
方式进行编排。手稿一篇一
页,一句一字,一笔一划,
虽内容各异,皆一丝不苟,
端庄秀丽,行云流水,体现
出陆婉珍院士献身科学的执
着追求、严谨认真的学术风
范以及报国为民的家国情怀
。本书也是我国大半个世纪
石油分析学科和技术发展历
程的缩影,折射着我国几代
科技工作者为之奋斗的担当
精神。
愿本书的出版能为以后
研究我国相关科研领域的发
展史提供一份珍贵的历史资
料。希望相关领域的青年人
能从中获得感悟和教益,青
少年能从中更真实地了解科
学家,了解科技活动,进而
激发对科学事业的浓厚兴趣
。也愿广大读者掩卷沉思,
能从这些散发着鲜活和浓郁
历史气息的手迹中受到感染
、陶冶和净化。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
研究院李明丰院长在百忙之
中为本书作序,对老科学家
表达了崇高的敬意,道出了
老科学家手迹中流淌的初心
与使命。“承先辈之精神,
创吾辈之未来”,也成为本
书的点睛之笔。在此向李明
丰院长表示诚挚的感谢。
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
陆婉珍院士亲属、同事、同
学、好友和学生的帮助,青
年画师洪彪为本书精心创作
了陆婉珍院士的肖像画,此
外,本书的出版还得到了
ABB公司的大力支持,在此
一并致谢。由于水平所限,
书稿中难免有疏漏和不足,
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3年9月29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15:4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