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将20世纪十几位重要作家及其作品,置于复杂多元的20世纪中国文化的总体背景之中,以观念史和艺术性为经纬,进行文学和文化评析。 全书由六个篇章组成,主要涉及鲁迅、王国维、李健吾、胡风、废名、张爱玲、施蛰存、莫言、史铁生、韩少功、胡宽、于坚、翟永明等作家,以全新的解读方法和敏锐的审美感受为基础,深入发掘作家的思想观念与艺术成就之间的隐秘关联,同时呈现出白话汉语文学发展的百年历程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精神标志,也是中国人启蒙觉醒过程中的语言标尺,更是白话汉语表达艺术性的重要标本。 本书是作者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和评论的代表性成果。全书行文流畅、材料丰富,且不囿于旧观念之束缚,不止于文学史之定说,颇多新见。作者对全书文字,包括引文和注释,作了认真的校阅修改,并依照当前的学术规范,添加了索引,以期更便于读者抓住相关研究的重点与脉络。 作者简介 张柠,出生于1958年9月,毕业于华东师大中文系,硕士学位。先后任职于广东作协、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创作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当代大众文化、中国乡土文化等。著有长篇小说《三城记》《春山谣》,中短篇小说集《幻想故事集》《感伤故事集》,长篇童话《神脚镇的秘密》等。出版学术著作《土地的黄昏》《文学与快乐》《民国作家的观念与艺术》《感伤时代的文学》《枯萎的语言之花》《叙事的智慧》等。 目录 一 鲁迅、王国维及其他 (一)鲁迅先生的遗留问题 (二)王国维与叙事文学 (三)现代人的《红楼梦》情结 (四)现代批评话语 二 废名的小说及其观念世界 (一)引论 (二)废名的文体及其评价史 (三)周作人的废名研究 (四)废名的小说观和创作风格 (五)废名小说创作的分期 (六)小说“初始世界”及其演变 (七)废名创作中的几个主题 (八)虚构的“故乡”与精神救赎 (九)现代欲望与情感的理想国 (十)修行:从清净世界到娑婆世界 (十一)莫须有先生:大地之子的夙愿 (十二)恶习不改的世界与“教育小说” (十三)结语:1949年之后 三 张爱玲与现代中国的隐秘心思 (一)引论 (二)张爱玲研究的问题史 (三)文学史与小说史意识 (四)文学史与观念史研究 (五)观念与张爱玲的风格 (六)小说结构与家国结构 (七)集团文化中的局外人 (八)都市生活与物质主题 (九)遭遇大团圆的小团圆 (十)传奇的时间的诗学 (十一)结语:张爱玲的意义 四 施蛰存的观念与艺术 (一)引论 (二)施蛰存与鲁迅观念之异 (三)评价史上的赞誉和贬损 (四)朴拙风格与“不适的诗学” (五)现代文明与“震惊体验” (六)初始经验与“惊奇的诗学” (七)城市:诅咒、摧毁或者治疗 (八)城市文学与“欲望的症候” (九)小说与女性:感伤的回忆 (十)小说与女性:私人生活场景 (十一)武士石秀的“情欲秘密” (十二)鸠摩罗什与“爱的舍利” (十三)黄心大师的烦恼和宏愿 (十四)结语:诗人施蛰存 五 当代小说与文学观念 (一)莫言:民间性与中国经验 (二)史铁生:叙事中的东方美学 (三)韩少功:词语的建构与解构 六 当代诗歌的观念变革 (一)胡宽:口语诗歌的拓荒者 (二)于坚:观察词语的多视角 (三)翟永明:女性梦幻中的诗意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序言 学术史的传承有绪、守 正创新,建基于今人对前贤 大家学术思想的意义生发, 离不开学术成果的甄别、整 理和出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为新中国最早设立的专业 教育出版机构,始终以“植 根教育、弘扬学术、繁荣文 化、服务社会”为使命,与 我国教育文化事业同发展、 共成长,以教材出版为主业 ,并致力于基础性学术出版 工作。为了更为系统地呈现 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的经典学术成果,我们特推 出“稷下文库”丛书。 “稷下”之名取自战国时 期齐国的稷下学宫。稷下学 宫顺应时代变革而生,是世 界上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 倡导求实务治、经世致用和 学术自由、百家争鸣的学风 ,有力地促成了先秦学术文 化繁荣的局面,更对后世思 想、学术、文化的发展和交 流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我 们希望延续这一传统,以学 术经典启迪当下、创造未来 ,打造让学界和读者广受裨 益的新时代精品学术出版品 牌。 “稷下文库”将以“荟萃当 代优秀成果,彰显盛世学术 繁荣”为宗旨,注重历史与 现实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 结合,涵盖人文社会科学各 个门类,收录当代知名学者 的代表作,展现当代学术群 像,助力学术发展繁荣。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 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 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 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 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 新,这必将给理论创造、学 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 空间。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 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 体系、话语体系,是新时代 的战略任务,也是中华民族 的期盼。我们愿与广大学人 和读者一道,为展示中国学 术风貌、传播中国声音贡献 一份力量。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2年10月 |